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矢板明夫(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4年11月29日讯】(看中国记者孟浩报导)近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经历了紧张与调整。近期,中国对日态度突然全面软化,从签证政策的调整到外交行为的转变,均显现出某种战略意图。然而,这种转变是否能修复两国关系,以及其背后的动机与实际成效如何,时评人矢板明夫近日在《美国之音-矢板明夫说三道四》节目中探讨了这个话题。
中共对日软化的具体表现
矢板明夫列举了以下三个中共对日软化的具体表现:
-签证政策的调整
11月22日,中国宣布将对日本游客恢复短期免签政策,并于月底开始实施。这是自疫情以来,中国首次单方面全面开放对日免签。此前,关于中方是否愿意恢复该政策的传言不断,但最终,中国率先采取了行动。
-军事行为的解释
今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机曾侵犯日本领空约两分钟。尽管日本多次提出抗议,中国一直未做正面回应。然而,近期中方突然改口,称这是由于“技术失误”,并承诺未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虽然未直接道歉,但此举已明显低头。
-浮标问题的解决
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争议海域,中国此前布置了多个浮标,以宣示主权。日本对此多次提出抗议,要求中方撤除。然而,中国长期无视此要求。令人意外的是,近日中国宣布将撤走这些浮标,这标志着中方在主权问题上释放了罕见的善意信号。
中共态度转变的原因
-应对川普回归的考量
中国对日态度的调整与美国总统选举密切相关。特朗普再次当选将加剧中美矛盾,为此,中国可能希望通过稳定与日本的关系减轻国际压力。《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希望通过与日本修好,为未来的中美冲突构筑一条缓冲带。
-吸引日本资本缓解经济压力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外资撤离,中国希望通过改善与日本的关系吸引日资回流。台湾学者陈立普认为,撤除钓鱼岛浮标是中国向日本释放善意的信号,意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旅游逆差的调整
中国媒体指出,2023年7月起,中国大陆赴日游客数量已跃居日本旅游市场的首位。然而,日本游客访华数量却未见明显增长。通过免签政策吸引日本游客,刺激中日双向旅游消费,有助于缓解旅游逆差。
挑战与局限:中日关系的深层问题
尽管政府层面有所缓和,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却依旧高涨。例如,云南腾冲一酒店拒绝接待日本游客,甚至拉响防空警报赶人。此举在网上引发大量中国网友点赞和支持,显示出强烈的民间情绪。这种情绪并非短期内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化解。
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日关系的改善得益于长期的教育与文化宣传。当时,中国政府刻意淡化历史争端,强调中日友好,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培养了一代对日本印象较好的中国民众。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更多依赖民族主义情绪治理,强化历史争端的宣传。这使得短期内扭转民间反日情绪变得困难。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当前中日经济关系的基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中国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而日本也依赖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日本的先进技术已难以出口中国,中日间的互利性大幅降低。
中国对日态度的转变更多基于功利考量,而非长期战略调整。中方希望通过日本在中美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然而,日本在特朗普再任后的对美影响力有限,这种策略的效果可能十分有限。一旦通过日本改善中美关系的尝试失败,中国可能重新回到反日情绪的轨道。
未来展望:中日关系的潜在走向
如果中国经济继续恶化,民族主义可能再次成为政府的主要工具。煽动对日情绪是一种快速集结民意的手段,中日间的历史争端为此提供了便利的切入口。
尽管中国开放对日免签,但日本网友对赴华旅游表现出强烈的担忧。有日本评论指出,“能活着回国才是真本事。”这种心态反映出日本社会对中国的信任仍然脆弱。
中国若想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需采取更系统、更深层次的措施。然而,在当前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下,这种改变既缺乏时间窗口,也缺乏政治意愿。
矢板明夫认为,中方近期对日本的态度转变,表面上释放了善意信号,但其背后更多是出于对中美关系和经济压力的应对考量。民间反日情绪的高涨、经济互利基础的弱化以及功利性策略的局限性,决定了这种软化的效果将十分有限。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不仅取决于中国的策略调整,也取决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日本的回应。要真正修复两国关系,中国需要放下民族主义,重塑务实、互利的外交基础,这对当前的中日关系而言,无疑是一场艰难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