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中华民国的国花。(网络图片)
国花通常是指被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的代表国民公认和喜爱的花卉。当然,也有国家的国花并不一定要履行法律程序,而是依据民间的传说而约定成俗,被大家公认的。因此国花代表了这个国家人民对这种植物的传统爱好和感情。应当说明一点,这里指的“花”是个广义的字。不一定仅限于鲜花,有的是一种农作物(如阿富汗是以小麦作为国花),有的是一种树木(如南非以罗汉松为国花)。有的国家,既有国花,又有国树。还应当说明,国花并非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了,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也会有改变。比如意大利传统的国花是玫瑰。而现在法定国花是五针松。而意大利宗教界推崇的花卉是百合花。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花。它也是一个国家文明标志之一。一个国家有它的历史,文化,国土资源,经济政治状况,民族习俗,科技发展水平等等,当人们向你介绍一个国家时,往往首先要告诉你的是,这个国家的国旗什么样,国歌是什么,国花是什么。有的国家直接就把国花图案显示在国旗上,比如加拿大国旗上有糖枫树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对花卉的栽培历史也最早。但是谈到国花这个话题时令人遗憾。因为当代中国的国花是难产的,至今中共山寨政权也没能向世界公布现代中国的国花是什么。是中国现代的老百姓对花卉没有爱好吗?是中国人没有做过推举国花的事情吗?都不是。地球上有千百种花卉的故乡在中国。中国在唐,宋以前,国家的都城在北方,因此那个时期,从皇室到民间都公认牡丹是国花。宋朝以后,国都南迁,国花也有变化。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也举办过评选国花,那时的国花是梅花当选。
中国历代文人都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民间一直积极推举评选当代国花活动。在胡耀邦,赵紫阳当政时期,由民间发起,在1984年成立了中国花卉协会。到1994年农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组织国花评选的筹备和初评。但是当江贼窃取国柄以后,国花推举方案拿到那个由独裁者控制的表决机器上,在1995年的“人民代表大会”被否决了。因此国花评选触礁搁浅。这就是在中共独裁专政的中国大陆,至今没有国花的真正原因。
当年农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主持的民间推举国花活动,我们这些从大陆走出国门的老人还记忆犹新。当时中国大陆有许多花卉期刊都为其张目宣传,如《中国花卉盆景》,《中国花木盆景》,《大众花卉》等等,都刊登过讨论文章和介绍名花的专栏。历时好几年,在民间反复酝酿,最后确定牡丹为国花推荐花。另外还向国家推荐了四大名花,即:兰,梅,菊,荷。
虽然民间的一切努力,遭到独裁者的干涉未能公布于世,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花卉知识,他们是抹煞不了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这几种花卉的有关知识。鉴于笔者已经在《谈岁寒三友》一文中介绍了有关梅的知识,在此不再重复。在此只补充一点,就是现在中国还有四大古梅,即晋梅,在湖北省黄梅县,此梅为晋朝和尚支遁所植;隋梅,在浙江省天台山的国清寺,为僧人智者大师所植;唐梅,有两处,一处在浙江省超山大明堂,一处在云南省昆明黑龙潭公园;宋梅,在杭州超山报慈寺,一般的梅花为四瓣,这里的宋梅为六瓣。下面我们再把牡丹,兰花,菊花,荷花做个简要介绍。
百花之王--牡丹
牡丹牡丹是毛茛科落叶小灌木,根肉质,株高1。5米左右,叶有柄互生,两回三出复叶,花单生枝顶,花径约15厘米左右,花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花色有黄,白,绿,紫,粉,兰,黑。4-5月开花,花芳香,一朵花可以开10天左右。牡丹的寿命也较长,有的可以活几十年或上百年。
牡丹的原产地在中国西北地区。南北朝时就已经是人工栽培的观赏植物了。唐代洛阳的牡丹已名扬天下。在此讲一个民间故事,据说武则天在一个冬天赏雪时,酒醉在宫廷花园,传令要全国的花木在冬天盛开,众花神不敢违令,第二天全部开花,唯有牡丹不从命,致使女皇恼羞成怒,下令将牡丹逐出宫闱,贬到洛阳。洛阳人爱此花,精心培植,花色品种越来越好,因此洛阳的牡丹名扬天下。中国的第一本牡丹专著就是北宋欧阳修写的《洛阳牡丹记》。有人做过统计,唐朝时牡丹花色只有白,紫,红三种,经过国人不断培育改良到宋朝时就已经有24个品种,到清朝时,牡丹已经有131个品种。牡丹一般不易结果实,因此繁殖方法靠嫁接。通常是在秋天,以2-3年生的芍药的粗根为砧木,用当年生有芽的牡丹枝条作接穗,劈接。
在谈到牡丹的嫁接时,不妨也捎带介绍一下它的近亲-芍药。人们常常不会分辨这两种花卉。芍药也是毛茛科,但是它是宿根性草本花卉,它的茎直丛生,有羽状复叶,根粗肥,肉质,花大艳丽,花色有白,粉,红,紫等。芍药根可入药,具有养血,舒肝镇病功效。作为药材,以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产的赤芍为上品。芍药的繁殖方法是分株,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芍药分株时间只能在秋季而不能在春季,因为春季分株长起来的芍药不开花。
芍药与牡丹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草本,一个是木本,而且牡丹老茎是黑色的,显得苍劲。而芍药的茎是绿色的,与牡丹相比,显得纤细瘦弱。牡丹在中国被誉为百花之王,历代文人墨客咏诗作画少不了牡丹,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见牡丹图案,此不多叙。
君子之花--兰花
兰花是兰科兰属四季常绿的宿根花卉。其根肉质与菌类共生,又因兰喜欢阴湿凉爽的环境,其根常附着在腐叶,朽木或长满青苔的老林树干上,故也称其为附着兰。兰的狭长带形叶有4-6片,丛生。春季开花,花单生,花色有淡黄及绿色两种。兰花在全世界有上万个品种。基本上可以分为气生兰和地生兰两大类。地生兰原产地是在中国云南,气生兰的原产地是印度,缅甸,在太平洋地区的亚热带岛屿也广为分布。
中国兰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部地区,主要产在云南,四川,浙江和福建。中国兰花朵小,但是味芳香。气生兰也叫热带兰。花朵大而艳丽,花期长,但少芳香。
兰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花卉。西晋文人王羲之在会嵇做官时,他很爱会稽山的风景和山溪水边的兰,为维修《兰亭》事,邀文友几十人在到此春游饮酒赋诗,共集30多首诗,王即兴写《兰亭序》流传于世,行书秀丽流畅,为历代书法家乃至皇帝赞赏,在唐朝以后,他的《兰亭序》真迹已经失传,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兰亭序》或《兰亭集序》均为临摹本。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由此可见古代文人对兰花喜爱至深。中国最早的兰花专着是南宋赵时庆写的《金漳兰谱》。
耐寒秋菊
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品种。菊的老家是中国,早在2500年前就有文字记载。宋代文人刘蒙着有《菊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以及唐代诗人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这些脍灸人口的诗句,就是中国人养菊历史悠久的见证。
中国的菊大约在公元10世纪传到了朝鲜,以后又传到了日本。到17世纪才由荷兰商人把菊传到欧洲,因此欧美人普遍种菊是18世纪以后的事了。菊的茎是直立的,有柄的叶互生,叶的边缘有浅裂或深刻。头状花序,也就是由许多小花聚集在一个花托上而生成一朵大花。菊的花色有红,白,粉,黄,紫,绿,墨绿,金色,银色等多种。菊的花序千姿百态,植株既有挺拔直立的,也有匍匐丛生的,既有高大的,也有矮小的,种类繁多。
菊是宿根花卉,通常在18-22℃是菊生长的最佳温度。而到冬季,它的地下根茎能耐-10℃严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菊》诗曰“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晚更清”。说的是在晚秋霜降来临以后,别的花卉都衰败了,唯有菊花照开不误。杜甫也有“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诗句。唐代诗人元祯有《菊花诗》曰“秋丛绕含似陶家,便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
尽更无花”。宋代文学家苏轼有描绘了菊的诗曰“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告却老退龄药,百花摧时始开花”。以上所引这些诗句,都是称赞菊的耐寒个性。菊的花期在10至12月。
菊的繁殖方法可扦插也可分株和嫁接。扦插是在当年的5-6月,取新芽扦插。菊花可以食用,也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菊的家族中,有一种甜叶菊。开白花,聚伞状圆锥花序,茎直立叶对生。这种菊的叶很甜,可以做食品添加剂代替蔗糖。这种菊,是舶来品,大概是上个世纪才传人中国。
池中清荷
荷花又称作莲花,在中国古籍上称其为芙蓉,水华,菡萏等。比如《诗经》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诗句。
池中荷花。(摄影:贯明)
荷花是睡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荷叶大而园,表面光滑,叶脉清晰,柄长(chang)而中空,柄长(zhang)有刺。其地下茎在水下淤泥中横卧,其地下茎俗称莲藕,味甘甜可食,食藕可以补气养血,可以通便润肠,可以清热祛痘。藕中空多孔,折断有丝,故有成语曰“藕断丝连”。荷花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者有花瓣10-20片;重瓣者花瓣多达数十片。荷花的花色有粉红和白两种。6-8月开花,一朵花连续可开数日,昼开夜合,花后结“莲蓬”,倒圆锥形,有种子多颗,是圆形坚果,即莲子。莲子种皮坚厚,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有的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古莲子,经过科学培育,仍可萌发。
荷花的原产地是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原产地之一。荷花在中国已有7000年种植历史,新石器时期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古莲子。据史书记载中国的荷花在公元5世纪(晋东时)传到朝鲜和日本。
中国人爱荷花,是因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古代国人就把荷花作为吉祥物。在出土的青铜器和宫廷中的景泰蓝等文物上,莲花图与龙凤,虎等均为艺术装饰图纹。
莲花的地下茎(藕)和果实(莲子)可食尽人可知。但是莲藕的茎节可治病,却少有人知。据古书记载,北宋时,宋高宗因想念抗金名将韩世忠,召他入宫。君臣在谈叙中,韩世忠给皇帝讲了其夫人梁红玉的一段故事:他们的士兵因吃螃蟹招致拉痢疾,影响战斗力,梁红玉便采用民间偏方,用藕节治好了士兵的病。当时恰逢太子也染痢疾,皇帝当着功臣的面不好讲,在送走韩世忠后,皇帝便差人到民间,寻找会用这种偏方的郎中为太子治病。结果找来一个开药店的人,懂得用此偏方,他将鲜藕节洗净,捣烂,以酒调成糊状,贴到太子肚脐处,于是治好了太子的病。这人得到皇帝重赏,从此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