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開車千萬別開窗!老司機提醒:這4大危險你可能都忽略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人上高速後嫌空調悶,習慣開窗通風,覺得既省油又透氣。其實這個習慣非常危險。開窗行駛看似小事,但不僅費油、傷耳,還可能導致車輛失控,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一、開窗比開空調更費油
不少人認為開空調耗油,開窗更省。可這僅適用於低速行駛。當車速超過80公里後,汽車面臨的主要阻力就不再是輪胎摩擦,而是風阻。
汽車高速行駛時,車身外會形成平順的氣流,就像穿上一層「隱形外套」。一旦開窗,就等於撕開外套,讓氣流灌入車內,形成巨大的阻力。車子需要花更多油力推進,油耗反而更高。
老司機實測過:時速100公里時,只開一扇窗就會讓百公里油耗增加約1.5升;四窗全開,更是「肉眼可見」地燒油。與其這樣,不如老老實實開空調外循環,省油又安全。
二、風噪巨大,耳朵最先受罪
開窗跑高速,風聲不是「呼呼」那麼簡單,而是如同電鑽在耳邊轟鳴。當車速達到80公里,風噪能達到80分貝,相當於工地施工聲;120公里時更高達110分貝,長時間暴露可能導致暫時性聽力下降。
有些人以為開窗能提神,但這種強風與噪音只會讓人頭暈、耳鳴,反而更容易疲勞駕駛。
三、車身穩定性下降,失控風險激增
高速開窗還會破壞車身氣壓平衡。側風或超車時,氣流從窗戶湧入會讓車輛瞬間晃動,尤其是SUV或兩廂車這類重心較高的車型,更容易出現「發飄」的情況。
有事故案例顯示,一輛SUV因後排窗戶半開,在遇橫風時被氣流「掀起」,最終撞上護欄。這類失控往往在幾秒內發生,技術再好也難以補救。
四、安全隱患多:東西飛出、異物飛入
開窗行駛不僅對車有害,也可能傷人。行駛時,車內的輕物品(紙巾、瓶子、手機等)若被風捲出窗外,會成為高速飛行的「隱形子彈」,一旦擊中後車擋風玻璃,後果不堪設想。
同樣的,外界飛起的碎石、昆蟲、小物件,也可能從開窗縫隙竄入,造成乘客受傷。尤其當旁邊大貨車壓過石子時,那顆石頭飛進車內的速度幾乎可與子彈相媲美。
老司機建議:想通風,這樣開最安全
其實車廠早就為駕駛者考慮到了。現代汽車的空調系統都有外循環模式,能持續輸入新鮮空氣,又不會明顯增加油耗。如果真的覺得悶,可以採取「對角開窗」法:主駕窗開兩指寬,對角後窗微開,氣流可循環流通,風噪也能接受。
切記不要同側全開,那種強風灌入的感覺,不僅讓人難受,更讓車輛不穩。
結語
上高速時,記得緊閉車窗、開啟空調外循環,既安全又舒適。別讓一時的通風成為危險的開端,開車平安,永遠比省油更重要。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