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戏院掀倒闭潮,有市民表示,连过新年看一场电影也不愿意。(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7月3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嘉禾院线在上周全线结业。部分结业的嘉禾戏院将由中资影院“上海星轶影院”接手重开。据《光传媒》统计香港戏院商会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发现已有5间戏院结业。香港戏院商会则表示,已收到新营运商入纸申请入会。
嘉禾戏院于6月30日结业前,仅剩奥海城the sky、屯门StageE、嘉禾大埔,以及嘉禾银河广场4间戏院。有消息指出,中资“上海星轶影院”将接手上述嘉禾3间戏院。光是2025年上半年,全香港已有9间戏院结业。
据香港01报导,市民刘先生受访时表示,一个月至少看3次电影,“选择有兴趣的才看,不会为看而看”。谈及嘉禾宣布全线结业,他感到可惜,但认为嘉禾结业无可厚非,因入场观看电影的观众减少,“救不回”。
市民杜先生表示,自己已退休,时间充裕,每周至少看3次电,且会在The Sky观看,因该戏院收费最便宜。他也为嘉禾全线结业感到可惜,并指戏院结业会让市民的娱乐选择减少。
根据香港戏院商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香港戏院的座位数目共计39,741位,但截至6月,座位数量已下跌至35,717位,数目减少4,024位,下跌了一成。当中结业戏院包括:北角新光戏院、旺角新宝戏院、MCL康怡、嘉禾海运戏院、嘉禾黄埔及嘉禾银河广场戏院。位在北角的新光戏院因为不获业主续租,已于今年3月结业,负责管理新光戏院的李居明及其团队宣布将要租下嘉禾黄埔原址,改建成为合适的表演场地。
据媒体统计,由2020年至2025年7月1日,一共有35间戏院停业或结业,进一步调查这些戏院状况,其中20间已由其他院线接手,目前都在营运中,或已宣布交由其他院线接手,将会重新开业,其中7间将重建或转为其他行业用途,目前有8间仍丢空,分别为:北角ACX戏院、MCL海怡戏院、铜锣湾总统戏院、海运戏院、旺角新宝戏院、嘉禾 V WALK、嘉禾银河广场及嘉禾启德。
正当香港戏院业者陆续宣布戏院结业重整,发展迟缓时,中资戏院却摩拳擦掌、积极进军香港。例如近日传出将接手嘉禾其中3间戏院的“上海星轶影院”,正式进入香港市场。
翻查资料,2015年1月成立、目前为中国第三大戏院营运商的上海星轶影院,拥有超过163间戏院,业务包括了沉浸式体验、STARX巨幕厅等特色设施,去年累计票房达11.21亿人民币(约12.27亿港元)。
至于位在荷里活广场的前百老汇戏院结业后,改由MCL接手经营,但仅两年又再度宣布结业,近日消息指,将由银都机构旗下影艺院线接手并重新开业。
影艺院线从2021年成为国有企业紫荆文化集团成员后,近年持续扩展,从5年前仅剩1间扩充至现今的4间,包括了MCL荷里活广场、嘉禾MegaBox戏院,规模增长4倍。
眼见香港戏倒闭潮持续、电影业又陷入寒冬,电影开拍数量大幅下跌,业界生计受到重挫。为解决困境,各方都急着献策,但这现象已持续了数年。
九龙城影艺戏院去年8月20日宣布将结业,并成为去年第6间结业的戏院时,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当时声称,不应该单从一间戏院结业,就认为“生意不好”,“实际上过去几年戏院座位数目,其实大致上维持差不多,甚至有增长,戏院好唔好生意,要睇有咩戏上映”。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发言人田启文在接受电台访问时则形容,戏院业界正处在“寒冬”;影艺戏院结业代表投资者谈及营商环境,则维持观望态度。
据悉,自2020年疫情爆发至今,香港戏院业都陷于寒冬,受累于消费市场疲弱及好莱坞影片供应短缺,戏院经营举步维艰,倒闭潮难止息。
2020年2月,百老汇数码港戏院率先结业;2021年3月8日,UA院线全线7间戏院停运;再到近日,嘉禾院线全线结业,香港戏院业已陷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