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谷雨相逢初一头,只忧人民疾病愁”。(图片来源:Adobe Stock)
4月20日是为大地带来丰沛雨水的“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古代素有“雨生百谷”之说,意谓雨水增多,十分利于谷类农物的生长。一般人认为,这阶段在一年中,正是农作最重要的春雨期。
不过,历朝历代的“谷雨”都会下雨吗?如果“谷雨”不下雨那又会发生何事呢?其实,民间诸多俗语、谚语早就说明了这一状况。
“谷雨无雨,旱透河底”是说:河川容易出现干旱的现象。
“谷雨,鸟只做母”是在形容:鸟儿在此阶段正大量交配、繁殖。
“谷雨前后好种姜”,意思是说:谷雨前后,正是种植生姜的最佳季节。
“谷雨无雨,后来哭雨”是说:若谷雨节气不下雨,节气之后的降雨就会比较少。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是说:清明之后,老天就不会下雪了,谷雨之后,大地就不会结霜了。
“谷雨相逢初一头,只忧人民疾病愁”,意思是说:谷雨如果是在月初,就得忧心人民多疾病。
“谷雨寒死虎母”是说:纵然清明已经过去了,迎接谷雨,但仍然常有低温冷锋过境,让人冷得受不了。
“谷雨前三日无茶挽,谷雨后三日挽不及”是说:春茶在谷雨快到来前就得开始摘采,且必须要把时机,时间太晚就只得不佳茶质,因此茶农会一天到晚采茶、烘茶。茶农在这一阶段最为忙碌。
“谷雨花”牡丹花被成为“谷雨之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一则有关“谷雨花”的传说
在谷雨到来前,多数开花植物均相继绽放最美丽的花朵,唯有“谷雨之花”牡丹是特例。不过,牡丹为何迟迟盛放呢?
据《唐诗纪事》记载,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也就是女皇帝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腊月,有大臣想要借由御花园百花盛开的名义请武则天来赏花,趁机发动政变,推翻这一位残忍无比的女人。
武则天闻言,遂写下《腊日宣诏幸上苑》作为诏书,命令百花必须要一齐绽放。繁花听闻消息,居然都因为惧怕这一位冷酷的女皇帝而不得不打起精神、纷纷绽放。一时之间,众人只见一片花海。
然而,在百花齐开之间,唯独牡丹迟迟未开。武则天闻讯,当然是怒火盈胸,她一怒之下,遂又下令将几千株牡丹花从长安迁到河南洛阳。
从此往后,每一年的谷雨过后,大批百姓就携伴亲赴洛阳城观赏娇艳无比、富贵万千的牡丹绽放,欣赏牡丹花也就成为洛阳城的一大盛事。
谷雨的花饮与花食
花饮与花食:喝些玫瑰、茉莉花、菊花、茶花等花草茶非常有益。紫菀煎汤,可温肺下气、消痰止咳。食用山茶花可健胃,还具有治疗痢疾、收敛凉血、止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