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出现不少神奇的高僧、修道人。图为清丁观鹏画十六罗汉像之第四嘎礼嘎尊者(局部图)。(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根据《神僧传・卷五》等文献所载,古时有一位名为释道仙的高僧,对世人产生影响。今天就来了解这一位高僧的故事。
释道仙,原本是西域康居国人(康居: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州。有研究者推估,释道仙是粟特人)。最初以行商为事业,后来听闻僧达禅师说法:“生死不断轮回,人必定会离开自己所珍爱的人。人尚且如此,何况身外之物?”道仙顿时明白,自己要剃度出家,远离缠附,获得真正的清净。于是,他随后将宝船沉在江中,辞别了妻子和子女前往灌口竹林寺出家。
据悉,道仙在凿沉了一艘船后,又要去凿沉另外一艘船时,遭遇众人的阻止,并建议他施舍财宝以增加福报。不过,道仙认为,这样终究是劳苦了自己与他人的麻烦。于是,他继续凿沉了另一艘船,接着才告别了家人。道仙还曾看见僧达禅师进入“水定”、他的房间呈现了水波荡漾的异象,这情况更增强道仙对僧达的信心,坚定出家之愿。
道仙在落发那一天,对众人立誓说::“如若不得佛道,就不离开灌口山。”从此以后,道仙就跟世人隔绝,结宇岩曲。后来,一些修佛之人开始在他的周围建造了屋舍。
道仙每次打开经卷,看见里面的佛语时,都会哽咽,并感叹自己为什么只看见了佛留下来的文字。道仙性格独特,不与群体活动,多在山林间与动物为伴。
有时候他人来访,请教道仙学佛之法,道仙的谈话都很巧妙、适切,自然的符合正确佛理。从开始入定以来,道仙每次禅坐均以四、五日为基准。访客来到他住处的门口时,道仙即能感察,起 身接待会晤。如果没有人来访,道仙就在安静在室内打坐,寂如同虚空。有时道仙会预言明日有客人到访,有时候多达千百人,最后数目都如他所说。
梁始兴王萧憺(478-522,梁武帝的兄弟)治理蜀地,他礼遇道仙为师,并邀请他前往荆州的沮曲(现今湖北省荆州市。沮曲疑为古地名)。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道仙来到了青溪山,并筑室居住,室内仅放置由绳、草或藤所编制的绳床。
当时那边道馆、道士众多,他们批评道仙的作法,致使民众对道仙很是担忧。对此,道仙仍保持安定平和,并不挂在心上。
图为清丁观鹏画十六罗汉像之第四嘎礼嘎尊者。(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有一天晚上,道士忽然看见东边山头发生火灾,担心道仙被野火烧死,便各自提水前来搭救。到了现场,发现道仙居然坐在大火中,身子放出明亮又清楚的烈焰,众人都赞叹火光神异。道士李学祖等人随后捐出了田地来建造佛像,佛寺、佛塔,并很快就落成了。当地百姓大多接受了佛法,荆州刺史鄱阳王萧恢(476-526,萧憺之兄)亲自领受佛法。
天监末年,始兴王萧憺因为有所感应,便在梁泰寺建造了四天王像,每月六斋日常举行洁净的供应。后来道仙在出席法会时,四天王的头顶上放出了五色光。道仙所捧的香炉则自动冒出火焰。
太尉陆法和在昔日身份低贱期间,曾在青溪山上供道仙使唤。有僧人肆意责备陆法和,道仙则说道:“这位是朝廷三公(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的贵人,为何要如此羞辱他?”当时没人能看出陆法和日后的显贵。陆法和后来果真登上了三公的高位。
道仙操劳、生病时,会有一位身穿淡青色衣裳、手持一碗灵药的童子从青溪水中出来,并跪着服侍道仙服药。没多久,道仙就痊愈了。
道仙居住在青溪山上二十八年,后来又回到了蜀地传播佛法。当时遭遇严重干旱,百姓请求道仙祈雨。道仙即前往龙穴,并以木杖敲叩门。道仙说道:“百姓做了什么?你为何如此贪睡?”话音一落,乌云即刻从四方聚合,下起了滂沱大雨。百姓因此获得了恩泽,纷纷前来祈祷、酬谢。他们视道仙如同天神般。百姓若需要舍利,道仙就为他们祈得。只要道仙的念头一动,即会有民众所需要的舍利。
隋朝的蜀王杨秀治理蜀地时,听说了道仙的事,便派人传唤道仙。但在得知道仙不承命之后,杨秀气得变了脸色,决定亲自率兵去擒拿道仙。杨秀要在确认了道仙的下落后,即刻动手杀了他。在听说官兵来到后,毫不畏惧的道仙,拿出了最严正、神圣的僧伽黎服穿在身上,并端坐念着佛。
当杨秀抵达了山脚下,云雨混杂着雪和冰雹崩落了下来,大水也涨满了河川。杨秀眼见情况如此困窘,只好遥遥朝着道仙所在之地忏悔礼拜,天空这才又晴朗起来,山路也变得清洁、平顺,能 够到达道仙的居所。
杨秀亲自向道仙表示了尊敬,道仙便为他讲述佛法,重启杨秀崇信佛的心。杨秀遂邀请道仙回到成都的静众寺,并以隆重之礼崇敬他。整个成都百姓对道仙都很恭敬,并尊他为“仙阇梨”。
开皇年中,道仙回到了山上的寺院中。他回去时,山神已提前打扫了山路。
道仙活到一百多岁,最后端正坐着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