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絕佳觀景臺天遊峰,登頂可將武夷山全景和九曲溪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武夷山地處福建西北部,風光秀麗,素有「碧水丹山,秀甲東南」的美譽。這裡除了是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也是朱子理學的搖籃,還是神話故事中的愛情聖山⋯⋯
走進武夷山,醇厚馥郁的茶香、底蘊深厚的文化氣息,和美麗的傳說故事,將帶您穿越一場千年的文化之旅。
彭祖開山 美麗傳說
素有「福建第一名山」之美譽的武夷山,其山名的由來,有著美麗的傳說。
相傳上古時代,武夷山一帶經常洪水氾濫,人們的生活十分困苦。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彭祖便帶著人們開山挖河,疏通洪水。
彭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彭武,一個叫彭夷。因治水有功,彭祖被玉帝召回天庭。臨走時,他叮囑兒子們要繼續開山治水。彭祖走後,兄弟倆繼承父業,帶著眾人在山上種植百花仙草,這個地方逐漸變成了人間一道美麗的風景。人們為了紀念彭武和彭夷,就將此山命名為「武夷山」。
一座武夷山 半部茶葉史
武夷山除了風光秀麗,還是世界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並有「一座武夷山,半部茶葉史」之說。
早在南朝時,武夷茶便以「晚甘侯」之稱而初具知名度。唐朝時,武夷茶因加工精緻,開始進貢皇宮。
明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攜帶包括武夷茶在內的大量名茶,作為禮品贈送各國,茶葉外銷之路從此展開。
明萬曆年間,武夷茶運往歐洲,受到外國消費者喜愛,從此打入世界市場。
人文底蘊豐厚 朱子理學搖籃
武夷山,擁有豐厚的人文底蘊,自古名人輩出,如: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婉約詞宗柳永、太極宗師張三丰等。
其中,朱熹與武夷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一生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度過的。800多年前,朱熹在武夷山留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一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更在這裡生活、著書、講學長達四十餘年,因此武夷山被譽為朱子理學的「搖籃」。
碧水丹山 愛情聖山
被讚譽為人間仙境的武夷山,屬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特色是,燦若彩霞,色如渥丹,因此,早在南朝時代,武夷山就有「碧水丹山」的美譽。
武夷山不僅是座山水名山,還是座愛情聖山。相傳玉皇大帝之女在一次出遊時,被武夷山中率領山民戰勝災難名叫大王的勇敢青年所感動,便決心下凡與大王共建家園,玉皇大帝盛怒之下,下令遣回玉女。在危難關頭,玉女表達了「寧死不回」的意願,於是與大王一起被「點化成峰」,分立在九曲溪的兩側,就是現在的玉女峰和大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