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昏迷的一年间,进入了一场未来世界的梦境。(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1921年,瑞士教师保罗·阿玛迪斯·迪纳赫(Paul Amadeus Dienach)因嗜睡症陷入昏迷,整整一年未曾醒来。没有人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意识早已穿越时空,进入了未来世界的一个灵魂──这个人就是生活在公元3906年的物理学教授:安德烈亚斯·诺瑟姆(Andreas Northam)。
回到未来:穿越到3906年
在3906年的时间线,著名的物理学教授安德烈亚斯·诺瑟姆因一场意外事故濒临死亡(Near-death experience),虽然医生救回了他的生命,却无法解释他异常的言行,他无法适应自己原本的生活,甚至对当代科技与社会运作一无所知。最终,医学专家把他的异状归咎是精神创伤,并为他安排了各领域的学习课程,让他重新学习过去两千年的历史。
当迪纳赫的意识跨越时空,他见证了一个迥然不同的未来——一个经历巨大变革后的社会。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历经战火洗礼,最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全球秩序。23世纪,人类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全球冲突。西方列强与东方势力争夺主导权,战火席卷欧亚大陆。这场战争不仅使用了传统武器,更动用了化学战与高科技武器,导致无数生命消逝,大地满目疮痍。战后的欧洲成为焦土,幸存者在战争的阴影下苦苦挣扎。听起来迪纳赫的这段历史记录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视角,对交战双方的动机与背景语焉不详。
2396年 全球法律与秩序国家
历经浩劫,人类深刻反思后决定终结无休止的纷争。在2396年,世界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与“新纪元”的开启。这不仅是一个政治变革,更是一场社会与文明的重塑。过去的时代,人们称为“史前黑暗时代”,充满经济崩溃、政治动荡与人口失控。而新纪元则由科学家、工程师与人道主义者共同领导,透过全球选举决定未来方向。各国政府与世界政府之间建立起微妙的权力平衡,确保了个别文化与地区的自主性,同时
维护全球的稳定与秩序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名领袖──约翰·特林(John Terring)挺身而出,他领导战后的重建,还促成全球政府的诞生。因为他的远见与果断,带领人们走向和平,确保各国在新秩序下的稳定与合作。由于约翰·特林的影响深远,见证了人类从战乱走向和谐共生的历程,特林敦市还以他的名字命名。
3382年──未来世界的改变
在迪纳赫的记录中,还有一个名为玫瑰谷(Rose Valley)的圣地。玫瑰谷藏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高耸群山间的圣城,宛如来自梦境的乌托邦,环绕着缤纷的玫瑰花海,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芳香,在这里,学者、哲学家与探索者齐聚一堂,致力于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限于科学与艺术,更涉及精神层面的超越。与玫瑰谷齐名的艾德森研究所(Edson Institute)则肩负着指导与支持的角色。这座机构不仅致力推动知识的传播,也提醒人们在面对重重挑战时,生命仍然是无价之宝,在艾德森的影响下,人们学会了珍惜每一次经历。
时间来到3382年,人们接连获得了一种新的灵性能力,这是一种能使个体直接获取知识与洞见,进入更高层次的意识领域。这个现象被称作“尼伯龙根现象”(Niberrung Phenomenon),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或信仰,而是一场超越现实的精神觉醒运动,这场意识运动重塑每个人的价值观,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核心。意识的提升让人们不再只关注物质世界,而是开始探索内在智慧,重审生命的价值。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也因此发生巨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此时的政府已不再由单纯的科学家或工程师领导,而是由艺术家与神秘学家等多领域的思想家组成。他们的目标不再是权力与竞争,而是带领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
人们的沟通方式这时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语言不再局限声音或文字,而是一种基于三维内在视觉图像的交流方式,透过精神投射就可以传递讯息。这使得交流变得更直观,在未来的时代,贫富差距已不复存在,未来世界的私有财产已被抛弃,人类回归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所有人都是素食者,不再伤害动物,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奴役或虐待行为。
迪纳赫所见的未来社会不只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整体意识的提升。人们不会为了金钱与权力而活,而是追求真正的智慧、内在和平。或许,这就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形态:一个没有纷争、没有迫害的世界。
是梦境?预知?还是真实?
身处3096年的迪纳赫,意识逐渐模糊,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熟悉而又陌生的1922年映入眼帘。是的,他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回到了瑞士的病床上。苏醒后的迪纳赫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这场难以置信的旅程。他深知若将这段经历公之于世,很可能会被视为荒诞不经的幻想。然而他没办法忽视脑海中那鲜明的记忆——关于未来世界的变革、玫瑰谷的智慧、精神意识的觉醒……这些画面宛如昨日发生。
在晚年岁月里,迪纳赫选择辞去教职,继续从事希腊语研究,并将自己的经历一一记录在纸上。尽管他从未公开谈论这段奇异旅程,但他深知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文字或许会被世人读到,或许会有人试图解读其中的奥秘。
38岁时,他因肺结核去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这部记录讬付给了他的学生——乔治·帕帕哈齐斯(George Papahatzis)。这部作品书名叫做《玫瑰谷》,在20世纪初,以德文低调发行,几十年后才被翻译成希腊语出版。至于这本书所叙述的内容究竟是场梦境,还是一场真实的灵魂穿越?等待着后人去解读与探索。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