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來前 走路先知」?5個走路異常的信號(圖)


老人走路
「大病來前,走路先知」?留意走路的5個異常信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話說「大病來前,走路先知」,走路這項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不僅能鍛鍊身體,也能客觀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況 。因此,我們必須留意走路時身體發出的警訊。若出現以下5種表現,可能是嚴重疾病的信號 。

案例分享:從步態異常發現帕金森氏症

65歲的何先生在最近一年間,發現自己在放鬆時手會不自覺地顫抖,全身肌肉僵硬,走路時步伐拖沓、動作遲緩,且時常站不穩,甚至險些跌倒 。經過醫生詳細檢查,確認何先生罹患的是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又稱為「震顫麻痹」,是一種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主要因腦中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退化與死亡所致,其成因可能與遺傳、環境及神經系統老化等多重因素有關 。

一旦出現5種表現,可能是嚴重疾病的信號 

一、胸痛胸悶:警惕冠心病

走路雖是低強度運動,但仍需心臟等器官協同運作 。若在走路時感到異常的胸痛或胸悶,需警惕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的可能 。許多冠心病患者若忽視症狀,病情可能持續惡化,最終發展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 。

二、腿部疼痛與活動障礙:警惕下肢血管病變

下肢在行走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骨骼重要,血管的健康同樣不可或缺 。當下肢血管發生狹窄,會導致肌肉的血液與氧氣供應不足,進而引起抽筋、麻木、疼痛等症狀 。患者在活動時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也就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情形 。

三、頭暈頭痛:警惕腦血管病變

若走路時經常感到頭暈、頭痛,甚至搖晃不穩,應警惕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腦血管狹窄,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走路時因耗氧量增加,會加劇缺血缺氧的狀況,從而引發頭暈頭痛 。此外,腦血管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現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導致行走異常,甚至偏癱 。

四、呼吸困難:警惕肺部疾病

肺部在行走時同樣承擔重要功能 。若患有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會導致肺功能下降,行走時便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感 。

五、步態異常:多種疾病的信號

健康的成年人步態是正常的,但疾病可能影響走路姿態 。不同的步態異常可能對應不同的健康問題 :

拖步 (Shuffling Gait): 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徵兆 。

跛行 (Limping): 可能與下肢血管病變有關 。

偏癱步態 (Hemiplegic Gait): 常見於腦血管意外(中風)後 。

醉漢步態 (Ataxic Gait): 走路左右搖擺,如同喝醉酒,可能是小腦腫瘤的警訊 。

結語

走路看似平常,但卻是健康的「晴雨表」。若出現胸悶胸痛、腿痛跛行、頭暈頭痛、呼吸困難或步態異常等狀況,切勿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避免小毛病拖成大疾病。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