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歐與波羅的海地區的八個國家——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冰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於2025年11月13日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共識。圖為烏克蘭獨立日,一名軍人在基輔的「烏克蘭陣亡將士紀念牆」前觀看陣亡戰友的照片。(圖片來源:OLEKSII FILIPP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北歐與波羅的海地區的八個國家——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冰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於2025年11月13日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共識。這些國家在赫爾辛基舉行的北歐-波羅的海國防首長會議上,共同宣布將加入由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主導的「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PURL),並承諾投入高達5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以加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此舉不僅是對烏克蘭抗擊俄羅斯的堅定支持,更標誌著北歐安全合作邁入一個全新的、高度整合的階段,一個更為緊密的安全共同體正逐步成形。
北歐8過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與區域安全強化
此次會議的關鍵成果之一,便是這八個北歐與波羅的海國家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具體承諾。他們集體響應「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表明其援助將聚焦於烏克蘭最迫切的防禦需求。這筆155億新台幣的援助,將有效補充烏克蘭的防禦能力,並彰顯了這些國家在面對俄羅斯威脅時,維護歐洲穩定與國際法治的決心。
芬蘭國防部長哈卡寧(Antti Hakkanen)作為此次會議的主持者,特別強調北歐國家正積極整合其安全機制,旨在全面鞏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盟區域的防衛戰力。這不僅是為了區域自身的安全考量,更是對北約集體防禦原則的實際貢獻,確保在任何潛在衝突中都能具備強大的應對能力。
作為2025年北歐防務合作(NORDEFCO)的輪值主席國,芬蘭在推動此次深度合作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在11月12日舉行的北歐合作會議上,各國代表圍繞深化國防協作、強化北約事務參與以及在無人機和彈藥生產等關鍵軍事物資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這些討論為後續的北歐-波羅的海國防首長會議奠定了堅實基礎,確保了合作方向的明確性和具體性。
多面向軍事整合與戰略協調
此次會議不僅聚焦於對烏克蘭的援助,更全面規劃了北歐國家在多個軍事領域的深度整合。
哈卡寧部長指出,北歐各國空軍正朝著在平時與危機狀況下都能共同執行任務的目標邁進。預計在下一個十年初期,該地區將部署超過200架新世代戰機。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各國將持續強化跨境聯合行動的制度、標準操作流程與指揮整合,確保多國空軍能夠無縫協同作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歐防務合作會議更是首次有各國國防軍的最高軍事長官共同出席,這極大地提升了戰略與作戰層級的協調效率與緊密性,為未來的聯合作戰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在地面部隊部署方面,軍事機動性被視為至關重要的因素。根據去年簽署的意向書,北歐各國的目標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迅速部署防衛力量。這意味著將進一步簡化跨境部隊移動的行政與法律障礙,優化物流供應鏈,並定期舉行聯合演習以提升快速反應能力。這種對機動性的重視,旨在確保區域內能夠迅速集結並投送兵力,以應對突發的安全挑戰。
鑑於當前歐洲地區彈藥供應的緊張局勢,北歐各國防長共同同意擴大區域內的彈藥產能。這一決策旨在提升北歐在軍備供應方面的自主性,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並增強該地區長期的國防韌性。透過共同投資和技術合作,各國希望建立起一個更為穩健和可靠的彈藥生產基地,以滿足其自身的防禦需求,並在必要時支援盟友。
北歐-波羅的海國防首長會議的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除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計畫外,還涵蓋了深化軍事協作與民防備援等多個面向。為期兩天的系列會議清晰地表明,北歐地區的安全合作已超越了單純的政策協調階段,正加速走向聯合作戰與產業鏈整合同步推進的更高層次。這不僅包括軍事力量的協同訓練與部署,也延伸至國防工業的合作與資源共享。這種高度整合的趨勢,預示著一個更為緊密、更具韌性的北歐安全共同體已然成形,它將在未來的歐洲乃至全球安全格局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這八個國家不僅在地理上相鄰,更在戰略利益和安全理念上高度契合,共同構建起一道堅實的區域防線,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安全挑戰。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