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派人要坚信自己,勿投他人所好
吴兴地区的和尚,名叫昼一,字皎然。擅长律诗。曾拜谒韦应物,恐诗体不合韦应物的口味,就在舟中构思,摩仿韦应物的古诗格调,作古体诗十多篇,献上。
这些诗,韦应物看了,都不赞赏。和尚昼一,极为失望。第二天,他抄录了自己旧作数十首,献上。书应物读了,大加叹赏,并告诉昼一说:“您几乎失了声名,为什么不迳直拿出您的擅长之,作来投赠;而要投老夫之所好呢?正派人要坚信自己,勿投他人所好!”
昼一和尚,佩服他的正直和鉴赏能力。
(据宋代王谠《唐语林》)
二、司马光退完酒,才心安理得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司马光常来往于陕、洛之间。随从只有两三人,他自己骑一驴,在路上行走,人们想不到这就是司马光,州县的官吏,也不知道。陕州官员刘仲通,发现他来了,就派人去迎接他,送他四壶酒,司马光不受。派来的人说,如果不受,我回去要受主人责罚。那人回去交差完事。
司马光收下来两壶酒。走了三十里,心中一直不安。到达张店镇后,司马光另外找人,又把这两壶酒,退还了回去。
然后,他才心安理得。
(据宋代马永卿着《嫩真子》卷二)
三、慈善怕杀鸡,逃跑出奇迹
杨正见是眉州通义县杨宠的女儿(下文简称杨女),幼年时便聪明颖悟,仁爱慈善。到了成年,父母把她许配给同郡的王某。王家也是大富豪,喜好结交朋友。一天,公婆约请亲朋故友,买来鱼,让女儿杨正见,切细烹调。因杨女怜惜鱼,不忍杀。太阳偏西了,而饭菜还没准备好,公婆责备饭太迟了,杨女恐惧,逃往城外,一直在山野小路上行走,已有几十里,不觉疲劳。只见路旁,花草树木,与人世间不大一样。到一山舍,里边有个女道士。她将全部情由,告诉了女道士。女道士说:“你仁爱慈善,有怜悯心,让生命存活下来的善良之心,可以教化培养。”于是,就收留了她。山舍在蒲江县的“主簿仙化”之所,旁边附近无水,常派杨女汲取山涧的泉水。女道士一向不吃东西,为了杨女,常出外求粮,赡养她。过了几年,杨女谨慎勤劳,而且很有礼貌,坚守做徒弟的礼节,从没有马虎怠慢过。
她在汲水的山涧,忽然发现有个小孩,洁白可爱,才有一岁多,看见人就笑嘻嘻的,杨女抱着亲了亲,逗着玩,因此汲水一再晚回来。女道士过来找她,叫她把小孩抱回来,于是,杨女就把他抱回。可是快到家的时候,小儿已经死了。看上去,像草木根,有几斤重。女道士认识它,是茯苓。女道士叫杨女将甑刷干净,来蒸茯苓。正巧山中粮尽,女道士出山求粮,给杨女留一天饭,三小捆柴,叮咛说:“甑中的茯苓,只要烧尽三小捆柴,就可以熄火了。不要妄自去看它。”
女道士离山,约定在外一天,就回来。可是,当天晚上,有大风雨,山水大涨,道路不通,十天还没回家。杨女食尽,非常饥饿,闻甑中物香,因而偷着吃,几天把茯苓吃完了。女道士回来后,叹息说:“成仙本来有既定的缘分。假若不遇雨水冲坏道路,你岂能尽吃灵药?我的师父常说:‘这个山里,有长得像人的形状的茯苓,能够吃到它,可以白日升天。’我等候二十年了,你今遇到它,而且吃了,是真正得升仙道的人啊。”从此以后,杨女容貌光彩照人,常有众仙到她的房间,和她谈论仙界里的事情。过了一年多,即开元二十年壬申十一月三日那天,她在白日升天之前,对女道士说:“我吃了灵药,当天就应该升仙。其所以迟缓,是因为幼年时,见父母清点纳税的钱,应交送给官府。其中有光亮、洁净、圆而好看的,我偷偷地藏下一枚钱玩耍。因为有隐藏官钱的过错,罚居人间过了一年。我非常感谢您,您将来也会好!我先走一步。”
其升天处,即今邛州蒲江县“主簿化仙”的地方。当地的百姓,感叹说:“人应该像杨女那样,仁爱慈善,不滥杀生,为好。”另有一位做母亲的说:“公家的钱,一文钱也拿不得!”
(据宋代曾造《集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