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政治不過是權力集團的遊戲。(圖片來源:Feng Li/Getty Images)
1921年7月23日,中共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開了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一大」)。中共篡政後,1956年召開「中共八大」,會議規定了每五年召開一次黨代會的制度。然而,文革期間,這場政治作秀大戲也遲到了整整13年。形成了「八大」和「九大」之間的時間差。直到1969年,才見「九大」召開。13年的「空窗期」,背後有什麼奧秘?
根據一些文革相關歷史研究和回憶資料,江青在一次接見群眾組織代表時,曾無所忌憚地道出了黨代會遲遲不開的理由:推遲開會,是為了「有利於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原來,那個時期,黨內還有一批失勢的,江青念了文革中被揪出來的、以劉少奇為首的「叛徒」、「特務」、「死不悔改的走資派」、「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等一長串名單,說這些人都是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的成員。

文革時期的江青。(圖片來源: 網絡圖片)
如果「九大」按時在1961年召開,這批人不但會繼續坐鎮中央,更有可能主導內核領導機構。而毛澤東及其支持者深知,這將對其「革命路線」構成嚴重威脅。於是,會議變成了一個政治工具,而「延期」則成為鬥倒潛在對手、鞏固權力的關鍵策略。
江青不無得意地地表示,經過這段「革命大清洗」,那些「不忠」的人已悉數落馬,「問題自然都解決了」,會議才得以順利舉辦。她說:「經過文化大革命,他們都現出了原形,一個個被鬥倒批臭,問題自然解決了!」
形式上的「九大」成為了一場精心導演的權力秀。那屆會議於1969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1512名代表應召出席,表面上偽裝得很盛大,然而實際上,絕大多數「代表」是由各地革命委員會和造反派頭頭協商安排或直接指定。換句話說,這是一場由文革「革命派」主導的「代表大會」。
大會的選舉過程充滿政治操作,幾乎是內定局。「九大」產生了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70名,候補委員109名。其中,原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只有53人當選,僅占不到三分之一。這表明大批資深人物被排除在外,遭遇清洗。
林彪、江青及其親信如陳伯達、康生等人,在幕後操縱了這次中央委員會成員的安排。林彪作為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及其同盟者把持了關鍵人事權,江青與其同夥則利用權勢插手,確保其集團核心成員全面進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劉少奇(已被打倒)等人都被徹底排除,失去了政治地位。
「九大」更像是一個權力更迭的舞臺,革命派通過「清洗敵人」徹底掌控政權。當時,政治報告由陳伯達主筆,在毛澤東的嚴格把關下,內容刻意避諱批判劉少奇,強調繼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將林彪樹立為毛澤東的「親密戰友與接班人」。黨章則被大幅修改,取消了許多黨內民主和監督機制,強化了階級鬥爭和運動路線,鞏固文革極左路線的合法性。
回過頭來看,這場政治秀的最大諷刺之處,還是江青說得透,江青說過「最佳開會時機,是無產階級司令部允許的時候」,這話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權力宣言:中共政治不過是權力集團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