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试图让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出钱出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5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期北京当局的经济策略包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加快全面基础实施建设,这都涉及投资等相关事宜,当局试图让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出钱出力。
总投资额合计至少超过25万亿元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湖南等多地公布了本年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名单,大多数地方也已公布年度计划投资的总金额。
其中,长三角的浙江和安徽,以及中部的河南和江西,年度投资计划都在1万亿以上。广东2022年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计划增长12.5%;甘肃年度计划投资2225亿元,较去年增长18.44%;河南较去年年度计划投资增长19%。
而各项投资总额仍然不断在增加当中,据中国官媒《证券时报》统计,在多地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中,总投资额至少超过25万亿元。
各地政府大笔投资,或许只是一个引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示:“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许多地方政府今年的投资计划已着重强调引进民间投资。例如,北京市近日发布的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明确提出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要超50%,投资额占比逾七成。
北京当局4月10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简称《意见》)。
在4月26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会上强调,“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
中国官媒发文造势称,“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关乎经济和安全的重要位置。”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加快全面基础实施建设,都涉及到如何投资和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
人大学者和当局唱反调 民企需当心
在日前结束的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中国的确有很巨大的经济压力。“我总在想经济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制度设计,不在于政策调整,我们太注重政策调整了。”
吴晓求认为,市场信心来自于制度、法制,所以中国要沿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来完善制度、法制,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有预期性的最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营商环境、尊重人才以及和谐的外部环境,吴晓求认为,这五条就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宝。
而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日渐恶化。以大午集团为例,资产价值百亿元(其中有形资产51亿)的河北大午集团,被河北省高碑店市法院以6.861亿元的“废品价”拍卖给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
高碑店市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
据自由亚洲电台4月16日报道,孙大午儿媳马晓晨在微信朋友圈披露,“竞拍”中标拍卖的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监事刘玉婷,此前曾任河北省保定市中级法院副院长。
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刘玉婷在今年2月25日才被免去保定中级法院副院长职务,在不到两个月后,刘玉婷所属公司就“竞拍”成功大午集团的拍卖。而其所属的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在拍卖前3天成立。
种种迹象表明,对大午集团的“拍卖”就是当局黑箱操作的巧取豪夺。
自由亚洲电台点评,在剥夺了孙大午家族对公司的所有权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大午集团的住宅业主和其他债权人的掠夺。
律师滕彪也认为,法院在办理大午案中,明显有政治目的。这是中共掠夺民间资产,打压民间声音的一部分。
知名时评人士蔡慎坤指出,大午案注定是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性质的历史事件,也是民企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几乎所有民企私企,从今往后都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因为所有的民企私企都不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