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一切言行举止最早的老师。(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父母们要注意啦!在生活中,父母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是会阻碍孩子成长的。父母如果能避免以下这7种习惯,不但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相信也会收获一个越来越聪明的孩子哦!
1、忽视孩子自身感受 过早进行知识传授
现在很多父母总是想让孩子能提早接受教育,赢在起跑线。但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不顾年龄的抢跑,会忽视孩子的自身感受,也会打消孩子的求知欲。
学习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身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儿童阶段,应注重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追求一时的输赢。如果过度知识传授,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跑不完全程。最终,他也会因为失去对知识的探索,而停止学习,变成一个笨头笨脑、畏首畏尾的孩子。
2、父母没有学习、阅读的习惯
有爱学习、读书的父母,是留给孩子的一笔财富。
有一则关于湖南浏阳“书香之家”的报导说:在浏阳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个书香之家。这家53口人,其中有24名大学本科生、14名硕士,还有5名博士。而他们家的育儿经很简单,就是不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手机,有空就多看书。在家中,即便是半岁小孩,都会翻看儿童读物。
然而,在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父母:搓麻将成瘾,手上摸着“发财”,嘴里催着孩子:“快去做作业,以后考个好大学!”
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每个孩子,就像是一颗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都离不开父母自身学习的滋养。
3、父母熬夜,孩子陪同
长期熬夜,就等于慢性自杀,会导致孩子内分泌失衡,刺激到荷尔蒙分泌,产生早熟现象。
有时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熬夜实属无奈,可当它往孩子的生活渗入时,父母就要警惕了。
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规律的生活,每天睡眠充足,大脑的毒素及时清除,身体得到恢复,才能有更长远的未来。
父母少点熬夜,陪孩子养成早睡的好习惯,不仅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对自己也有好处。
4、对孩子动武力或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经常会在无意间,对孩子进行“武力或语言暴力”,并不觉得是在伤害孩子,可能还觉得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这种所谓的好,会给孩子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曾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应多夸奖和包容,而不是打击和责骂,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前行最大的动力。
5、只准学习,不准玩耍
很多父母可能不解,甚至担心:如果我的孩子在玩,别的孩子都在学,这差距不就拉开了吗?
其实,父母没必要“谈玩色变”,会玩的孩子其实更加聪明。
6、压制孩子的眼泪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说:“不许孩子哭泣,对孩子其实是一种隐形伤害。”
如果孩子在不许哭的环境下长大,越是去压抑他的表达,长大后愈发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久而久之,压制孩子的眼泪,就会造成他性格上的缺憾。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安慰和拥抱孩子,不仅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能教会孩子,做一个懂得“共情”的好孩子。
7、大量的负面暗示
科学家巴甫洛夫曾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确实,尤其在与孩子的沟通时,一定要避免负面的暗示,它相当于一个“坏标签”,会影响孩子一生。
当孩子在心理上,“认可”了父母的负面暗示,会将自己的不足扩大化,就会不断往负面形象上靠拢。
所以,对父母来说,与其主观地批评教育,不如多点正面鼓励,相信你会收获一个越来越聪明的孩子。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其实,人生也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教育,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只有从小培养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