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戰略新布局 美韓核潛艦合作 鉗制中共(圖)


中共核潛艦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柯德爾在最近的訪談中明確指出,運用核潛艦對抗中共是「理所當然的期待」,因為美國認定中共是「步步進逼的威脅」,而韓國在很大程度上也關切中共動向。圖為疑中共最新核潛艦現蹤海峽中線。(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11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在美中戰略競爭日益激烈、朝鮮半島安全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美國與韓國達成的核動力攻擊潛艦合作協議,正成為重塑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關鍵事件。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柯德爾的坦率表態,揭示了華府對這項軍事合作的真實戰略意圖:期待韓國運用核潛艦能力牽制中共威脅,這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期待」。這項協議不僅標誌著美韓同盟關係的深化,更反映出川普政府在印太地區戰略布局的重大調整。

川普政府的戰略考量與對韓期待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柯德爾在最近的訪談中明確指出,運用核潛艦對抗中共是「理所當然的期待」,因為美國認定中共是「步步進逼的威脅」,而韓國在很大程度上也關切中共動向。柯德爾進一步強調,韓國具備這種能力後,美國期待雙方建立更緊密的盟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達成戰略目標,將核潛艦能力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這番表態清楚揭示了川普政府對「集體防禦」概念的重新詮釋。在美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華府積極尋求強化與盟友的合作關係,持續推動盟國增加國防開支,為共同應對中國挑戰作出更大貢獻。韓國核潛艦計畫正是這一戰略思維的具體體現,美國希望透過技術轉移和合作,讓韓國承擔更多區域安全責任,成為美國在東亞制衡中國的重要力量。

從美國的視角來看,支持韓國核潛艦計畫具有「一石多鳥」的效用。首先,它符合華府長期要求盟友提高國防支出的政策取向,有助於減輕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壓力。其次,核動力攻擊潛艦的遠海機動性與多任務適應性,可與美軍水下力量形成互補,強化整體聯合作戰體系。第三,這一動向對中國也是明確的戰略信號:美國不僅在南海與第一島鏈部署自身艦隊,也在強化盟友的水下拒止能力。

協議內容與川普李在明峰會成果

美國總統川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在10月29日峰會中達成的這項重要協議,建立在兩國先前貿易談判成果的基礎上。根據白宮發布的共同聲明,美國已正式批准韓國建造首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艦計畫,並同意在燃料資源方面提供密切合作。這項軍事合作協議與兩國的經貿協議緊密相連:互惠關稅從25%降至15%,韓國承諾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2,000億美元為現金投資,1,500億美元專門用於造船產業。

李在明在峰會中公開向川普請求,允許韓國獲得核動力潛艦燃料,以加強對朝鮮和中國船隻的追蹤能力。他特別強調,這將有助於減輕美軍的運作負擔,顯示韓國願意在區域安全中承擔更多責任。川普隨後在其社群平台「真相社交」上確認,已批准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取代其現有的「老式、靈活度差得多的柴油潛艦」。

目前全球僅有六個國家擁有核動力戰略潛艦: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與印度。韓國現有約20艘潛艦,但全部為柴油動力,需要更頻繁上浮補給。相較之下,核潛艦能夠航行更遠、更快,具備更長時間的潛航能力和更強的隱蔽性,在反潛、反艦、情報監偵等多重任務中具有顯著優勢。

然而,關於建造地點的問題出現了分歧。川普表示潛艦將在費城一座由韓國財閥韓華集團經營的船廠建造,為美國帶來就業機會。但韓國官員堅稱潛艦必須在本地建造,韓國總理金民錫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費城船廠「沒有能力」建造這類艦艇,而韓國現有設施能在更短時間內完成建造。

韓國的戰略需求與朝鮮威脅

韓國推動核潛艦計畫的直接動機,是應對朝鮮不斷升級的核威脅。朝鮮也在積極推動核潛艦計畫,據韓國官員稱可能得到俄羅斯協助。2025年3月,朝鮮公布了聲稱正在建造的核動力潛艦照片,並展示金正恩視察船廠的畫面。朝鮮還擁有約50枚核武器,作為其更廣泛核武計劃的一部分。

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在電視訪問中表示,核潛艦將成為韓國「值得驕傲的成就」,也是在對朝鮮防衛上邁出的巨大一步。他特別指出,核潛艦的隱匿性會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夜不能寐」。韓國在民用核能領域已是強國,但在軍用核技術方面受到限制。上世紀70年代韓國曾發展核武計畫,但在美國施壓下被迫放棄,其濃縮或再處理鈾的能力受到嚴格限制,完全依賴進口。

專家對核潛艦實際效用的評估存在分歧。世宗研究所研究員趙琵娟表示,韓國取得核潛艦將有助於在東亞日益升高的軍備競賽中維持相對平衡。她強調:「朝鮮擁核已是既成事實,核潛艦只是在緊張局勢加劇趨勢中的一步。」她認為這項協議給韓國帶來戰略優勢,是「重大的變化」,意味著韓國現在成為一個區域性參與者。

然而,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梁旭則持較為審慎的觀點。他認為,核潛艦的主要作用是向韓國選民保證政府正積極回應朝鮮的核威脅。「韓國無法自行研發核武來對抗朝鮮,那他們能做什麼?部署核潛艦。」但他也警告,朝鮮可能會樂見這項變化,因為這將強化其擁核的正當性,使得要求平壤放棄核武變得更加困難。

中共日益增加在靠近韓國海域邊界附近的海軍活動

美韓核潛艦合作協議對東亞地緣政治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對華盛頓而言,支持韓國核潛艦計畫意在向朝鮮及中國施壓。梁旭博士解釋:「川普把國防支出的負擔放在韓國身上,韓國將大幅增加其國防預算,成為美國的代理人,對中國與朝鮮施壓。」

美國與中國長期爭奪在韓國的戰略影響力,讓首爾在地緣政治上如走鋼索。近來,中共增加在靠近韓國海域邊界附近的海軍活動,與其在南海的擴張行為類似。韓國核潛艦的部署將顯著改變區域軍事平衡,對中國艦隊出入、潛艦航道與近海訓練構成更大壓力。

中國對此協議的反應相當謹慎但明顯不滿。協議宣布後,中國駐韓國大使戴兵表示,希望韓國能「審慎處理此事,顧及各方關切」。他透過外交渠道與首爾溝通,強調「朝鮮半島以及區域的安全局勢仍然複雜敏感」。專家認為,北京對韓國與美國達成核潛艦協議必定「非常憤怒」,因為這被視為美國在核技術軍用化方面的擴張前例。

美韓核潛艦合作協議的達成,標誌著川普政府在東亞戰略布局的重要調整。這項協議不僅將提升韓國的軍事實力,更將重塑東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對韓國而言,這不僅是造艦計畫,更是一場長期的國家戰略升級,從傳統的半島防衛者轉型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海上力量。對美國而言,這既是同盟疊代,也是將「集體防禦」從口號轉化為可用戰力的進階測驗。

面對中共崛起和朝鮮核威脅的雙重挑戰,美國選擇透過技術轉移和軍事合作,讓盟友承擔更多區域安全責任。這種做法既符合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政策理念,也體現了其對東亞戰略環境變化的務實回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