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一、明朝下西洋的郑和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
郑和,原姓马,回族,生于洪武四年,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郑和的先世是西域人。永乐十五年,郑和出使西洋时,路过泉州,在泉州伊斯兰圣地行香,乞求圣灵保佑。郑和也信奉佛教,也是佛门弟子,并取法名为“福善”。明朝人以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来尊称郑和为“三宝太监”。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开始注重和四邻建立友好的关系。到了永乐帝时期,对于下西洋的人选,永乐帝做了慎重的选择。要完成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不但要有出色的才能,还要有机智的外交才能和敢于冒险、不怕苦难的精神,最后永乐皇帝在他周围的人群中最后选中了郑和。
时年34岁的郑和,领受了下西洋的任务,这对他来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想到,幼年时,父亲经常对他讲述去朝拜天方的航海故事,他希望自己也能乘风破浪到世界各地去。伟大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明初大量的物资都聚集在南京和北京,在这两个地方都建有库藏。郑和下西洋所用的一切物资大都从南京仓库支取。从南京仓库支取的货物主要有丝织品、瓷器、铁器、粮食、布匹、书籍、金、银铜,钱财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明初,政府在全国的许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厂。南京建立的龙江造船厂规模最大,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大多在这里建造。淮南的清江船厂的规模也很大。在当时的大船厂里,分工很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初的造船业,既发展了前人的技术成果,又积累了很多的技术经验。宝船的下水问题,采用船坞的方法,解决了大船造好后下水的问题。创造了水密隔舱,就是每一个船舱之间严格的隔开,如果有一处漏水,不致影响全船。宝船粗短,在海水中稳定性强,船体能抵抗海浪冲打。
郑和历经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在二十八年的航海生涯中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证明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郑和统率船队下西洋,普通船只一般每次达二百六十余只,大中巨型宝船六十余只,宝船估计为一千五百吨级,能容纳约二万七千人。郑和下西洋打通中国至东非海岸全程的海上交通,约一万五千英里。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早了近百年。无论在人数、船队规模、舰船与质量都远远超过了此后欧洲中世纪的航海舰队。
当时,中国以南海为界,把通往各国的海路划分为东洋和西洋。郑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线,到达的国家大都是西洋国家,所以人们称他的航行为“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信任的太监,人称“三保太监”,佛家语音转为“三宝太监”。因此“郑和下西洋”在史书上又称“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
二、东晋时代意志坚定的法显
法显是中国东晋时代的高僧,也是中国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公元334年,他出生在平阳郡武阳一个龚姓人家。法显在局势动荡、战乱不休的岁月中度过了他的前半生,也是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下开始他的佛国之行的。
法显有兄长三人,都在幼年夭亡。他的父母害怕他也遭到不幸,在他3岁时就把他送到庙里当沙弥,以乞求佛祖的保佑。他10岁时父亲逝世,不久母亲也不幸身亡,使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虔诚信佛中。法显20岁时受大戒。他聪明、正直、有志气,能严格遵守教义对僧侣的约束,受到人们的尊敬。但是当时还没有完整的戒律典籍,僧侣们都不守清规,法显对此深有感触,便立志亲自去佛国求法。
公元399年3月,已经65岁的法显约了众僧侣一行五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他们沿着河西走廊西行,当时河西走廊一带割据势力林立,所幸的是,这些割据一方的统治者多宠信佛教,所以法显一行得以顺利通过那里。后来求法队伍逐渐增大,但是到了最后只有法显一个人得以顺利回来。
法显在公元409年来到斯里兰卡,被岛上浓厚的佛教氛围所吸引,他花了两年时间抄集岛上的经律。他在回国后撰写的游记中把斯里兰卡称为“狮子国”,他的描述引起了研究早期中斯关系的学者广泛的关注。
法显等人曾经离开敦煌后,出阳关西行,进入了著名的白龙堆大沙漠。他们之后所到的地方都是沙漠地带,这里的地域气候极为干燥,白天酷热,夜里则很寒冷,天气变化无常,东北风一刮,沙子弥漫天地。无论是人还是牲畜都会被埋没在沙漠里。
法显一行人所到达的西域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和田一带。他们受到了当时君主的热烈欢迎和礼遇。他们在那里对佛教有了更深的认识。
法显他以65岁的高龄从中国的长安(今西安)出发,花了六年时间,过流沙(泛指今新疆中部大沙漠),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之总称),到达印度的北天竺和中天竺地区,当他抄录了印度的佛经之后,不愿再从陆路返回,而是听从了一位船长的劝告,先到斯里兰卡,在那里等待回国的船只。这就是他光荣并且伟大的航海经历。
三、第一个抵达地中海的中国人──杜环
杜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代史学家杜佑的族子。天宝年间,他出征西亚。杜环在战争中被俘虏,从此,他漫游了阿拉伯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到了地中海东岸,走完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全程。
十一年过去后,杜环乘上商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踏上归程,最后抵达广州。唐代,由广州乘船过南海,经越南南部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印度洋进入斯里兰卡,绕过印度南端,到达波斯湾,沿着幼发拉底河到巴士拉,这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的一条航线。杜环就是沿着这条航线由大食国回到广州的。
杜环是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地中海沿岸留下名字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走完当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全程的有名的旅行家,他的全部行程约八万里。
杜环的旅途见闻,主要见于他的著作《经行记》。公元762年,杜环回国后,他根据自己的回忆,把在漫长的旅途中在各个地方的见闻写成书,并且引起了当时人们极大的兴趣。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部书不幸失传了。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叔叔杜佑把他的书中的一些片段摘录到了自己的著作《通典》中,所以,杜环的记录得以在后代流传下来。
在杜环所处的这一时期,唐朝和中亚、西亚以及非洲各国的往来极为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及影响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这种频繁的交流和友好往来,大大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促进了唐朝跟外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这些都在杜环的《经行记》中有所体现,同样,这部书为后人留下的许多珍贵的记载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