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媳妇俩来加拿大几年,我们在国内就替他们担心了几年。虽说他小俩口也二十八九即届而立之年,应该能处理好一切,可总是放心不下。
去年我们应邀来加拿大探亲,一出机场脚刚刚站稳,就上来一位年轻姑娘,飞快地靠拢我们亲昵地说:"叔叔阿姨旅途辛苦啦!我姓赵,叫我小赵吧。您媳妇临近产期这两天有点先兆,儿子不便来接机,委托我来接您二老。""啊!谢谢小赵,昨天在北京时他们已经用电话告诉我们了。"姑娘高兴地说:"我一眼就认出叔叔了,您儿子小冬太像您啦。"这一席话让我俩像遇见了亲生儿女一样,心中踏实地坐上了小赵的汽车。在汽车里小赵热情地对我们说:"我与小冬俩口子是在法语学习班认识的,因为都是从北京来的,说话很投机,两家住得也不远,经常往来。我们还有几对从国内来的朋友,平日里,谁家有难大家帮,兄弟姐妹是一家。诸如哪家回国探亲,帮其守房、取信、剪草或扫雪,义不容辞,谁家的小孩身体不适不能上幼儿园,也是谁有空闲谁帮着看护,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至于春夏秋冬的各种时令活动更是谁也离不开谁,大家结伴去踏青游泳垂钓,摘苹果南瓜蔬菜,看世界上最有名的红叶,我们还一同去迎接圣诞老人莅临蒙特利尔,趣味盎然。纯真的友谊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叔叔阿姨您在这里住上一年半载就会放心我们这些游子的。"听了小赵姑娘如数家珍的介绍,两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大半。不知不觉到了家,我俩一边谢谢小赵,一边赶紧下车。这时小冬俩口子已站在大门口迎候,看着媳妇那撑不住的体态,真是又喜又怜,相互搀扶着进屋坐了下来......。小赵说:我回家了,你们别送,说不定明天又会来。
一晃来加一年多,我们亲眼所见确如小赵所说:谁家有难大家帮,兄弟姐妹是一家。入冬后几家轮流搭车棚就很有意思。先天电话通知,第二天一早几个兄弟来到主人家,齐心协力边干边唱边开玩笑,不一会功夫,一个扎实牢固的车棚就立起来了。事后主人就像开庆功会一样设"宴"招待。兄弟们不计较菜肴的档次,有酒就行,或猜拳敬酒、或自斟自饮,一醉方休,久久不愿离去,还约好明天再去哪家。
有时因工作单位异动或家庭添丁增口,需要更换住房。换房前大家常聚在一起讨论,什么样的房子适合我们居住,既经济实惠,上下班和接送孩子又方便。各位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提供信息,抢当参谋。各家硬是劝其搬到自己住房的附近,这多来劲啊!到了搬家那天,才不会去打扰搬家公司。
兄弟姐妹齐动手,老房子那边不到一个时辰就空空如也。新房子这边由姐妹们指挥,兄弟们行动,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卧室和两厅的家具摆设渐渐显出整洁大方和高雅,厨房也可"开火"了。于是,同样是一场"庆功会",主人简简单单的家常便饭吃得每个人乐滋滋笑哈哈油光满面,除了不能吃的碗筷汤匙全部一扫光,也是久久不愿离去。大家的相互关心体贴还远远不止献上一点体力。对朋友的个人问题有时甚至像父母为儿女操心一样。已成家的兄姐乐当"红娘",并创造条件让有情人相会,直至他们走向婚姻殿堂。
去年我俩来到后没两天媳妇在半夜真的发作了,有些紧张的小冬对我们说:"我先送她上医院,你们年纪大了就别去吧,有情况我随时打电话回来。"我们只好在家静候佳音。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上午快10点,他们的朋友小李给我们来电话,兴奋得声音颤抖道:"伯伯、伯母,好消息,她生啦,生啦!母子平安!是千金,好胖、好长,头发眉毛乌黑乌黑的,好漂亮。小冬忙得不可开交,顾不上打电话,要我转告你们,并要我来接你们上医院,你们准备一下,我这就开车过来。
"小宝贝出世,喜煞了小叔叔阿姨们。我们一进产房就看到围满了贺喜的叔叔阿姨,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清炖老母鸡、甜酒冲鸡蛋、花生米炖猪手还有木瓜汤,他们高兴地告诉我们:我们早就准备好了配料,只等小宝贝一出世,各种滋补和发奶的食品就可以做好。啊!兄弟姐妹的关心胜过父母。在喜庆的气氛中,我俩连忙从兜里掏出红蛋送至各位小兄弟姐妹手上,以表庆贺和感谢。
儿子媳妇加上小小孙女,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紧张而又有序,业余时间好朋友交往甚密,互相关心和帮助。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们悬着的心终于全放下了。祝愿兄弟姐妹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兄弟姐妹永远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