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FO育儿法在低风险场景中最有效,孩子们可以安全地从自己的选择中学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5年2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如果你最近刷过MomTok或者关注了一些Instagram上的育儿账号,可能已经听过“FAFO育儿”这个词。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FAFO是“f**k around and find out”(试试看就知道)的缩写,应用到育儿中,它并不是一种放任自流的育儿方式,而是主张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而无需父母总是跳出来“救场”。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在30度的低温天气里拒绝穿外套,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冷得瑟瑟发抖一点也不好玩——下次,他们可能会主动抓起外套。
为何FAFO育儿法突然火了?
这个词在育儿圈子里已经流传了一阵子,但最近因为Kylie Kelce(超级碗冠军Jason Kelce的妻子,也是Taylor Swift男友嫂子)的提及而再次掀起热潮。在她的播客《Not Gonna Lie》中,她分享了丈夫如何用FAFO方法应对女儿拒绝穿外套的情况:
“他打开前门,带她出去不到一分钟——完全没有安全隐患。她回来后说:‘外面好冷。’我说:‘太好了,那我们穿上外套吧。’结果呢?她乖乖穿上了。”
没有大吼大叫,没有拉锯战,只是一个小小的FAFO时刻,就轻松搞定。
社交媒体的助推
Scary Mommy的一篇文章让FAFO育儿正式走入大众视野。文章指出,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然后面对相应的后果。他们还引用了TikTok用户@HeyImJanelle的视频,她这样描述道:
“孩子们会遇到自然的后果,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Janelle分享了自己的FAFO育儿经历:在一次露营中,儿子拒绝穿雨衣,她没有多说,而是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换上干衣服。没有唠叨,没有催促,全程通过体验来学习。
父母为何青睐FAFO育儿法?
让我们承认一个事实:孩子天生爱挑战底线,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FAFO育儿法巧妙地将“父母唠叨vs孩子固执”的僵局,转化为一个即时因果的学习过程:
孩子不再被反复叮嘱,而是直接感受选择的后果;
父母无需争吵,只需退后一步,让教训自然显现;
孩子摆脱微观管理,逐步培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父母来说,这种方法尤其有吸引力。他们常常被“完美育儿”的精神压力弄得疲惫不堪,而FAFO育儿法不仅让孩子获得独立,也让父母从无休止的琐碎干预中解脱出来。
FAFO育儿法何时适用?何时不适用?
FAFO育儿法在低风险场景中最有效,孩子们可以安全地从自己的选择中学习,例如:
在寒冷的天气里拒绝穿外套;
逃课后面对成绩下滑的后果;
忘记带午餐,饿一顿后懂得下次要记得。
但如果涉及安全问题——比如不看路就过马路、触摸滚烫的炉子、冲进车流——“试试看就知道”显然行不通。FAFO育儿法的核心是教责任感,而不是让孩子冒险。
虽然FAFO可以融入温和育儿法,但它绝不是放手不管。正如Kylie Kelce所说:“很多人误解了温和育儿,以为是让孩子毫无底线、不被拒绝。但我觉得,如果我的孩子无法适应这个世界,听到‘不’会崩溃,那才是问题。”
核心要点
FAFO育儿不是疏忽,而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培养方式。儿童发展研究表明,自然后果能帮助孩子发展执行功能、自我调节能力和独立性。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也支持这一点:当孩子有机会从现实体验中学习,而不是依赖父母的过度干预时,他们会成长得更好。同样,温和育儿专家提倡在保持坚定而温暖的引导下,赋予孩子自主权——相信他们能做出决定、从错误中成长,并在安全范围内变得独立。
对于那些厌倦了每天重复200次“穿鞋子”“带外套”的父母来说,FAFO无疑是一个清新的转机。
所以,下次孩子拒绝穿鞋出门时,不妨让他们FAFO一下。如果他们回来找创可贴,你只需淡淡地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穿鞋哦。”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