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國會山(圖片來源:Coolcaesar/維基百科)
【看中國2025年11月14日訊】11月6日,加拿大參議院通過了旨在建立全國性「保證可維持基本收入」(Guaranteed Livable Basic Income,簡稱GLBI)框架的S-206法案二讀。這一里程碑式進展被視為加拿大社會福利體系的潛在變革,議會預算官(PBO)報告顯示,該計畫若實施,可將全國貧困率降低高達40%,為數百萬低收入家庭注入穩定資金。倡導者們為此歡呼,但批評者擔憂財政負擔和勞動力激勵問題。法案下一步將進入委員會審議,預計將引發更廣泛的全國辯論。
S-206法案由新民主黨籍參議員金.佩特(Kim Pate)於2025年5月底提出,旨在要求聯邦政府制定一個全面框架,以確保所有加拿大人在收入低於一定門檻時,能獲得無條件的基本收入支持。該法案並非直接推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而是強調「可維持」水平——類似於安省2017年試點項目中單身人士每年約1.7萬加元、夫婦2.4萬加元的標準,並以每賺取1加元扣減50美分的漸進式設計,避免「一刀切」導致的福利陷阱。佩特參議員在二讀辯論中強調:「在人工智慧自動化取代工作崗位、美國關稅壁壘加劇製造業失業之際,我們不能讓數百萬人陷入貧困深淵。這不是慈善,而是人權保障。」
11月6日,參議院以多數票通過二讀動議,將法案送交相關委員會進一步審議。這標誌著該法案從2021年類似版本S-233(因2025年1月議會休會而夭折)中重生。基本收入加拿大網路(Basic Income Canada Network)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這一消息,稱其為「歷史性突破」,並呼籲公眾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向議員施壓,推動法案盡快進入眾議院。網路創始人之一、溫莎-埃塞克斯郡聯合之路(United Way)首席執行官洛蘭.戈達德(Lorraine Goddard)表示:「這項法案能徹底改變社區面貌。想像一下,家庭不再為基本食物和住房發愁,孩子們能更好地專注學習,整個社會將節省巨額醫療和司法開支。」
PBO的最新評估進一步為法案背書。該報告基於「經濟家庭」模型(包括同住親屬)估算,若2025年實施,計畫總成本約530億加元,但扣除現有社會福利、稅收抵免和醫療節省後,淨聯邦支出僅為36億至50億加元。貧困率下降幅度最大省份為曼尼托巴(53%)和魁北克(超過50%),而卑詩省則為26.2%。報告還指出,低收入家庭年均可獲6100加元額外可支配收入,儘管高收入者可能因基本個人免稅額調整而略微受影響。PBO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韋塞爾(Chris Wessel)告訴《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這不是零成本方案,但回報遠超投入。加拿大當前的福利體系碎片化、低效,基本收入能簡化一切。」
據CBC新聞報導,溫莎-埃塞克斯地區——加拿大失業率第二高的地區(5月達10.8%)——已成為法案的「試驗田」。當地律師帕特里克.克拉克(Patrick Clark)分享道:「我見過太多人因生活成本飆升而瀕臨崩潰。基本收入不是懶人福利,而是緩衝墊,幫助人們重返職場。」該地區製造業受美國潛在關稅影響嚴重,佩特參議員特別提及此點,稱法案將為AI時代「失業潮」筑壩。CTV新聞分析,此前S-233法案於2024年通過參議院二讀後,在眾議院辯論中遭遇阻力,但2025年自由黨領導候選人卡琳娜.古爾德(Karina Gould)承諾,若當選將在一年內啟動基本收入試點,聚焦簡化官僚程序。
然而,並非所有聲音都樂觀。保守黨參議員們在辯論中質疑法案的「工作倫理」影響,引用德國一項實驗顯示,受助者全職工作意願不減,但PBO模型預測加拿大實施後,受助者工作時長可能微降1.4%。《環球郵報》社論指出,2025年聯邦預算雖未提及基本收入,但已通過臨時稅收抵免頂補低收入群體,暗示政府在「試水溫」。經濟學家凱斯爾曼(Jonathan Rhys Kesselman)在全球新聞(Global News)訪談中警告:「全民基本收入聽起來理想,但若設計不當,可能加劇財政赤字。我們需謹慎,避免重蹈安大略試點被保守黨政府斷然中止的覆轍。」
從歷史看,加拿大基本收入概念並非新鮮事。20世紀70年代,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曾試點「負所得稅」計畫,證明能減少貧困而不顯著影響就業。2020年疫情加速了討論,新民主黨(NDP)在2024年秋季推動類似法案,卻因議會休會擱淺。國際上,愛爾蘭藝術家基本收入試點轉為永久項目,激發加拿大創作者呼聲。CBC評論員認為,S-206的通過反映了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共識轉向:從「懲罰性」福利向「賦權性」支持轉型。
展望未來,法案若通過眾議院三讀並獲王家批准,將標誌加拿大成為G7國家中首個建立全國基本收入框架的成員。倡導團體計畫在溫莎等地舉辦社區論壇,邀請議員參與。戈達德樂觀預測:「十年內,我們將看到貧困家庭的孩子成為醫生、工程師,而不是循環貧困。」但挑戰猶存:如何平衡省級福利協調?如何應對潛在的通脹壓力?這些問題將在委員會中展開激辯。
作為回應,自由黨和新民主黨(NDP)已表態支持,而保守黨領袖雖謹慎,但承認「需探索創新解決方案」。無論結果如何,S-206已點燃全國對話,即在一個日益分化的社會中,基本收入能否成為「底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