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因整肃《世界经济导报》而被邓小平看中,当上中共总书记。(网络图片)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引发波澜壮阔的89民运。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在民运爆发之初,刊发在北京召开的悼念胡耀邦座谈会纪要,为争取言论和新闻自由,做了一次义无反顾的尝试。虽然《导报》因此遭灭顶之灾,却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悼念胡耀邦座谈会于1989年4月19日召开,《导报》4月23日以整整5个版的篇幅刊登。事件的两位关键人物:《导报》总编辑钦本立,编委兼北京办事处主任张伟国,一个已经去世,一个流亡美国。
《世界经济导报》事件与六四事件同龄,如今已经30年。张伟国与记者谈起当年的那场座谈会,他说:“会议的主旨就是纪念胡耀邦,希望推进中国的政治改革。会上除了大家讲耀邦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平反冤假错案的政绩以外,主要谈到耀邦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产生于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很多发言者要求政府与学生对话,当局在化解危机的时候,利用危机推动民主改革。”
参加座谈会的,包括胡绩伟、李锐、于光远、苏绍智、严加祺、戴晴、陈子明等人。其中严加祺的一段讲话,引起上海市委的恐慌,成为市委书记江泽民亲自动手封杀《导报》的直接原因。张伟国说:“加祺讲到,中国的政治领导人更替非民主化,胡耀邦就不是按照正常程序下台的。在这之前,中国的其他领导人也是这样。这实际上是政治改革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以后的情况,就是人们所知道的:4月23日出版的报纸被禁止发行;至六四后,《导报》被封,钦本立被软禁,张伟国等一批编辑记者被逮捕入狱。张伟国说:“江泽民对《导报》事件的处理,就变成了他的一块政治基石。”
江泽民因整肃《世界经济导报》而被邓小平看中,当上中共总书记。由他开启的黑暗时代延续至今,中国的政治制度则转型为堕落和野蛮的权贵资本主义。张伟国说:“这里面江泽民扮演了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这是历史的曲折。由于江泽民,使得中国社会付出了一个很高的代价。”
而当时担任《导报》总编辑的钦本立,在事件中经受起巨大压力。张伟国说:“我们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共识,就是一步不能退,如果能坚持下来,中国的新闻改革也许就是一个转机。进一步进十年,退一步退十年。而且这个事件直接影响到新闻和知识界,参与到89民运中去。”
上海《世界经济导报》被封杀,是89民运中,早于六四屠杀的一场对新闻自由的屠杀。钦本立就像是阻挡坦克的王维林,是在一党专政、舆论一律的中国,召唤新闻自由的一面旗帜。张伟国表示:“他是想要突破共产党对媒体的垄断性控制,尝试用打擦边球的方式,来恢复民间办报的传统。尽管他的努力失败了,因为有89年这样一个背景,他也在共产党的体制里面,把新闻的边界拓宽到一种极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新闻史上有他的影响和位置。”
当全世界民主正义人士,筹备纪念89六四20周年之际,人们会记起当年天安门广场学生的呼喊、绝食和遭解放军坦克、机关枪碾压、射击喷洒的热血,也不会忘记为中国的新闻自由悲壮一搏的《世界经济导报》和总编辑钦本立。钦本立于1991年4月15日去世,张伟国说:“在最后临终前,他还给我写过几个字:‘《导报》精神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