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在烏克蘭基輔獨立廣場,人們舉著烏克蘭記者維多利亞·羅什奇娜的肖像,悼念她在俄羅斯戰俘營中犧牲的羅什奇娜。(圖片來源:Yan Dobronosov/Global Images Ukraine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日前聯合國專家的最新報告指出,俄羅斯自從擴大在烏克蘭的戰爭以來,其人權情況已大幅惡化,報告中譴責俄國存在著普遍性的酷刑行為,還有醫療專業人員參與其中。
報告:俄國人權劇烈下滑 醫療人員涉嫌施虐
根據法新社報導指出,聯合國俄國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卡札羅娃(Mariana Katzarova)於她的最新報告中表示,俄羅斯自從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莫斯科當局便對批評人士發動了系統性鎮壓。
她在報告總結中表示,俄羅斯「人權狀況持續惡化,已經達到劇烈下滑的地步」。該份報告已經在上星期發布,將於22日呈報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報告中指出,過去3年半以來,俄國有關當局加強運用了刑事起訴、恐嚇、長期監禁、酷刑,以及不當對待手段來消除反戰的聲音。
卡札羅娃是在2023年獲得人權理事會任命,而成為第一個有聯合國支持的俄國人權觀察專家。她提出警告,俄羅斯官方論述把正當的人權訴求重新定調成「生存安全威脅」,且將相關人士貼上了「全民公敵」標籤。
這名獨立專家並不代表聯合國發言,她表示,俄羅斯有關當局已經「瓦解機構獨立性」,其將司法、立法和執法體系全面置在政治權力的直接控制下。這種系統性的掌控,讓公共機構轉變成為鎮壓和戰爭的工具。
報告特別譴責了俄國執法人員、安全部隊、監獄機構,以及軍方持續全面性且系統性地發動酷刑與虐待。
同時,報告中還強烈批評醫療人員,指其參與及縱容極端殘忍酷刑的明顯模式,特別是對於遭拘押的烏克蘭人。
卡札羅娃指出,根據經獨立證實的受害者的證詞,在若干情況之下,醫療人員還會指導獄方人員如何施加電擊,來造成更大痛苦。
她呼籲俄羅斯應該依法究辦參與、縱容,或者未通報酷刑和虐待的所有醫護人員。
在體認俄國進行起訴的可能性不高的情形下,卡札羅娃敦促其他國家可以依據所謂的「普遍管轄權」(universal jurisdiction),以起訴涉嫌在俄羅斯境內實施酷刑的人員。
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案 國際媒體揭露俄羅斯酷刑系統
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因為調查俄羅斯士兵對於烏克蘭平民實施酷刑致死案。有一項由國際媒體一起聯手調查的「維多利亞計畫」,其揭露出俄羅斯當局如何以恐怖的手段,來進行恐嚇的殘酷制度。
據明鏡周刊(Der Spiegel)報導,今年2月,俄羅斯把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Victoria Roshchyna)遺體連同750多位陣亡士兵的遺體,移交給了烏克蘭。她遭控制了400多天。
明鏡周刊指出,她是躺在卡車後面的一個白色袋子內,且她的屍體幾乎是被忽視的,因為俄羅斯所提交的名單中並沒有她的名字。不過當烏克蘭調查人員解凍屍體之時,竟發現一個袋子內有一具女性屍體,且袋子上面標著是「男性」。但這具女性屍體的小腿上卻有一塊寫著「羅什奇娜」名字的牌子。
德媒指出,在經過DNA測試之後,她確實是烏克蘭知名的記者羅什奇娜。
據媒體報導指出,2023年夏天,羅什奇娜開始她身為記者的最後一次調查研究,而到在開戰不久,就已被俄國軍隊佔領的扎波羅熱(Saporischschja)核電廠,因為她想知道失蹤核電廠員工的下落。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軍事入侵烏克蘭。自此俄烏戰爭全面爆發,而位在安赫德的札波羅熱核電廠隨即就遭俄羅斯軍隊佔領。在當年9月,國際媒體揭露出核電廠內烏克蘭員工被俄羅斯軍隊酷刑的消息。
2023年8月3日,羅什奇娜的家人收到了她發出最後一封訊息之後,聯繫就斷了。因此她的家人隨後就申報女兒失蹤,且在9月提出申訴。
根據德媒報導,她在被逮捕後,被帶至安赫德的警察局,此訊息是羅什奇娜向她的一名獄友說的。而後羅什奇娜從安赫德就被綁架至梅利托波爾(Melitopol)。據烏克蘭調查人員說,羅什奇娜曾在那裡被關押幾個月,「有可能被關押於車庫改造的酷刑監獄」。
2023年12月,羅什奇娜被轉移到了距離烏克蘭邊境50公里的俄國城市塔根羅格(Taganrog)。德媒稱,俄羅斯特勤局於塔根羅格關押數百名的烏克蘭平民與軍事人員。
據稱,一名曾經與羅什奇娜關同間牢房的獄友對烏克蘭調查人員透露,我看到她的身上有著多數傷口,尤其是在手臂和腿,而在她的手腕與手肘之間,她的前臂上有一道新的刀疤,那道疤痕有3公分長,幾乎像是遭刺穿。
羅什奇娜也對獄友說,她之前曾經受電擊。不過,德國電視二台指出,在國際媒體向俄羅斯當局確認之時,俄國當局聲稱,這名記者並沒有被關押於塔根羅格。
德媒報導另外一位曾與羅什奇娜共囚於一間牢房的女子,這名女子向烏克蘭調查人員說,她目睹了羅什奇娜如何消瘦而死。
該女子透露,羅什奇娜的體重僅有30公斤,她的狀態是,無法將頭自枕頭上抬起來,我先將她的頭抬起來,在她摸到床鋪之後,才站得起來。
2024年10月,羅什奇娜的父親收到了來自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稱,羅什奇娜已經在2024年9月19日去世。而羅什奇娜的遺體將會移交給烏克蘭,以作為遺體交換的一部分。
據德國第二電視台報導,實現烏俄兩國遺體交換的時間需要6個月的時間,而「羅什奇娜的身體幾乎已完全腐爛」,根據調查人員形容,已經呈現木乃伊化的屍體缺少了眼球、部分喉部及大腦,「折磨她的人似乎想要隱瞞死因」。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CCL)的代表馬特維丘克(Oleksandra Matviichuk),他在202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之一,其向德媒表示,俄國士兵或者情報人員向烏克蘭平民施加的酷刑,而且是系統性的。根據人權組織統計大約有186所俄羅斯監獄,其關押著烏克蘭戰俘與平民,有一些在俄羅斯佔領區內,有一些是在俄國境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