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害怕失败的小孩背后,都存在不允许他们失败的父母。(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个小孩被父母送到洛杉矶来上高中,寄宿于一个美国家庭。按理在美国高中生一般都已经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自己坐车上下学,自己做饭照顾自己独立生活,利用假期打工为自己赚伙食费。
而这对父母却每天都在抱怨寄宿家庭不好好照顾小孩,害得小孩每天只能吃汉堡,因此他们只能一直为孩子换寄宿家庭,儿子却仍然在抱怨这些家庭都对他不好,让他感觉很压抑。于是朋友只好为了儿子的吃喝拉撒问题,频繁地从中国飞到洛杉矶,心力交瘁。
而另一对父母的小孩同样在洛杉矶上高中,因为父母对小孩报考常春藤名校寄予了太多希望,但他最后却没有收到任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结果精神立马崩溃,得了精神分裂症,父母只好接他回中国治疗。
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有32.5%的孩子害怕困难,34.2%的孩子胆小屈从,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禁不起挫折。而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允许他们失败的父母。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没有抗压力,而是这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父母越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就越是害怕失败。而越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自然就越差,自然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这些父母总是随时传递给小孩各种讯息,“失败很可耻。”“要成功,不要失败。”久了,孩子就会变成完美主义者,长期对自己施加各种压力,充满焦虑,然后有一天就像颗不断充气的气球一样炸开来。
忧郁症还能治疗,但生命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若从小就被要求不能失败,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之前曾发布一份《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里面的调查数据让人感到心寒—每5个中学生里,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我们总是自诩世界大国,但家长和学校可曾认真考虑过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什么只要遭受一点打击,就会无法接受呢?
外国学校的教育
对于这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欧美发达的国家也会在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像美国学校就有一套完整的情商教育体系。其中有个课程,是专门教授孩子如何处理负面情绪(Manage disappointment)。常被大家取笑的“玻璃心”其实不是缺点,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培养的一部分。美国的小学把这堂课融入到课程中,帮助孩子从“玻璃心”转化成“金刚心”。
在这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小孩认识自己的情绪,而失望常常是各种负面情绪的起源,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由充满期待=>失望=>悲伤=>挫折=>生气=>愤怒。若我们能在一开始就马上处理,那幺小孩的情绪通常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大约十年前,史丹佛和哈佛的教授们曾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许多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十分完美,却无法应付生活中最简单的困境。一个已经成年的孩子,却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听起来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更夸张的是,这些孩子却是我们教育出来的。
没有人想失败。但我们的教育却让孩子深信,要尽力避免失败,很少有人会将失败当成是一种体验。
我们习惯了成功者的高谈阔论,却鲜少听到失败被公开地谈论。我们不会忘记为成功者鼓掌,却不一定记得给失败者以抚慰。就像我们从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教会孩子与自己的平凡和平共处。
而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是众人眼中的模范生,成绩也向来完美,因此失败对他们而言,更是十分陌生的体验。所以一旦发生失败,带来的后果也可能更为严重。对他们来说,人生的意义或许就代表着富裕、证书和名声。
正因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这些学生很容易因为恐惧失败,而选择逃避一切风险。
敞开胸怀,接受人生的一切,承认自己的平凡,诚实面对挫折和痛苦或许艰难,但若害怕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因此让自己裹足不前,这样的人生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失败,但也难以得到更大的成功。
大多中国的父母,由于对于孩子的控制欲望和保护欲太强,导致孩子没有一点经历挫折的能力。但失败这件事,与孩子最终是否成功全无关系。无论将来孩子身处哪个位置,迟早都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与失败相遇,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有压力才有动力。父母希望孩子表现好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鼓励成功和允许失败并不矛盾。
唯有自己亲自体会到失败的深刻烙印,我们才不会随意嘲弄失败者,在别人幸灾乐祸时,自己也才能释怀不放在心上;同时更会进一步学会倾听,能对别人抱持同理心。
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中获益,体会到每个失败背后所传递的珍贵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