秋老虎熱得不耐「煩」 中醫常見調理方藥(組圖)

作者:葉慧昌 發表:2025-09-03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生氣
盛夏酷熱易讓人心浮氣躁,增加情緒波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秋老虎天氣依然炎熱,讓人心浮氣躁容易動怒,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天氣熱、火氣大,真的會使人活得不耐「煩」。

無故性情急躁,容易發怒,不能自制,中醫稱為「善怒」,多半與「肝」有關。因為中醫的肝除了與西醫的肝一樣有消化、代謝、解毒等功能外,還包含了一部分現代醫學的精神、神經系統功能,亦即包括了調暢氣機、調適情志的疏泄功能,難怪一般人管叫生氣是「動肝火」。當人們生氣時往往滿臉通紅、氣急心跳,隨即口乾舌燥,這種「火氣上沖」就是古人所說的「怒則氣上」,而其結果則是「大怒傷肝」的惡性循環。

情緒失控 恐傷害肝膽腸胃

生氣對某些病人來說十分不利,而且都跟中醫所謂的「肝」有關。例如慢性肝炎病人,因情緒的波動會干擾肝病的復原;大怒傷肝也會使膽囊疾病如膽囊炎、膽絞痛加重;消化器官的功能也很容易受情緒波動的影響,如大怒、激動會使胃分泌過多的胃酸,使潰瘍病情惡化;大腸激躁症,也是精神、情緒影響消化道功能的結果,這都屬於中醫「肝氣犯胃」、「肝氣犯脾」的範疇。

高血壓與心臟病患者更需慎怒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不能亂生氣,例如高血壓病人,常有頭暈頭痛、面目紅赤、失眠心悸、熱氣上沖等中醫所謂「肝陽上亢」的症狀,若遇事不能克制,大怒火升,可能引起腦中風,甚至死亡;至於冠心病病人若不制怒危害更大,嚴重者可能因一次惱怒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一命嗚呼。

生氣
中醫認為「肝氣不順」常導致胸脅脹悶、口苦等症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醫常見調理方藥

中醫對於煩躁易怒的治療,也是離不開「肝」。例如生活不如意、思慮過度的人,會導致「肝鬱氣滯」,常見胸口兩脅脹悶、喜歡喘大氣等氣機不利的症狀,甚至因突然的精神因素刺激,怒不可遏而幾乎昏倒,這種情況可用達鬱湯加減來舒肝理氣。

有些人肝鬱氣滯,久了容易化火,有的則是飲酒過度、嗜食辛辣,造成「肝膽火旺」的體質,因此,除了肝鬱氣滯的表現外,還有眼睛布滿紅絲、頭暈目眩、頭脹痛、耳鳴、口乾口苦等火氣上升的症狀,若同時有尿色深黃、便秘等現象,則可以龍膽瀉肝湯加減來清瀉肝膽濕熱。

若是除了善怒、胸脅脹悶、口苦等肝氣不順外,還有食慾不振、容易腹瀉、胃脹、想吐等腸胃功能障礙,即是「脾虛肝乘」,此時宜用香砂六君子湯、痛瀉要方等加減以扶土抑木;臨床上有許多大腸激躁症患者,常由於情緒、精神因素而影響腸胃功能,都應該朝這個方向來治療。

如果平素腎陰不足,有眩暈易怒、咽喉乾燥、腰膝痠軟、手腳心發熱、盜汗等症狀,是屬於「肝腎陰虛」可以杞菊地黃丸加減來滋補肝腎。

修身養性 才是長久之道

煩躁易怒、愛動肝火的人,除了是根深蒂固的「習氣」,還有可能是身體不好,再加上許多不如意的事所造成的。想擺脫壞脾氣,除了要懂得修身養性之外,當身體有不適時,應該求助醫師,好好調理一下身體。有了柔和的性情,自然有益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便不容易發脾氣,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作者為臺灣臺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文章經作者授權刊載,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



責任編輯:王欣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