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拒絕改變,強者接納改變。(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每個人都想成為強者。想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就要關掉思維上的紅燈,同時打開綠燈。
何為綠燈思維?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曾提出過一個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努力。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看世界的高度。
面對新的變化,弱者拒絕改變,強者接納改變。
在工作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景:
你在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下面有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你會怎麼辦?
是認為別人在找茬,對你有意見。還是思考別人提出的意見,看哪裡可用。
如果是前者,那你的思維是「紅燈思維」;如果是後者,那你的思維是「綠燈思維。」
紅燈思維的人總是拒絕與自己認知不一樣的觀點,習慣性防衛;而綠燈思維的人擁有開放的心態,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觀點,擁抱新的變化。
啟動綠燈思維,做自己命運的舵手
用開放的心態對待新知,是一個人成長的好機會。(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綠燈思維本質是一種「成長型」思維。
擁有綠燈思維的人,會是這個社會上進步最快的一波人。因為他們能夠用開放的心態對待新知,這才是一個人成長和提升認知的好機會。
那麼,我們要如何培養綠燈思維呢?
01 學會傾聽,克服「習慣性防衛」心理
習慣性防衛是指人們在接觸與自己認知不同的新鮮事物,或是遇到別人質疑時,總是下意識地逃避或反駁。
這種防衛心理,促使你形成紅燈思維,會讓你失去了很多可能性,也會讓你自己停滯不前。
如何避免這種心理?你要先學會聆聽。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上天賜人以兩耳兩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
人活在世上,大多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也都符合常理,所以對於別人話也都充耳不聞。
所以走出人生的困境之後,大多數也都會有「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悟,後悔早一點聽別人的話就好了。
學會傾聽別人的話,在贏得尊重的同時也能收穫一份內心的平和。這樣的心靈平靜從容,能夠更好走出困苦,擁抱人生的精彩。
02 常存空杯心態,打破認知邊界
林語堂說:
「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四種認知狀態: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以為是,以為自己什麼都懂;
知道自己不知道,開始有敬畏和空杯的心態;
知道自己知道,清楚自己的認知範圍;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遠保持空杯心態。
空杯心態,才是認知的最高境界。
若想讓自己進步更快一點,我們不妨用空杯心態虛心學習;若想接受新知識、升級認知,先別急著反駁或拒絕,試著大膽接納、嘗試,這其實就是做到了「綠燈思維」了。
做人,要學會忘記過去的鮮花和掌聲,定期給自己歸零,留個空杯給明天。
人生路,空杯才能致遠。
別人給的力量不能持久,從自己身上找的力量,才能受用終身。
面對人生的困境與迷局,學會從自身尋找突破口。
遇到難題,懂得轉變思維;面對變化,及時更新能力。
開啟綠燈思維,不斷修煉,終有一天會讓自己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