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25年3月5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左)、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和中辦主任蔡奇(右)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上。(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淨瑤綜合報導)中共高層的鬥爭絲毫沒有停歇。中辦主任蔡奇11月3日在黨媒《人民日報》發文《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於此同時,中共整肅「裸官」,有9名高官落馬。分析認為習近平在第三個任期中間仍反覆強調整頓黨紀黨風,證明其政策是失敗的。越是需要整頓,說明他實際的權力是小了。
習遭重挫 發起新一波整肅
蔡奇的文章宣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任務艱鉅,形勢嚴峻複雜,故此要更加嚴格的從嚴治黨。文章要求黨員幹部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外界對於這篇殺氣騰騰的文章解讀不一,有人認為這證明了習近平的權力非常穩固,也有人認為如果中共全黨自覺的與習近平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何必要三番五次的強調要全黨全心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呢?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認為,蔡奇的文章是針對敵對派系,「蔡奇的文章裡面提到要自我革命或者嚴管,等於發出強烈的信號來警告敵對者。」他表示,四中全會有這麼多人缺席,有些人並沒有依照慣例成為中央委員,說明中共權力鬥爭還沒有完全落定。
沈明室認為,反習派和習派的權力拉鋸戰,恐怕會延續到明年的五中全會,甚至延續到2027年的二十一大,而腐敗正好是敵對派系互相抨擊或舉報的理由之一。
時評人唐靖遠認為,蔡奇文章釋放的信號是,中共軍隊中的習家軍遭到重創之後,習近平希望以加強從嚴治黨的方式來抓住黨權。「就是利用他在黨政系統所掌控的刀把子,進行針對性的路線鬥爭。」
唐靖遠表示,中共黨內一直存在著兩條路線,一條以習近平要回到毛澤東那樣的政治路線;另一條就是鄧小平或者是鄧小平的繼承人所代表的改革開放路線。「現在蔡奇強調刀刃向內,就是要在中共內部發起新一波的整肅。」
越是整頓 證明習實際權力變小
時政評論員橫河在《熱點互動》節目中分析,習近平上台以來就一直以清洗和反腐等整頓黨紀黨風。如果他當政到第三個任期中間的時候,他仍然要去整頓黨紀黨風的話,那就說明了:
第一、他的整個整頓政策失敗了。第二、最近無論是軍隊還是地方,都有大批官員被清洗。這說明了習近平在組織路線上失敗了,這與他掌不掌實際權力沒有關係。
橫河表示,「當你需要大規模清洗的時候,就說明你對底下所有的人都不信任了。」不信任的話,他就不是一個團隊,所以也不可能有戰鬥力。所以他現在說要整黨,是需要加強戰鬥力。「不管這些人被清洗的原因是什麼,都代表習近平的失敗,可以說是他反腐的失敗。他們說是要走向制度性反腐。錯了!制度性反腐是自下而上的監督,就是把監督權交給外面或別人,這才叫制度性。」
他認為,中共制定了一條規則,然後從上而下,年年做年年沒有效果,這不叫制度性反腐,這仍然是運動性反腐。所以,習近平現在的地位是否鞏固,不由這些來決定,而是由真正他的人事來決定。「如果大家都聽他的,都是一個拳頭,他就不需要整頓了。所以,需要整頓就說明他實際的權力是小了,而不是大了。他真正掌控權力,他就不需要這麼做。」
受黨內挑戰 習兩條路可選
時事評論員藍述表示,習近平受到黨內不同派系的挑戰,「這個挑戰不僅僅是對習近平個人權力的挑戰,而是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一條路線、整個方向的挑戰。」換句話說,蔡奇的文章「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道路、政治方向」不是一句空話。習近平要回歸馬列毛的基本意識形態,因為他在人事上受到了黨內的不同派系的挑戰。
藍述指出,主要反對習近平的有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從理念上要回到鄧小平時代的市場經濟。這條路現在已經行不通了,因為習近平完全沒有鄧小平那個時代可以搞不要政治體制改革,只要經濟體制改革的那種改革。習近平沒有那個空間。
另一方面,有一批悶聲發大財、江澤民那一批人傳下來的很多紅二代,就是悶聲貪污腐化這批人。還有一批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意識形態的人,例如劉亞洲到美國學習訪問了一年,回去後他要推進軍隊國家化。「這些人在習近平眼裡,構成的是整個對中共的意識形態的挑戰。」
所以,藍述認為,中共已經沒有回到本世紀前十年的那種可能了。因為再回到本世紀前十年的話,中共最後的結果也是倒台。「所以,擺在習近平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回到本世紀的前十年,繼續搞市場經濟,然後全方位和西方加深交往,最後中共可能還是會垮台。」
另外一種讓中共不垮台的可能性,是回到馬列毛的基本意識形態,這就是習近平的選擇。但是,大批的官員實際上都是在一個市場經濟大潮之下成長起來的官員。因此,習近平很難把他們拉回到馬列毛的意識形態去。這個實際上是蔡奇講的所謂「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道路、政治方向」。
政敵的定義變了 沒反習也會被清洗
時評人章天亮分析,蔡奇在講話中非常隱晦的批判了在江胡時代共產黨領導弱化的問題。蔡奇的講話也是在表達對胡溫、江澤民時期的黨建問題非常不滿。「蔡奇的意思是習近平解決了黨建的問題,但腐敗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章天亮指出,目前「政敵」這兩個字的定義已經變了,網上流傳過一句話:「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視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夠賣力將是一種罪過。」把這樣的思路套在現實上,就會看出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後任命的都是他自己的人,他的政敵已經被清洗的乾乾淨淨。
「那麼如果你沒有完全做到成為習近平的馴服工具,沒有對習近平百分之百的認同,沒有對習近平的思想入心入腦入魂,那麼你就會成為清洗的對象,即使你並沒有反對習近平。」
整肅「裸官」9名高官落馬
蔡奇發表這篇殺氣騰騰文章的同時,又有9名高官落馬。11月1日,中共全國政協常委第14次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並講話。
會議經表決,張軍擴不再擔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易綱不再擔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桃林不再擔任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張傑、曹衞星不再擔任教科衞體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慶不再擔任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榮、陳元豐不再擔任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隋軍不再擔任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會議通過關於免去傅興國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職務並接受其辭去委員的決定。
一天9個政協常委和委員落馬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事件。其中易綱和王榮是正部級,張桃林、張傑、曹衛星等都是全國政協的常委。「異常的是,他們雖然職務被免職了,但他們政協常委和政協委員的職務仍然得以保留。」
據《星島日報》分析,中共的退休省部級高官擔任全國政協專委會的領導本是慣例,極少屆中「不再擔任」,而且這次還一次宣布9人去職。文章指出,近年中國從維護國安高度考慮,進一步要求在國外留學的省部級幹部子女,畢業半年後必須回國,否則父母將調整領導崗位。據悉,全國政協這九名高官有的子女已在當地發展,不願回國。例如易綱本身就是海歸派,曾在美國大學任教,有傳其子在美國出生、成長。
此外,今年9月25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閉幕,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決定免去劉多的上海市副市長職務。據稱,59歲的劉多被免職,原因也是其子女不願回國。
對此,橫河分析,習近平已經規定,官員到了某個級別以上,不能夠有子女留在海外,畢業後要回國。但從這次的處理來看,顯然各級官員響應他的不多。「虛職去掉,卻又保留他們委員的職務,說明他們在政治路線上沒有犯特別大的錯誤,只是在黨風問題上沒有按照規定做。」
章天亮指出,「對習近平來說,如果你的子女在海外的話,那就是你人在曹營心在漢。那說明你對習近平忠誠不絕對。」習近平現在要的就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對他死忠,要習近平思想入心入腦入魂。做不到的,習近平就通過一輪一輪的清洗來製造恐怖氛圍。
旅美時政評論員邢天行認為,這次9人同時被免,是殺雞儆猴,警告其他裸官。邢天行分析,這次不僅僅是崗位調整,很可能會進一步對9人進行調查。
加拿大華裔作家盛雪分析,裸官的現象之前都是用於在職的官員,這次已經是轉入政協體系,像易綱這樣的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習近平當局對政治忠誠標準的門檻又大幅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