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10月20日,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已經拉開帷幕,而一場隱藏在政治表象之下的風暴在前幾天已悄然醞釀並爆發,或許是歷史巨變的前兆。三天前,中共國防部極其罕見的連續官宣九名上將級別的習家軍高級軍官落馬,並且就在全會召開僅剩幾個小時的午夜,新華社突然發布一篇數千字專題文章,充斥對習近平執政十年成就的溢美之詞,這篇「午夜讚歌」究竟是對習近平權力穩固的堅定證明,還是勝利者精心策劃的政治補償與煙霧彈?
事件回溯:軍方地震與「午夜讚歌」
風暴的起源可追溯到10月17日,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例行記者會上,以一種罕見的緊張語調宣布了九名上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被立案調查的消息,這九位將領包括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軍、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王秀斌、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陸軍政治委員秦樹桐、海軍政治委員袁華志、火箭軍司令員王厚斌以及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他們不僅在軍隊體系內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從中央軍委的決策層到各大戰區的指揮權,再到海陸空火箭軍和武警部隊的實際掌控,無一不是習近平在過去十年內親自提拔和安插的親信力量,這一公告的發布無異於在中共高層權力結構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震動了整個中南海乃至國際社會的觀察者們。公告中明確指出,這些將領「嚴重違反黨紀,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性質極為嚴重,影響極其惡劣」,因此決定開除其黨籍和軍籍,並移送軍事檢察機關進行進一步起訴,其中八人作為中央委員會成員,其開除黨籍的決定還需在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上予以追認,這一程序的設計本意是為了體現黨內民主的某種形式,但在此時此刻卻顯得格外諷刺,因為它暴露了權力鬥爭的急迫性與不確定因素。
時評人傑森特別強調了這一公告發布渠道的異常之處:傳統上,類似級別的高官落馬消息通常由新華社以獨立通稿的形式首發,隨後由其他媒體轉載,但這次卻是由國防部網站率先以視頻形式公布,發言人張曉剛在播報時顯得異常緊張和僵硬,彷彿每一個字都經過精心斟酌,生怕有絲毫偏差,新華社則遲遲在20分鐘後才開始轉載,且將何衛東這位1989年以來首位在任內落馬的軍委副主席與其他八人打包處理,這種草率和不合常規的做法,無疑隱藏著深刻的權力派系玄機,暗示國防部可能已完全落入張又俠的掌控之中,而新華社則或許仍舊在效忠習近平的派系,或至少尚未明確站隊。江峰則將這一事件形容為「九級地震」,他指出,這九位將領的落馬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南海內部「刀光劍影」的延續,緊接著解放軍報發表了充滿殺氣的社論,將這些將領的貪腐問題升級為「嚴重破壞黨指揮槍原則和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政治謀反,這一定性不僅是對殘餘習家軍的恐嚇,更是對整個軍隊體系的一次全面震懾。
時評人唐靖遠進一步補充了爆料細節,根據海外自媒體人士蔡慎坤和前海軍參謀中校姚誠的透露,這場清洗遠不止於九人,還有四至十多名上將級別的軍官出事,包括陸軍、海軍、火箭軍以及五大戰區的司令和政委幾乎「無一倖免」,特別是海軍三大艦隊的慘烈程度尤為突出,因為苗華正是海軍出身,這導致整個海軍系統被視為習家軍的延伸而遭受重創,粗略估算,出事的上將已達30至40名之多,加上中將和少將的附帶效應,總數輕易超過三位數,這種規模的行動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清洗概念,而更接近於軍隊內部的徹底改朝換代,黨媒的反常表現更是加劇了這一猜測:央視新聞聯播連續三天對軍事地震隻字未提,似乎一切都未曾發生過,直到全會開幕前午夜,新華社才發布那篇長文,題為《高瞻遠矚引領航向——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文章中習近平的名字被提及逾20次,從經濟結構調整到基礎設施網路的完善,從民生福祉的提升到國際外交的輝煌成就,無不被渲染成一朵盛開的奇葩,卻對軍方事件保持絕對沉默,這種時間上的反常(午夜發布而非正常上班時間)、內容上的反常(歌功頌德卻避談血腥清洗)以及氛圍上的反常(肅殺政治與肉麻崇拜的極端違和),共同營造出一種極其詭異的政治氛圍,讓人不禁質疑這篇文章究竟反映了何種意志,又是為了給誰而看。
江峰:午夜讚歌背後的「政治遣散費」與權力交易的深層邏輯
時評人江峰在直播中以一幅暗含《推背圖》預言的畫面為背景,暗示「白頭翁」(習近平)與「軍人身帶弓」(張又俠)的後門奪權戲碼已上演。他認為,九名上將的集體落馬絕非習近平主動發起的反腐,而是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主導的「斬首行動」,將習近平親建的「習家軍」連根拔起,使其在軍委內淪為「光桿司令」。江峰指出,中共政治邏輯是「缺什麼喊什麼」,故這篇午夜長文的肉麻讚歌非權力穩固的證明,而是習近平失權後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與交易。這篇文章或非習近平意願,而是張又俠及其勢力允許或命令宣傳系統發布的。習近平交出「槍桿子」(軍權),換取「面子」(筆桿子榮耀),文章越肉麻、提及習近平名字越多,越證其失權嚴重,如一筆政治「遣散費」,補償軍權旁落的顏面損失。
江峰分析,文章主要針對即將步入四中全會的中央委員,他們因軍方地震而忐忑,擔心被牽連及如何站隊。這篇五頁長文如「政治麻醉劑」,傳達:勿驚慌,核心穩固,清洗已翻篇,委員只需表決「十五五」規劃,展現團結。江峰引用名言:「登峰造極的吹捧是最高明的綁架」,文章將習近平塑造成斷肢可再生的神明,髒活留給凡人,實則囚他於龍椅神龕,提前宣告其三職(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暫保,但團結有期限,如華國鋒命運,僅演五年。
江峰剖析《解放軍報》社論,與「午夜讚歌」對比,前者殺氣騰騰,將貪腐升為政治謀反,警告福建幫及東南軍系勿自恃「鐵帽子王」。這是恐嚇,瓦解習家軍殘餘,篡奪忠誠,打著習旗號要求忠於新軍委。社論雖稱「聽從習主席指揮」,但習家軍被定為叛徒後,軍委內涵已變。張又俠以「清軍維護領袖」為名,習近平無法拒,因拒等同自毀,實為挾天子令諸侯。社論反映真實政治,讚歌僅安撫民心。
江峰以華國鋒為例,華繼承毛法統,反他即反毛,較習近平多神聖法統,但1978年起被鄧小平奪權,公開扮領袖,內受批鬥,失決策權。中共隱瞞兩年,用類似讚歌宣傳欺騙,減少華支持者反抗。1978年,華借「160號驅逐艦爆炸」拉攏海軍司令蘇振華,欲檢閱海軍,遭鄧阻斷,反映軍委主席難調軍隊。張又俠憑中越戰爭實戰經驗,複製鄧模式。1980年底,鄧開九次政治局會議去華,元老陳雲、葉劍英等批華,華孤立辭職,至1981年六中全會公布,民眾被蒙鼓裡,與今類似。江峰預測,四中全會習近平將亮相,需觀其念稿、肢體及眼神,是否掌控全局或成橡皮圖章。中共為權貴利益保破船航行,民眾矇蔽,需看本質。四中全會習近平三職暫保,非靠權威,而是元老與張又俠為利益所保。
唐靖遠:軍權易主的必然邏輯與黨權改朝換代的潛在危機
時評人唐靖遠在直播中將這場軍方地震稱為「歷史巨變的前兆」,他首先更新了事件後續的最可靠爆料,根據姚誠等渠道的確認,解放軍陸軍、海軍、火箭軍以及五大戰區的司令、政委全部下崗,有的被法辦,有的接受調查,有的僅免職,但無一倖免,海軍三大艦隊的慘烈尤為突出,因為苗華正是海軍出來的,其提拔的親信幾乎全軍覆沒,如果綜合所有渠道的數據,出事的上將基本上清一色是習家軍,已達30至40名之多,這相當於習近平上任13年來提拔的70多名上將近一半,考慮到每位上將都會提拔親信,這一行動附帶出的中將少將數量輕鬆達到三位數,這絕非反腐的概念,甚至不是清洗的概念,而是軍隊體系內的一次徹底改朝換代,大家都知道中共的權力基礎建立在槍桿子上,黨權來自軍權,沒有軍權就注定沒有黨權,軍權已改朝換代,黨權的改朝換代也就只是遲早的事,四中全會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它面臨的挑戰最為嚴峻。
唐靖遠針對輿論爭議的焦點——這是否習近平親自主導的清洗——給出了否定的詳細分析,有人將其比作毛澤東清洗劉少奇、林彪的模式,或斯大林大清洗異己的模式,甚至朱元璋誅殺胡惟庸、藍玉等開國元勛的兔死狗烹,但唐靖遠認為這些比喻並不恰當,因為毛澤東和朱元璋清洗的都是功高震主的開國元勛,他們有深厚人脈和勢力範圍,而斯大林大清洗是為奠定一尊地位,習近平十年反腐正是漸進版的斯大林模式,用選擇性反腐清洗異己,但此次行動完全不同,它是突變式、大規模的集中清洗,且全砍自己人,唯獨留下反対派如張又俠,這與習近平過去的小步快跑式漸進反腐格格不入,黨媒的異常表現——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日報尤其是新聞聯播對這條新聞的播報方式極其反常——證明黨方和軍方目前是分裂甚至對立的,如果無視這一客觀事實,僅憑社論中點綴式的「習核心」和「二四四二」就認定習大權在握,那僅是流於表面,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
唐靖遠還從邏輯角度剖析,如果習近平大權在握,他完全沒有動機在四中全會前夕——一個滿天飛傳聞他可能下臺的敏感時刻——主動拋出九將落馬的消息,這相當於給對手遞刀子,自曝用人不當的巨大短板,因為這些人全是他提拔的,一口氣九個甚至幾十個犯罪份子,會嚴重打擊其權威,他完全可以等全會開完,證明自己定於一尊後,再漸進式一個個公布,在不敏感時期處理,反過來,這一行動的時機——趕在全會前兩天,基本上到領導門檻——證明是軍方在逼宮,張又俠不能讓習延續到二十一大再換屆,拋出方式違反正當程序,本可等全會公報審議通過後發布,卻搶在會前,表達強硬態度:要求習下臺,至於習配合與否、元老認同與否,現在無法下結論,但黨媒壓著不報證明習肯定不干,我們只能繼續觀察,四天後的全會公報將釋放關鍵信號。
唐靖遠特別指出一個客觀事實:習近平今年到10月底未提拔任何軍官,無一次授銜儀式,這與過去每年一到兩次的習慣截然相反,如果真是習主導清洗,他一定會在砍人後第一時間提拔信得過的新人卡位,否則其他派系會搶佔,這證明習已失控軍事人事。對於解放軍報社論,唐靖遠分析其雙重指控:經濟腐敗為主,但政治定性(破壞軍委主席負責制)暗示奪權,目的是埋伏線,將來若需深挖,可牽出習近平,因為這些人是習授意的奪權主謀,但元老吸取鄧小平與趙紫陽的教訓,為保黨花瓶不碎,不能真查到習頭上,類似李克強案不能深挖,因此必須切割習與何苗案,社論捧習詞(如習核心)就是切割手段,將何苗無中生有接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宣稱是習反腐延續,保習路線正確,讓習保留體面下臺,既打老鼠又保花瓶,社論還有維穩作用,打一巴掌給顆糖,避免社會衝擊太大,從官宣當天不提習,到第二天社論補捧,明顯是調整輿論反饋。唐靖遠還提及汪洋的難題:作為完全退休的普通黨員,如何合法上位總書記,這是元老面臨的重大挑戰,四中全會或許會給出線索。
傑森:不是反腐是兵變 習兩次失敗的教訓
時評人傑森在節目中直截了當地將這一事件定性為「兵變」,而非反腐,他認為國防部公告的發布本身就是在給四中全會定調,定什麼基調?誰掌權?這九名上將的集體落馬規模之大、級別之高史無前例,從中央軍委要員到各大軍區司令,再到海陸導彈和武警部隊的一二把手,全是軍中一方諸侯,罪名統一為貪腐,但將不同調查階段的案子硬打包公布,似對某派系的全面清洗或全軍換血,軍隊貪腐長期普遍存在,從穩定角度,完全可一個個處理,沒必要一次打擊這麼大範圍,這九人此前落馬消息時間點不同,有些甚至無官方確認,如苗華早在2024年10月就被停職,何衛東則在2025年3月消失後,中共拒認落馬,5個月後突然到底移司法,這麼短時間查清頂級高官罪行不可能,因此打包公告傳遞信號:他們有緊密關聯,這才是真實原因——統一派系,全端以防夜長夢多和抵抗。
傑森剖析九人的共性:全為習近平福建系嫡系,何衛東長期在南京軍區福建31集團軍服役,與習產生交集,2022年二十大連跳三級成軍委副主席,習最高代理人;苗華家族根基在31集團軍,早年與習福建任期重合,2017年接張陽掌政工部人事紀律,習控槍桿子關鍵一步;何鴻鈞苗左膀右臂,習培養接班人,11年三連跳成常務副主任,苗落馬後接管政工部;王秀斌、林向陽、秦樹桐皆31集團軍出身,王從大校到上將8年,林服役30年接何東部戰區司令,秦從政工起步升陸軍政委;袁華志、王厚斌苗海軍親信,袁在苗麾下提拔海軍政委,王厚斌2023年空降火箭軍司令;王春寧南京軍區淵源,2016年掌北京衛戍區成習禁衛軍頭,二十大後升武警司令,一個月前人大罷免其代表職。這些人士途飛升皆得習青睞,掌控軍中關鍵,但會前集體落馬,多人首次官宣,習再自虐也不會全滅親信,因此這是大概率習權力分水嶺,至少軍權分水嶺。
傑森分析,中央軍委七名成員中,何衛東、苗華、李尚福三人已明確落馬,皆為習近平的親信,表明軍內鬥爭的核心對立方為習近平與張又俠。由於落馬對象集中於習近平的親近派系,邏輯推斷張又俠已實際掌控軍權。公告發布渠道的異常進一步印證此判斷:有別於歷史慣例,此次公告由國防部率先以視頻形式發布,而非新華社首發通稿,且新華社遲20分鐘才轉載。傑森解釋,這顯示國防部已在張又俠掌控之下,而新華社可能仍傾向支持習近平或尚未明確站隊。若將如此重大的公告交由新華社首發,存在被拖延或修改的風險;若延至四中全會,需三分之二中央委員同意才能確認處分,張又俠為規避不確定性,選擇由可靠的國防部直接發布,雖違慣例,但因涉及軍方人物而具名正言順的理由。
傑森進一步指出,中共內部仍有忠於習近平的派系,如新華社、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表現出對習的傾向,官方媒體對習近平的吹捧宣傳仍在持續,未來在中美貿易談判中,這些部門可能展現強硬姿態。然而,軍權是中共政權的命脈,習近平在軍務控制上的失利,預示其全面失權只是時間問題。四中全會未必立即顯現權力徹底轉移,但此次公告已清晰揭示未來權力轉移的高度可能性。傑森特別強調,習近平兩次試圖通過親信掌控軍方人事均告慘敗:先是苗華執掌軍委政治工作部,負責軍隊人事與紀律監督,後由何鴻鈞接管該部門,二人卻相繼落馬。如今,習近平還能依靠誰來掌控軍方人事命脈?這一連串失敗進一步暴露其軍權根基的脆弱。
中共權鬥的循環模式與潛在國際影響
三位時評人從歷史脈絡中挖掘佐證,試圖解讀中南海權力風雲的深層意涵。江峰以華國鋒為例,指出其1978年至1980年間被鄧小平奪權後,中共通過兩年宣傳隱瞞真相,塑造穩定假象,與今日情勢頗為相似,暗示習近平可能重蹈覆轍。唐靖遠則將當前局勢比照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清洗劉少奇、林彪的歷史,以及鄧小平與華國鋒的權力鬥爭,凸顯中共高層權鬥的殞地模式,軍權始終為核心,張又俠借反腐之名實現權力轉移,元老為保黨穩定而默許此過程。傑森進一步補充,通過對比歷史上高級軍官落馬公告的發布渠道,強調此次由國防部而非新華社首發的異常舉動,本身就是權力鬥爭的顯著信號,顯示張又俠可能已掌控軍方話語權,而新華社或仍效忠習近平派系。
中共權力鬥爭向來充斥隱瞞與政治表演,華國鋒案例揭示,黨可通過精心操控的宣傳手段,掩蓋高層權力更迭真相,欺騙黨內民眾以維穩。如今,習近平或正複製此模式,軍權為權力核心,張又俠以反腐為幌子實現軍權易手,元老以穩定大局為由,支撐這場權力遊戲繼續。四中全會無疑為風暴轉折點。若習近平會上亮相精神飽滿、氣場強勢,三職(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得以穩固,或如江峰預測,習將「演戲五年」,直至下個五年規劃結束;若公報出現異常表述,或如唐靖遠與傑森判斷,「兵變」成真,軍權易主將引發黨權根本性變革。
這場權力博弈不僅深刻影響中國內政格局,還可能在國際舞臺掀起連鎖反應,尤其在中美貿易談判、兩岸關係及美臺軍事合作等議題上,中國高層的穩定與否將直接牽動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平衡。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中南海風雲變幻,拭目以待誰將主導中國未來政治沉浮,或此權鬥如何改寫區域與全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