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 日,温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复信: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覆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不难否定,《乡村八记》记录了中国内地农村一些真实的现状。特别是第一记至第三记: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村里的明白人、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三个内容,一是反映了农民忙碌一年后入不敷出的生活,二是“缺钱花”及无资源地区农耕文化落后的一个侧面。
在“第四记”里,这位叫李强的同学大力推崇某县城一个重点中学的办学方法,李强在调查中写道:某县县中学,是全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设施一流:花坛、假山、喷泉、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投影仪等电教设施、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馆、实验楼、400米标准田径场……这样的设施配备,在山西省尤其是这样的县城并不多见。校园内的宣传栏张贴着考取大学的学生照片,下面的说明是: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我校出台了对优秀学生的优惠政策:中考考入我校的10名,奖励10000元-1000元;平时期末考试,年级前10名,各奖700元,11至20名,各奖300元;高考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学校给予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的,奖2万元。……且不论这种奖励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适与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显然是考试成绩说了算的,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确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读书好的大都是农家子弟),最后,或许这还有鼓舞其他同学的功用。
第五记是他眼里的“青椒之乡”,他认为,“农民重农抑商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不种点粮食,农民的心里不踏实”。“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是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物质的现代化。”第六记是高度评价一个乡镇的“引税”和“买税”的成功经验,通过引进“外资”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解决了乡镇干部人满为患的工资来源。第七记是县志与县情,第八是归途的感慨。
说句实话,笔者对李强的分数第一的观点十分震憾,且不说第六记之后的三个内容,仅从李强同学第四记--极力推崇中考与高考奖励措施来看,在他眼里,“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确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或许这还有鼓舞其他同学的功用。”不言而喻,这个清华学子强调的是分数第一,分数是万能的。这种扭曲心态,是代表所有名门学子的观点吗?也许,这个李强智囊很高,在分数第一的滚打拼搏中走进了中国人最为骄傲的清华大学,不知道李强说这翻话时,是否调查过被分数压垮、心理已十分脆弱的大多数高中生?是否调查过因为分数而打入二流、进入另册的普通高校、甚至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是否知道全国每年有近两千个中学生和大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走上自杀的道路?
温家宝总理看后“十分震憾”,认为这篇“真实”的调查“给人以启示。”不知道温家宝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示”?是同样推崇这种考试成绩的“奖励措施”鼓励其他同学“用功”吗?
笔者看到网上大力炒作温总理推崇的这篇近四万字的“乡村八记”,既然温大人都高度重视,作为一介书生的笔者,哪能不学习学习?于是,也找出来看了,看后只得出八个字: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李强的调查研究,只是反映了农村的一些皮毛,农村的问题,在陈桂棣、春桃着的《中国农民调查》里,在东海一袅、杨银波、赵达功、师涛、杜导斌、包括笔者本人的笔下所反映的要深刻地多,全面的多,温总理为什么不找去看一看?也许,温大人看了我们这些“反动文章”,还会更加震撼,更加受到启迪呢!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