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存在着不可思议的谜团。(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彭加木,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于1947年自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毕业,随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担任助教。1949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担任助理员,后晋升为助理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起,彭加木参与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多次新疆考察工作,致力于协助建立科研基地。他主导筹建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科研发展。他于196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并于1979年兼任新疆分院院长。
1980年5月,科学家彭加木率领考察队前往罗布泊进行野外考察,这是极具挑战的探险,他们首次从北向南纵穿干涸的罗布泊湖底。一路上,汽车频繁陷入松软的河床和不断移动的沙丘中,身上的食物、水和燃料更是捉襟见肘,环境的恶劣使整个队伍寸步难行,6月17日,由于水源告急,彭加木决定独自东行寻找水井,他留下了一张简短的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而这一去,竟成了他永远的告别。考察队等待多日却不见彭加木的踪影,搜救行动也没有带来任何消息。这位科学家的失踪迅速成为全国轰动的事件。
关于彭加木的失踪原因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他可能迷失方向,最终葬身在荒凉的沙漠中;也有人提出其他的猜测──他可能遭遇了不明力量的袭击?几十年来,无数官方与民间的寻找行动均无功而返。就在2005年,罗布泊边缘的库姆塔格沙漠中发现了一具干尸,外界猜测这就是彭加木。然而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一直到2016年,一份被称为“办案日记”的文件在网络上悄然流传。据说该日记由一位已故的邓姓法医撰写,办案日记揭露了2005年的干尸调查中,实际上发现了两具遗体,其中之一正是彭加木。令人震惊的是,日记中暗示彭加木的死因并非自然,而是他杀。公开这本日记的人也是一位法医,署名为“朱明川”,他的一本著作:《法医研究所》书中记载了名为“罗布泊干尸案”的故事,内容与彭加木的失踪情节相符合。不过“朱明川”究竟是笔名还是真人,至今仍无法确认。至于彭加木的失踪,到底是场意外?还是一场阴谋?答案如同罗布泊的干涸湖底般,深不可测。
关于罗布泊神秘事件
罗布泊沙漠是世上著名的干旱地,罗布泊曾是片大湖泊,人们称它为“流浪湖”,由于湖水不稳定,经常莫名消失,这种变化使罗布泊从荒漠到湖泊,再从湖泊重回荒漠,几度变迁让不计其数的古文明曾在湖边崛起,也在黄沙的侵袭中消失。楼兰古城便是典型例子,它约于1600年前神秘消失。直到2017年,考古学家在罗布泊附近的孔雀河北岸找到了一处古城遗址,经碳14测定法鉴定后发现这可能正是东汉时期的楼兰古城!至于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至今仍无定论。有学者推测,随着罗布泊逐渐干涸,水源匮乏成为主因,最终导致楼兰的灭亡。
其实至1949年以来,罗布泊的神秘事件层出不穷。曾经有一架飞机在吐鲁番上空消失,9年后,残骸被发现在罗布泊深处,机上人员无一生还。没有人能解释它是如何飞越200多公里的距离,最终葬身于这片沙漠。
1950年,一名解放军警卫员离奇失踪。三十多年后,他的遗体在远离失踪地点百公里的红柳沟被发现。至于他是如何跨越无边荒漠,没有人知道。
1995年的夏天,三名农场工人驾驶吉普车前往罗布泊寻宝时失踪。人们在后来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但第3人像蒸发了一样,下落不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汽车完好无损,水和燃料也充足。
1996年,余纯顺的死亡事件再次将罗布泊推向舆论的高峰。余纯顺是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他与电视台合作提前规划好补给站,并安排了摄制组全程跟拍。理论上这趟旅程的风险已被降至最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后一天,余纯顺坚持脱离队伍选择孤身前行。五天后,搜救人员找到了他的遗体。他最终倒在距离补给站不到500米的地方。对于一位野外生存能力极强的探险家来说,这样的结局匪夷所思,究竟是什么让余纯顺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