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末路狂奔:從拖延到戰爭(圖)

作者:馬青 發表:2025-09-20 00: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末
中共的末路(圖片來源: 視頻截圖/看中國TV)

【看中國2025年9月20日訊】一、滅亡的必然性與倒計時的鐘聲

歷史證明,沒有一個極權政權能永遠存在。原因在於:一黨專政意味著權力高度集中,錯誤只能累積,矛盾只能惡化,最終,走向自我崩潰。

曾經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如今全部熄火;全球圍堵和產業鏈外遷,讓出口優勢徹底喪失,經濟已無增長引擎,執政合法性隨之坍塌。

金融與財政黑洞愈演愈烈,地方債和城投債逼近百萬億,相當於全年GDP八成。公務員降薪、教師欠薪、醫院討薪、工程停擺,所謂「化債」,只是借新還舊,把窟窿推給子孫。

房地產塌方,爛尾樓、斷供潮蜂擁,城市「鶴崗化」;消費降級,三百萬餐館倒閉,「窮人三件套」流行。

人口斷崖更顯殘酷。2025年上海浦東,一所小學學生竟少於老師;養老金空賬、延遲退休、醫保吃緊,本該保命的錢被挪去填財政黑洞。與此同時,對內冷酷無情,對外卻大撒幣,討好「非洲兄弟」。邏輯只有一個:黨的利益至上。

糾錯機制失靈,錯誤成堆,末日症候群已然顯現。

二、末日症候群

地方債、城投債早已滾成黑洞,財政根本無力填補。於是,只好靠貨幣超發來硬撐,但結果是信用迅速透支,危機更加惡化。有限的財政資金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優先保障軍費和戰爭準備。結果,民生經費被一再壓縮,社會怨氣積累如山,卻沒有任何出口。

當政權一切行為只圍繞自身存亡運轉時,民眾會對它徹底失去信任。於是,便出現了一個荒誕的局面:說真話沒人信,說假話也沒人信——所謂「塔西佗」陷阱。

一個靠暴力竊國,從未登記註冊、無人授權,並且,失去國民信任的政權,只能依賴進一步的暴力和無所不在的嚴密監控來延續統治。於是,中國社會滑向數字化監獄。

居民門口挂二維碼,鄰里互相監督;小區普遍安裝人臉識別,電子眼像撒芝麻一樣,鋪滿大街小巷。與此同時,全國推行「網格化管理」,把每一條街巷、每一棟樓房、每一戶居民都納入細密的監控單元,層層設防、逐級上報。除此之外,還有看不見的「貴州雲」——把身份證、出行、金融、社保、健康、乃至公安與司法記錄全部打包集中,十四億人都成了資料庫裡的「透明囚徒」。

在「網格化管理」之下,「樓長」「街長」「廁長」「河長」出現,每一棟樓、每一條街、每一個廁所和每一條河,都在黨的手掌心內。

極權專制下的經濟,無一例外,都是榨取型的。改革開放時期,還能靠經濟增長遮掩貪婪、換取民心。如今,蛋糕縮小,財政破產,只能把同樣的強暴手段延伸到經濟領域,用刑罰來彌補窟窿。

最近幾年,各地紛紛成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征不上來的稅,用手銬來收。公安跨省「遠洋捕撈」,以罰代稅,變相搶錢。與此同時,「國進民退」加速。一方面,計畫經濟便於控制;另一方面,開動戰爭機器,必須依賴國企的集中調度。結果是民營企業被邊緣化、被掠奪。孫大午的社會主義試驗田被吞50億,任志強被重判十八年,成為殺雞給猴看的警示樣板。民營企業原本吸收了全國大部分勞動力,如今投資凋敝,就業真空加劇。

沒有出路的社會,只能滋生絕望。性蕭條、不婚不育蔓延開來;「獻忠事件」頻發。

三、民心喪失

一個政權的崩塌,始於民心喪失。過去幾十年,中國人對體制還存有幻想:有人盼著「改革」,有人指望「明君」。但這些幻想正在被現實一點點擊碎。

2014年的香港雨傘運動,香港青年以雨傘抵擋警棍與催淚彈;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數百萬港人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兩場抗爭,揭穿了「一國兩制」的謊言,也讓世人認清:中共不會自我修正,只有更加殘暴。

火種很快傳到中國境內。2022年,北京四通橋上,彭立發舉牌「不要文革,要改革」;同年冬天,全國性的白紙運動爆發,白紙成為最鋒利的旗幟,人們喊出「不要核酸,要自由」「習近平下臺」。2023年,濟南高樓投影,直指「打倒共產黨」。

到了2025年,民意的裂變更為明顯:成都天橋上的橫幅,仍在呼籲「政治體制改革」,停留在改良語境內;而重慶高樓的投影,卻已跨出最後一步,喊出「自由不是恩賜要去奪回」、「推翻共產黨暴政」。

這是一條清晰的鏈條:從香港街頭的民主訴求,到中國境內的舉牌與投影,再到白紙上的沉默吶喊。民心已完成根本轉折——不再是對極權的修補,而是對極權的否定。

自2021年起,習近平不斷強調「敢於鬥爭」,將社會不滿預設為敵對勢力。這意味著,政權與民眾的對抗,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四、備戰措施

中共明白:財政已爛,經濟已垮,內部搖搖欲墜。唯一的出路,只剩戰爭。

疫情三年,就是全國性的戰前演練。全民核酸,用來識別順民與刺頭;小區封控,模擬局部戒嚴與物流調配;健康碼,是戰時軍管和戒嚴的預演;方艙醫院,則是集中營的雛形。全民核酸把醫保基金迅速抽乾,直接導致醫保系統全面崩潰。醫保的破產,不是偶然,而是讓全民買單,為戰時財政試水。三年疫情,把十四億人訓練成隨時可用的戰時人口。

制度與軍令全面調整。三大條令修訂,把「聚焦備戰打仗」嵌入軍隊最基礎的日常規範,從內務到紀律、從隊列到行動,都以戰爭為導向。人大出臺戰時適用法。退役軍人被再次徵召入伍,供銷社重開,統一大市場「平急保供中心」掛牌,全國物資體系回溯到戰時配給邏輯。軍委新設「行動局」,相當於在最高層安裝了一臺戰爭發動機。

硬體瘋狂趕工。北京西郊新建末日指揮中心,海軍、空軍齊頭併進,艦艇建造被形容為「下餃子」,軍費猛增,大批飛行員緊急徵召。臺灣情報顯示,2024年中國在南海、台海軍演經費暴漲近四成,軍事機器全速運轉。同時,中共在南沙、西沙島礁部署雷達、導彈系統,並頻繁動用海警與海上民兵鞏固控制。諷刺的是:遼寧、山東兩艘航母因蒸汽渦輪落後,停爐後竟需48小時才能全功率啟動。

這種表面熱鬧、實則脆弱的現象,並不只存在於航母。更大的命門在於晶元。導彈、艦艇、雷達、通信、高鐵、核電站,都依賴進口晶元。一旦徹底斷供,裝備就會逐漸報廢。邏輯只有一個:在窗口徹底關閉前,把能用的推上戰場。

美國情報部門披露:習近平已要求解放軍在二〇二七年前完成武統臺灣的準備。眼下的一切,不過是拖延,拖到那一天真正到來。

然而,中共的軍事部署並非在真空中進行。它的動作與威脅,必然引來外部的對沖。原因很簡單:當一個政權以擴張為初心、以顛覆文明秩序為手段、以武統威脅鄰國時,它就注定被世界視為共同的敵人。戰狼外交、新冠生物戰,幾乎等於對全世界宣戰;而修憲後的終身執政,更讓西方徹底警覺:這是一個不受約束的永久獨裁者。

五、走投無路

中共不僅被動陷入國際圍堵,更以一連串戰略性自殘,把自己推入了死局。

美中貿易戰,把中國推入高科技與供應鏈的封鎖。香港國安法,宰掉了那只會下金蛋的雞。三年新冠疫情,對自己的經濟自廢武功。支持俄羅斯「無上限」,則讓自己站到文明世界的對立面。

這些舉動看似「自殘」,但卻釋放出一個更危險的信號:中共寧可犧牲經濟,也要維持極權、擴張霸權。它不按常理出牌,才是真正的系統性威脅。

美國戰略定位越來越清晰。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次將中共列為戰略競爭對手;2022年,拜登版報告更明確:中國是唯一有意圖且有能力挑戰國際秩序的競爭者。科技脫鉤、軍事圍堵、金融撤退三箭齊發。

美國對中共的相關稱謂也在變化。不再稱習近平為「國家主席」,而是「中共中央總書記」;不再稱中國政府為「P.R.C.」,而是直接稱為「C.C.P.」,直指對手是中國共產黨,而不是中國人民。

所謂「朋友遍天下」的中共,如今成了孤家寡人。美國主導的多邊軍事網路快速收攏,美日、美韓、美菲合作升級,日英互惠准入協定落地,四方機制與AUKUS並行。德國、加拿大、義大利等非亞太國家也加入進去。亞洲小北約,已然成形。中共若妄動台海,將面對區域與全球的合圍。

這種孤立不只體現在軍事與安全層面,更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全面顯現。

「一帶一路」一地雞毛;華為及其它中企出海受限;黨員身份成全球黑印;留學生被當作潛在間諜;「千人計畫」、「孔子學院」相繼歇菜。中共已經成了過街老鼠。

這種國際形象的崩塌,也直接體現在外交排場的縮水。2025年8月3日,美國華盛頓僑界舉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80週年音樂會。以往,「和平促進委員會」都是組團前往宣傳統戰,這一次,只請了一位國內男高音到場。排場變成了寒酸,說到底,是沒錢了。

早在2012年上臺之初,中共就開始喊「過緊日子」,2015年後,說得越來越頻繁,到了2018年貿易戰和2020年疫情期間,更是被當成常態口號反覆強調。沒錢,可以靠超發貨幣來硬撐,中共這些年一直如此,今年依舊瘋狂超發。關鍵是,財政要把錢攢著,用於打仗,外交排場自然就被舍棄。超發也好,省吃儉用也好,都只能拖延崩潰,而不可能真正化解危機。

六、拖延術

中共幾十年的生存史,就是一部靠「拖延術」續命的歷史;但拖,只能推遲崩塌,無法解決矛盾。

經濟拖延術

印鈔、舉債、托市、掠奪社保與儲戶,以「一帶一路」外甩過剩產能,以「彎道超車」之名行竊取西方技術之實。

所謂「雙循環」,外循環走不出去,內循環轉不起來;所謂「六穩」,其實就是穩不住——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樣樣都在失控;所謂「三保」,更像是政權的自白:就業守不住,市場主體大批倒閉,連最基本的民生都要靠財政補貼才能維持。

換句話說,「六穩、三保」不是對未來的承諾,而是對失敗的自供狀。問題解決不了,就堆疊口號;口號喊不響,就製造數據繁榮。無路可走時,空喊「新質生產力」。

政治拖延術

對內,以屠殺與清洗維系統治。從八九六四屠城開始,繼而,法輪功、訪民、基督徒、「零八憲章」簽署者、茉莉花革命參與者、七零九人權律師等輪番被整肅;香港國安法,則不惜以宰掉會下金蛋的雞,來掐滅民主的火種;利用「反腐」,定向清洗;以「五不搞」固化一黨專政,不給任何制度性變革空間;以「七不講」,封鎖言論,切斷「思想供氧」。

對外,則通過孔子學院、千人計畫等項目,滲透和收買學界、政界、僑界、軍界,並擴展至科技行業,企圖「買時間」。然而,在全球警覺下,這些手段逐一破產,反而讓中共的本質原形畢露。

言論控制拖延術

中共把網際網路打造成區域網,封殺Google、X、Facebook、Instagram、Telegram、YouTube,禁用ChatGPT。靠長城防火牆、敏感詞詞庫和大規模刪帖、封號、封群,製造信息孤島,用信息隔絕與話語過濾來延緩社會覺醒。

中共在社會層面同樣慣於拖延。九十年代,國企改制,讓中共回血、權貴暴富,也瓦解了原本依賴國企生存的勞工群體,把潛在的抗爭力量打碎;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又以大學擴招來延緩青年就業危機,結果幾年以後,造就了大批「高學歷失業者」。城市化動遷製造虛假繁榮,卻讓無數家庭流離失所。與此同時,退伍軍人、訪民、基督徒、人權律師等群體被系統性打壓,社會矛盾被強行壓制。

進入21世紀,網路實名制全面推行,幾乎切斷匿名發聲的空間;配合大規模封號、刪帖、封群,言論渠道被逐步封死。再加上「奶頭樂」和去政治化灌輸,讓社會陷入冷漠與麻木。

在民族地區,西藏、新疆、內蒙古則被嚴密控制:大規模的安保體系、再教育營、語言與文化的系統性壓制,成為中共延緩民族覺醒的另一套「拖延術」。

雞血與貼金術

從「超英趕美」、「四個現代化」、「全面小康」、「中國夢」、「全過程民主」到「脫貧攻堅」,一邊打雞血,一邊以「偉大光榮正確」、「為人民服務」、「三個代表」自我貼金,把失敗包裝成勝利。

運動拖延術

用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反複製造恐懼和獎勵護旗手。與此同時,中共還把災難當作減負手段:餓死至少三千多萬人的大飢荒,三年新冠疫情時的全民核酸與疫苗注射,本質上,都是「削減人口」,用國人生命換政權安全。

造神拖延術

極權還慣於靠造神續命。

從「偉大領袖毛主席」,到「兩個確立、兩個維護」,宣傳的目的,是把獨裁者包裝成救世主,把危機掩飾為勝利。

戰爭拖延術

從朝鮮戰爭到對越侵略,再到今日武統臺灣的叫囂,戰爭被當作延命工具與投名狀:對內,煽起民族主義;對外,賭上黨運。

這一切手段的共同點只有一個:買時間。但時間不站在極權一邊;經濟雪崩、民心轉向、國際圍堵正同步逼近。

七、戰爭邏輯

當所有拖延都失效時,戰爭就成了政權唯一的出路。

1、內部驅動:經濟與社會的塌陷

今天的中國,經濟幾乎熄火:貨幣超發,信用坍塌;地方債滾雪球,房地產斷裂,中產財富蒸發。投資低迷,民企被邊緣化。青年失業率高企,數千萬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生育率跌至1.0,養老醫保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外資撤退、資本外逃,外匯儲備不斷緊縮,政權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社會矛盾也在加速積聚——從彭立發舉牌「不要文革要改革」,到白紙運動喊出「打倒共產黨」,中國人已經從「要改良」走向「要推翻」。

2、體制必然:獨裁的生存邏輯

戰爭不是外部壓力,而是獨裁體制的必然。當經濟合法性崩塌,獨裁者只能靠「非常時期」維系統治。習近平修憲後要終身執政,就必須借戰爭動員,把政權危機包裝成「民族存亡」。所謂「保家衛國」,只是遮羞布;戰爭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自保——不是因為能贏,而是因為不打就死。

3、外部壓力:世界的圍堵收緊

內部失控的同時,外部圍堵也在逼近。隨著美中對抗升級,中國已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西方將產業鏈加速轉移到東南亞。科技封鎖釜底抽薪:高端晶元、操作系統、精密機床全面斷供,軍工和民用設備逐漸報廢。美國主導的多邊安全網路越收越緊,台海一旦生亂,中共將遭遇來自周邊與世界的合擊。2025年9.3閱兵時,習近平、普京、金正恩同臺亮相,這一幕既是自證邪惡軸心國,也是對西方的宣言與叫板。中共不再掩飾,把自己徹底推到文明世界的對立面。

4、倒計時因素:時間的逼迫

戰爭之所以越來越不可避免,還因為時間正在倒數。

晶元斷供:導彈、雷達、艦艇、核電站等關鍵裝備都依賴進口晶元,一旦徹底斷供,將逐步報廢,軍事機器會在幾年內失效。更致命的是,中共賴以維穩的「天網工程」、「雪亮工程」,以及遍佈街頭的「電子眼」和人臉識別系統,同樣依賴進口圖像感測器和高性能GPU。索尼的感測器、英偉達的顯卡,是這些系統的心臟。沒有先進算力,就無法支撐全國範圍的實時監控。短期還能靠庫存維持,但隨著斷供延長,數字化監獄將逐漸癱瘓。

軍備窗口:在2027年前,中國或許還能靠數量維持虛假的優勢,但此後,隨著美國、日本等國全面反超,這個短暫窗口就會徹底關閉。換句話說,拖得越久,越沒有勝算。

財政吃緊:9月12日,財政部長藍佛安在國新辦答記者問時表示,要提前動用2026年的債務額度來化解隱性債務,等於公開承認財政黑洞難以填補,寅吃卯糧。

也正因如此,習近平不斷高喊「敢於鬥爭」,強調「聚焦備戰打仗」。財政的最後去處不是改善民生,而是被押上戰場。

三個倒計時:裝備報廢的時間、軍備反超的時間、財政破產的時間——正在同時逼近。拖延已無空間,戰爭成了唯一的出口,也是最後的籌碼。

5、飲鴆止渴:孤注一擲的戰爭

因此,戰爭不再是「選擇」,而是獨裁者的必然走向。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苟活;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政權。青年失業者會被送上戰場,成為「消化人口」的兵源;中產階層會在戰時動員中破產;普通民眾會被捲入戰火,成為替政權續命的炮灰。換句話說,十四億人都將被綁上戰車。

結論再清晰不過:所有拖延的盡頭,都是戰爭。它既不能解決任何矛盾,也無法帶來真正出路,不過是獨裁者的飲鴆止渴。

結語

習近平說:「好日子還在後頭。」

可現實是:房貸斷供,外資斷流,中產坍塌,財政破產,社會絕望。真正的「後頭」,不是繁榮,而是孤注一擲。

一個靠經濟增長換取合法性的政權,當經濟奇蹟終結,合法性也就坍塌。極權不會體面退場,它只能把全民綁上戰車,在戰爭中賭命。

所謂「好日子」,其實是最後的日子;所謂「民族復興」,其實是末日狂奔。

2025年9月17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