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26日,江蘇省淮安市一場招聘會。(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中共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不含在校生的青年失業率為17.7%,較8月份的18.9%回落。引髮網民質疑、嘲諷。
《聯合早報》消息,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歲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7.7%,較8月的18.9%微降1.2%。不包含在校生的25歲至2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7.2%,與8月持平;30歲至59歲維持在3.9%。
隨著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就業市場,每年7月至9月的青年失業率往往升至年內新高。今年8月16歲至24歲年齡段人群18.9%的失業率就創下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就業市場持續承壓。
中國16歲至24歲勞動力的失業率在2023年6月達到創記錄的21.3%。此後,中共官方以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勞動力調查統計為由,暫停發布青年失業數據數月。同年12月,中國國家統計局改變統計方法,將在校生排除在外後,恢復公布這一備受關注的數據。
中共官方公布的9月失業率數據,引發大陸網友嘲諷聲、質疑聲一片。
在大陸社交媒體平台上很多網友稱自己「在家」、「失業」,表示不相信官方數據,有人說:「我信你個鬼」、「25屆本科生未就業」、「中科院it碩士,6月底被裁,躺到現在了,所以,究竟是誰在工作?」
還有人嘲諷:「40以上都有工作,外賣,快遞,擺攤,網約車,上有老下有小,怎麼敢閑著!」「農村戶口已經在職種地了。」「我是被遺漏的嘛!」「就是說年輕人不好找工作,年紀老的就好找。」「還好有外賣、快遞、網約車兜底」。



也有X網民譏諷:「天氣預報都要造假!中共還有什麼不造假?」「黨媽想忽悠韮菜沒那麼容易。」「感謝四中全會的對比,比上將的失業率強太多了。」「共產黨的數據從來是編出來為政治服務的。」「謊話連篇的共產黨」。
中國失業浪潮下,大批年輕人「假裝上班」。
BBC中文報導,上班不拿薪水還倒貼錢給老闆,恐怕沒人願意這麼做,但「付費上班」卻在中國年輕人中流行起來,發展出一眾「假裝上班公司」,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就業市場低迷情況下,年輕人對職場環境的最新抵抗和探索。
廣東30歲的周先生去年創業失敗,轉型做跨境電商,今年4月開始到東莞一家「假裝上班有限公司」上班,每天付給老闆30元。他和5位「同事」共用一間辦公室。他們大多沒有全職工作,靠副業賺錢或從事自由職業,都是來這「付費上班」。
這類型公司在深圳、上海、南京、武漢、成都、昆明等多地出現。外觀上與寫字樓裡的辦公室無異,配備電腦、網路、會議室、茶水間等等。現在,還有不少年輕人每天拎著電腦去圖書館、咖啡館投簡歷,或發展副業,嘲諷自己在「假裝上班」。
近幾年,中國還興起了一種新職業—「全職乖孫」,就是一些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被迫選擇回家「盡孝」,照顧爺爺奶奶。老人們也認為,反正都得請護工,找外人終究不放心,還不如自己的親孫來打這份工。實際上,這種現象背後反映出中國年輕人當前的就業困境,為了生存已經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