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美國國務院官網)
中國以稀土對歐美宣戰,川普(特朗普)對中決裂,推動發表史詩式長卷,聲稱「中國發生了一些怪事」,本來好好的,忽然「充滿敵意」。
若有點記憶,一點也不怪。川普第一任內,中國副總理劉鶴率團來美,已經簽署過一張減少美中貿易逆差的購物清單,回國之後全不認賬。
中國簽署任何國際協議,只視之為鬥爭的另類方式。所謂一手硬、一手軟:「談判」是在桌邊坐下來不帶槍的鬥爭。中國對美的目標不變,即取美國的世界霸權而代之。有如華格納歌劇「尼布龍的指環」,中共相信,最後章節「諸神的黃昏」即將降臨,而對美任何「談判」,只是中間樂章轉換時樂團翻掀樂譜片刻的沉默——懂得音樂的觀眾,在席間可以輕聲咳嗽,但不可以鼓掌。
因為一出大歌劇還沒有完,這只是短短的間場。
中國的戰略從來不變:兵行詭道,以退為進。今年五月,第一輪禁制後,先松一手,對德國大眾汽車出售稀土,令美國也流口水。到了六月,中國對美國的稀土磁鐵出口量較五月份突然飆升逾六倍共553公噸,顯示關鍵稀土礦產貿易在中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後正迅速恢復。
在旁緊張等候、此時穿梭奔跑於中美臺之間晶元製造商黃仁勛,初則焦慮,因美國恢復向中國銷售其H20 AI晶元,繼而眉開眼笑。現在川普翻臉,又要制裁,輝達又要緊張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戰術,叫做製造虛假希望(false hope):像提著一塊肉伸出來餵狗的那隻手,先誘騙提高敵方的幻想,令對方分泌樂觀情緒,如讓狗伸舌而跳躍振奮,再突然變卦,手收在背後。狗會覺得迷惘、挫敗、憤怒;戲弄經時,視乎主人最後終拋出那塊肉讓狗得償所願後更受主人控制;或狗永遠得不到那塊肉,而是一頓棍子。
美國人是善於養寵物的民族,在餵狗馴獸方面很有心得,我很奇怪為何川普會覺得中國出了怪事?
1973年與越共在巴黎和會簽訂的條約,列明南北越停火後全國選舉,越共十八個月後即南侵佔領西貢。
「中英聯合聲明」成為歷史文件。美國自己不宣布「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也是歷史文件,不敢即刻外交承認臺灣,以達成外交對等,只是美國和西方白痴。
中國的反覆很正常,不必讀孫子兵法,只是常識。
加上游擊戰術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美國左匪DEI內亂,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小麥,令美國農夫不滿,要美國聯邦發放津貼,對中國一宣布加百份百關稅,股市先蒸發兩萬億。中國判斷美國近三個月突然衰弱,然後中國可以拋售美債。中國人可以吃草兩年,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也不會造反,美國人不可以。
今日若是1945年,美國對中國如此認知,尚可說天真,天真到2025年,好像六十歲的老太太還穿花裙子舔著棒棒糖,唱著綠野仙蹤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也難看了一點。
音樂有多變的潮流,也有不變的規章。聽交響樂,在樂章轉換時,觀眾只許輕聲咳嗽,讓台上的樂師喘口氣翻過樂譜的另一頁,不要不識相地鼓掌。
中共將任何談判,視為喧騰的鬥爭之間的小過場。美國人總以為那短短的過場就是交響樂的完結,過早地鼓了掌。歷史的規律如宿命的交響曲,準備戰爭吧?就讓雷霆漫天鑼鼓卷地一起恭迎諸神的最後黃昏。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