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河南大地上。
人类最早的档案
穿过殷墟博物苑的大门,如同穿过一个古老的文字。这个文字做的门非常独特,它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门,因为它是根据甲骨文的"门"构形的,两根立柱,左右而立,一根横木为门楣,立柱之间,是两扇门扉,它是一个门,也是一个大大的汉字。
安阳西北郊小屯村一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殷商都城。
自1928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掘,基本展现了殷商都城规模,在宫殿宗庙区内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50余座。此外还发掘了王陵遗址、手工业作坊、甲骨窖穴、墓葬区、车马坑等,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石器、车马器等,而最让世人震惊的便是这里发现的文字。
1899年的秋天,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无意中发现了有字甲骨。这是比当时知道的任何文字都要古老的文字。
人们发现,这才是中国汉字更早的源头,在这之前,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字,都依靠一本叫做《说文解字》的书,那是东汉人许慎写成的,两千多年来,这本书一直是中国文字的源头。
在甲骨文研究领域,河南人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南阳人董作宾先生,是近代最著名的甲骨学家,他对于殷墟甲骨卜辞的发掘和甲骨文断代研究均作出了卓越贡献,和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深入研究,证明了《史记》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轰然撞开了被重重历史疑云紧锁的殷商王朝神秘大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史学博士李立新如是说。
河南开封朱仙镇上,民间艺人们仍沿着从北宋传承至今的雕版技艺刻写文字。
文字出,鬼神哭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王宁教授认为:甲骨文是中国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但肯定不是中国文字的源头,只是因为这种文字刻写在不易腐烂的甲骨之上,所以保留到了今天。
中国文字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至今仍是学界的一个争论话题。王宁说,现在学者的推测是至少在甲骨文之前的2000多年前汉字就起源了,因为在中国文献里记载,夏代已经有了典籍。
中国最早的类似于文字的"符号",出现于河南舞阳县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这里的遗物中,出现了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据专家考证,这些符号极有可能是文字。贾湖遗址刻画符号距今8000年左右,而在后于贾湖遗址的河南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遗址中,都发现有陶器刻画符号,这些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应该是甲骨文的源头所在,因而河南很有可能就是汉字起源之地。
据说,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迹创造了汉字。《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造字时天地震动,天雨栗,鬼夜哭。
李立新认为,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但肯定有一个人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过突出贡献。据说今天河南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吴村就是仓颉的故里,这个村子以前就叫史皇村,现在村里人还大多姓史。村里还存仓颉陵一座,占地70多亩,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仓颉或许只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但李斯却是一个真实的仓颉。这个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字体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
秦李斯所著《仓颉篇》中说:"仓颉作书,以教后诣。"这也是他统一文字的目的。
李斯作《仓颉篇》,将3300个字编成四字一句的歌谣,句与句之间都选用不同的字,尽量做到不重复,并且琅琅上口,将战国时流行的文字统一于小篆。秦承周制,而东周建都于洛阳,实际上秦是用流行于中原河南的文字统一了中国文字。
大篆与小篆相比,更加雍容华贵,每一个字都复杂得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而李斯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删繁就简。
于是,文字在李斯手下变得简单温顺起来,实现了线条化、符号化和规律化。作为一种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文字学家们把它看成是一个分水岭,小篆是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人们把小篆之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之后的称为今文字。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上固定了下来。
秦代流传下来的小篆,大都是刻写于石碑上的,而最著名的石刻,据说是来自于李斯的手笔,如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
秦始皇登泰山封禅祭天,立三丈大石,上面的文辞就是丞相李斯书写后刻的。这块刻石原来立于泰山顶峰,四面都是文字,共22行,每行12个字。清乾隆年间,泰山顶上发生火灾,混乱中这块珍贵的石头失踪了,70年后,有人将它从泰山的荆棘丛中找出时,上面只留存10个字了。
正如秦帝国只传二世,小篆也没有使用很久。在小篆依靠行政强力在全国推行的同时,一种更简单易写的文字悄然兴起,它就是隶书。
《说文解字》序中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秦时公务诉讼太多,于是将圆转弯曲笔道太多的小篆简单化,到了西汉初期,经过一个篆文与隶书的并用时代,隶书终于取代了篆体。隶书作为今文字的代表,解散了篆体原有的结构,将弯弯曲曲的笔画,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书写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发现的隶书大都写在竹简上,书写材质普及了,很多人都可以写并掌握文字,书写工具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所表现出来的重大特征,就是汉字的量大大增加。
195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汉简《仪礼》残卷,每枚木简宽仅1厘米,长54厘米,却可以书写60到80个字,这在甲骨、金文中是不可能的。另外与简交替使用的书写材料是帛,长沙出土的两幅帛书,载有600个字,这个书写规模已经大大超过前代的任何书写载体。
近年的考古发掘让我们看到了几十种出于汉代的先秦典籍,如老子《道德经》、《战国策》和《易经》,总字数达到数十万。
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中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万余片甲骨集中堆放
文字带来社会繁荣
文字的发展,直接带来的是社会文化的繁荣。
据偃师发现的"辟雍碑"碑文描述,东汉太学作为"天子之学"场地的"辟雍",常常聚集学生7000余人,太学学生来自全国的15个州,而天子的太学就设在洛阳。高冠鸿儒出入于洛阳行市,无数大师聚集在一起雄辩宏论。
而西方文明也借此来到东方,汉使由洛阳出发,西行前往天竺国求佛。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外,根据天竺佛寺式样,建造了中国官方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因为是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回来,寺院就命名为白马寺。
就在这种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说文解字》诞生了。
东汉之初,许慎在汉字研究领域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在许慎著《说文解字》以前,中国没有文字学著作。许慎只是一个小官吏,但他全部的伟大成就,就在于《说文解字》这一部书。他遍搜全国各种字体的汉字,介绍它们的造字方法,分析每个汉字的形、音、义、结构。
《说文解字》收集了汉字9353个,用秦汉常用的小篆书体,全部摹写下来;个别字的古文、大篆与小篆书体不同,《说文解字》也为它们做了记录,这给我们今天研究文字源流、变化提供了绝好的材料。
《说文解字》给汉字建立了540个部首,统属9353个汉字。有了部首,江、湖、海、洋......去找水部,松、柏、梅、桃......去找木部,这种伟大的部首法创立之后,《玉篇》、《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直到今天的字典还在使用。
王宁教授认为:许慎发现了汉字字与字之间的系统和网络,将形与意联系起来,互通互证,汉字学从这本书开始得到了创立,一本《说文解字》就是一部中国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