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自隋朝起废举荐制,兴科举制,于是人才不再被埋没,贫苦百姓有了出头之日。那么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呢?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礼部举行的恩科考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小编将题目大致进行了翻译,仅供参考。如有冲车纯属巧合,抱歉。
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想试一试吗?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国土大事
(题目大意: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最后造成诸侯做大,周天子靠边站。唐朝实行藩镇制,导致藩镇做大,形成事实上的藩镇割据。而秦朝和北魏则是实行中央集权制,使权利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权力过小。请比较下两者各有哪些可取之处?)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国土大事
(题目大意:贾谊针对北方匈奴问题提出了“三表五饵”的防御策略,主张用和平的手段瓦解敌人。班固讥笑贾谊的对策是书生之见。然而春秋时期的秦穆公用怀柔政策成功征服了西戎游牧部落。中行也用“五饵三表说”警示匈奴单于,所以该学说并非无用之论。你对此有何见解?)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治国方针
(题目大意:诸葛亮没有申不害和商鞅的心狠,却想用法家学术来治理国家。而王安石变法实际上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措施,为了不背负恶名不承认用的是法家学术。你对此有何见解?)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人才竞争
(题目大意:中兴名相裴度奏请在宰相私宅接见才士,宪宗准奏。从此天下贤才俊杰得以向宰相献计出谋。你对此有何见解?)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外交策略
(题目大意:北宋联合金国攻打辽国,后来金国却入侵北宋。南宋协助元朝灭掉金国,最终南宋却被元朝所灭。你对此有何见解?)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教育改革
(题目大意:陶铸国民是关于国民人格、心理、价值观的教育;造就人才是理工、技术教育;振兴实业是商业、经营管理教育。这三者中最为国家所急需的是哪一项?)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外交策略
(题目大意:西方人侵略的首要目的是实利,而非土地。请详细列举近百年来的历史事实加以证明。)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改革开放
(题目大意:日本最开始变法的时候,聘用了很多外国人帮助政府实施变法,使国家日益强大。而埃及的改革同样也任用了许多外国人,却丧失了经济权和司法权等国家主权,又没能使国家振兴起来。和日本的变革作比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别?)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农业政策
(题目大意: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生产,我们讲究的是人的因素在农学占主导地位。但近来各国的研究成果表明,农学应该先讲气候环境,其次是土地资源,再次是资金密集,最后才是人的因素。我们重视农业生产,因此现在将农学专门设为一门学科,希望续存并研究先辈留下的农学精髓。请分析当前应如何发展农业?)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国际法
(题目大意:美国排斥华工法令,如今十年期限已满。我们应当赶紧引用国际法知识来驳斥这道苛刻的条例,以保护我国在美侨胞的利益。)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何为大学?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中庸之道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经济学
(题目要求:请详尽阐述以上三句话的含义)
上面是会试题
下面四道策题是考状元的
1、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
——公务员考试改革
2、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军事制度
3、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财政制度
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着,其道何之从?
——人才选拔制度
大众动辄说“科举”是八股文,希望各位网友,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科举制度有所不足,但是并未脱离学以致用的轨道。
废科举,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应该加入自然科学(等现代学科)的教育与考试而已。科举本身,没啥问题,只是科目不够全面。
注:清代武举分乡试、会试及殿试三级。乡试分三场,首场考马射,二场考步射及技勇,合称外场,三场默写武经。会试亦分三场,内容与乡试相同。殿试于太和殿举行,皇帝亲试。马试立三靶,各距三十五步(一百七十五尺),二回六矢,再射地球一次,中三为合始可考步射,弓以三力为准。步射立一高五尺五寸、阔二尺寸布靶,与射者距三十步(一百五十尺),六矢中二者为合,弓以五力为准。技勇包括拉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技勇弓必开满,刀必舞花,石举离地一尺为合。内场默写武经一段,以不错漏及端正为合。
以上为秀才交流不要搬兵弄斧,更不要拿法律来压制考生,仅供参考娱乐,谢谢观赏默默点阅,下次科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