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寥寥数语,道出了寒食、清明时节人们的哀思——对先人的悼念,和行为上的孝道——祭祖上坟。现代的人心中还真正有“孝”这个字吗?祭祖上坟就是坟头上压几张纸钱,当然这是农村本地风俗,无可厚非。对于在外地混出个样回家祭祖的又另当别论,多多少少有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味道。我小时候是非常愿意过寒食的,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鸡蛋,现在年轻人不理解,呵呵,罢了。
提到清明,人们不约而同的想到“孝”。可是这个寒食(比清明早一天)来历的典故与“忠”有联系。一个对君王的忠义,成就了一段佳话,一个节日,,一篇传统文化。
传说中“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骊姬之乱发生时,公子重耳出逃,介之推跟随重耳,逃至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遂为寒食节”。
割股飨君,古今中外,没几个人能做到,好一个沉甸甸的“忠”字!不过有一段故事不得不提,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安杀妻”
——“……孙乾曰:‘不若且投曹操,以图后计。’玄德依言,寻小路投许都。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争进饮食。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刘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刘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玄德称谢而别,取路出梁城,忽见尘头蔽日,一彪大军来到。玄德知是曹操之军,同孙乾径至中军旗下,与曹操相见,且说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之事。操亦为之下泪。又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一个是“割股飨君”,一个是“杀妻奉君”,怎么看怎么殊途同归,怎么看又怎么怎么差之千里!晋文公的无情反衬了介之推的大忠大义,而刘备的“不胜伤感”和曹操的“金百两往赐之”,却更使刘安“杀妻奉君”名为忠义,实为陷刘备于不义自觉有理,窃喜不已!本来你想尽忠,无人阻挡,你尽管割股肉熬汤,有钱难买愿意嘛!干嘛要杀亲人来显忠呢?依我看,和梁山好汉小霸王周通、打虎将李忠差不多,放着自家财贝舍不得,非得出去抢点给鲁智深作盘缠,让人瞧不起。刘备本来名声不错,就是有点重男轻女,叫刘安这一折腾,清白之名不复清白矣!再说,刘安得百金之后,娶妻生子,哪天会不会家中无物供奉老母,杀子以奉之呢?说不定,史书无记载,咱不能乱说。不过史上有典故,埋儿孝母的,这个大家可能听说过。
孝子郭巨,老母年迈。因疼惜孙儿,常把自己的饭菜拨给孙子吃。郭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跟老婆商议:“老娘就一个,儿子死了还能生,不如把儿埋了,让老母吃几口饱饭”。遂去郊外将儿活埋。挖坑时,发现一坛金子。于是,郭巨和后人都以为自己的孝心感动天地,赐福与他,真乃大谬!为表自己孝心,让老人吃饱,竟起杀人之心,如何感动天地?以为自己的孩子,乃是自己的附属品,自己便有生杀大权,极度的自私,如何感动天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郭母闻孙子被活埋,必惊怖疼痛而死,埋儿之蠢举,如何感动天地?杀人显孝,真真民间之刘安也!那有人问:为什么上天赐金于他呢?上天或可怜祖孙之命,或郭巨之子自有大贵,理由多多,唯独不是赞赏郭巨痴孝之举!
曾在《正见网》看过一篇文章,忘了主人公的姓名,一日其母责罚他,杖击之,他哭了。其母说:你平时挨打,不曾哭过,今日为何啼哭?他说:母亲以往打我很痛,现在不疼了,因此啼哭。看完后,潸然泪下!不为自己受打而哭,却为母亲年纪渐老,打人都不疼了,发自内心而哭!讲给母亲听,母亲也感泣不已。真正的孝,不用惊天动地,简单的一句话,就能看出其境界,让人落泪。这样的人,让其上舍身崖可以,杀儿孝母,绝对干不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的孔子,本来崇尚中庸,拿着他的东西钻牛角尖,必失原义。杀无辜之人彰显忠义,岂不是贻笑大方吗?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