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10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英國國會的共諜疑雲尚未平息,現今再傳出下議院的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已經考慮收緊中國公民進到國會大廈的通行規範,來防止北京藉機從事間諜或者滲透活動。
英國會考慮比照歐洲「緊縮中國人通行」
19日,根據《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指出,目前霍伊爾正在評估效法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制度,來限制中國人士進入國會範圍。他已經跟歐洲議會議長討論可能的具體措施。
早在今年3月,歐洲議會就曾經因為調查貪腐案,實施禁止代表中國電信巨擘華為公司來從事遊說活動的人士進到議會大樓。其實,自從2023年起,歐洲議會就已經針對中國官員實施了進入限制,不過相關禁令在近期已解除。
英國方面,早在2021年9月,因為北京針對關注新疆人權議題議員採行制裁,使得英國國會也宣布禁止中國駐英大使進到國會大廈。另外,據《每日電訊報》報導,下議院於2010年代的後期曾經拒絕核發大約30名中國籍記者通行證,其理由是擔憂中國情報人員以假借媒體身分進入國會。
該波爭議再次引發外界關注,起因於英國在2023年爆發的共諜案。當時國會議員的幕僚凱希(Chris Cash)和在中國任教的貝瑞(Chris Berry)被逮捕,他們兩人在2024年4月遭控涉嫌為中國提供有損害英國國家利益的資訊。但檢方卻於今年9月突然撤銷起訴,而引發政壇譁然。霍伊爾對於案件無法進到審判程序已多次表達不滿。
凱希曾經跟多名對中強硬的議員進行合作,其中包括了保守黨籍的克恩斯(Alicia Kearns)和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兩人都以「親台、反中」立場著稱。圖根哈特曾經在2021年被北京制裁,翌年他進入政府出任主了責安全事務的內政副大臣,一直至2024年工黨重新執政。
儘管霍伊爾擬針對中國公民採行更嚴規範,不過共諜案之中的2名嫌疑人,實際上都是英國公民。
目前英國國會仍然是議員舉辦邀請制座談會和閉門會議的一個重要場域,時常有旅英中港異議人士參與。如果新規正式上路,是否將會影響這些團體的遊說及倡議活動,仍還有待觀察。
挪威:中國間諜活動已經遍佈歐洲
根據新聞週刊(Newsweek)和美國之音(VOA)報導指出,2024年2月12日,挪威情報機構在發布的文件中稱,中(共)國的行動包括了政治情報與產業間諜活動,而網路空間是其主要的門戶。
挪威情報機構稱,中國的情報部門透過了一系列常用工具與數位基礎設施,並隱藏自身活動軌跡,而在歐洲各地進行活動。
據悉,中國情報部門已經不是單獨執行任務,而是獲得外交官、旅遊代表團、個人、企業及特殊利益團體等的協助。
另外,中國情報部門亦依賴與中企之間的密切關係。據中國法律規定,所有的中國公民與企業皆必須在收到要求之時,來協助政府收集情報。
挪威政府示警,西方正面臨了比去年還更危險的安全局勢,主要因為中國、俄羅斯與伊朗支持的哈馬斯(Hamas)等激進組織,已經對於當前世界秩序構成了挑戰。
英國前情報官:北京間諜活動的長期風險已超越了俄國
英國對外情報機關「軍情六處」(MI6)的前行動和情報的總監殷克斯特(Nigel Inkster)表示,中國的間諜活動已經對英國構成長期風險,甚至比俄羅斯相關活動所造成的要大。
殷克斯特是在1975年加入MI6,曾經派駐北京和香港,他在MI6超過30年的資歷,曾經被看好接任MI6首長。他在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就讀之時,還主修中國研究。
殷克斯特向i News表示,北京除了在網路空間的活動外,其人力情報(human intelligence)蒐集活動也已「大幅增加」,並部署更多人員用「無情手段」且不惜代價來取得軍事、商業與其他情資。
他認為,整個英國情報圈內,包括MI6、對內情報機關的「軍情五處」(MI5),以及政府通訊總部(GCHQ)等,都明顯缺乏中國事務相關的能力。
殷克斯特指出,儘管中國的個別情報活動,可能殺傷力還不及俄國的個別行動,可是北京活動的累積效應,導致在戰略層次已比俄羅斯更讓英國擔憂。
雖然中國不如俄國熱衷於暗殺行動上,但據殷克斯特的研判,這並不是因中方有道德的顧慮,而是北京目前判定這麼做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殷克斯特特別指出,北京對於外國間諜的指控,可以用在中國國內宣傳,來鞏固中國共產黨的統治,這麼做的邏輯是,如果情況不對時,這絕對不會是中國共產黨的錯,所以一定是其他人的錯。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