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普会”落幕 泽伦斯基18日赴华府 普京抛“莫斯科见”邀请(图)

发表:2025-08-16 18: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川普 普京 阿拉斯加峰会
图为由俄罗斯国家通讯社 Sputnik 发布的集体照片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C) 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L) 于 2025 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举行美俄乌克兰峰会后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后握手。(图片来源:GAVRIIL GRIGORO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16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这场备受国际瞩目的会谈最终以未达成任何实质协议告终。尽管双方形容会谈具有“建设性”,但在俄乌冲突的关键议题上仍存在根本性分歧。

峰会基本情况与核心分歧

根据各方报导,双方在三个核心问题上立场相距甚远。在停火条件方面,普京坚持乌克兰军队必须从顿涅茨克等地区撤出作为前提,而川普则要求实现“无条件停火”。

在领土归属问题上,俄方要求美国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主权归属,但美方未见任何让步迹象。在制裁议题上,俄罗斯希望逐步解除经济制裁,美方仅同意将此列为“未来讨论”的议题。

据美国CNN分析师巴拉克·芮维在社群媒体上透露,川普在后续与泽伦斯基及北约领袖的通话中表示,普京并不偏好单纯的停火安排,而是倾向于达成一项全面协议来彻底结束战争。

消息人士指出,川普本人也认为“迅速达成和平协议比停火更好”。

峰会现场氛围的戏剧性转变

心理学家兼肢体语言专家彼得·科列特对川普在峰会前后的表现提供了深入观察,他形容这种变化“感觉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会谈初期的停机坪互动中,川普与普京展现出明显的友好气氛,两人互相拍打对方,科列特将此解读为“地位提醒”的表现,同时营造出“两个老朋友非常高兴再次见面”的氛围。

然而,在峰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川普的肢体语言发生了显著转变。科列特观察到,川普在普京发言时缺乏关注,经常紧抿嘴唇,这被解读为一种“自我克制的姿态”,暗示他心中有话却无法明说。专家认为川普看起来像个“失望的人”,尽管他努力说服自己和外界未来仍有希望,但其肢体语言透露出此次会谈并未如他所愿。

普京的战略性邀请与川普的谨慎回应

在联合记者会即将结束时,发生了一个引发国际高度关注的插曲。当川普表示“可能很快再见面”时,普京立即用英语回应:“下次莫斯科见”(Next time in Moscow)。这是普京罕见在正式场合使用英语,被广泛解读为精心设计的外交姿态。

川普对此邀请的回应显得模棱两可,他挑眉笑称:“哦,这很有意思!我可能会因此挨骂,但我觉得有可能发生。”随后他补充说,是否成行将取决于“协议进展”,既未承诺也未明确拒绝。

这一互动凸显了双方复杂的政治考量:普京试图通过公开邀请掌握外交主动权并对西方施压,而川普则需谨慎权衡国内政治风险,特别是避免被批评为“亲俄”。

峰会后的密集外交协调

峰会结束后,川普立即展开了密集的外交联系活动。据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李威特证实,川普在返回华府的“空军一号”专机上,首先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进行了超过一个半小时的电话会谈。泽伦斯基表示,这次通话是在川普与普京会面当晚进行的,主要讨论了“关于结束杀戮和战争的所有细节”。

随后,川普又与多位欧洲及北约领袖进行了通话,包括英国首相基尔·施凯尔、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宏、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以及欧盟执委会主席乌苏拉·范德赖恩。欧盟执委会发言人证实,这些通话总计超过一小时,主要目的是向盟友通报峰会结果并协调后续立场。

泽伦斯基的华府之行安排

泽伦斯基在与川普通话后宣布,他将于8月18日在美国华府与川普会面,进一步讨论结束冲突的具体细节。

泽伦斯基对川普的邀请表达了感谢,显示乌克兰方面对此次会面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在俄乌冲突解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各方战略考量与后续影响

俄罗斯的外交策略

普京的“莫斯科见”邀请体现了多重战略考量。首先,这是争取外交主动权的举措,在阿拉斯加会晤后提议莫斯科见面形成对等象征。其次,公开邀请迫使川普表态,若成行将可能削弱西方反俄联盟的凝聚力。此外,这也为后续讨论解除制裁和能源合作议题铺路。

美国的政治平衡

川普面临复杂的政治考量。接受访问莫斯科可能引发国内“通俄”批评,特别是在共和党内对俄强硬派已提出警告的背景下。同时,川普将是否赴莫斯科与乌克兰问题进展挂钩,体现了其交易式外交思维,试图为更大的协议空间创造条件。

欧洲与乌克兰的担忧

欧洲主要国家和乌克兰对美俄可能的私下交易表示强烈担忧,擦心可能牺牲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这促使泽伦斯基紧急要求与川普通话并安排访美,以确保乌克兰在任何和平进程中的核心地位。

未来发展展望

尽管阿拉斯加峰会未能产生立即成果,但它为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建立了新的对话框架。俄罗斯总统助理已证实正式发出了莫斯科会晤邀请,但分析认为若要实现,可能需要满足俄乌前线实现临时停火以及川普协调欧盟对俄让步这两个前提条件。

8月18日川普与泽伦斯基在华府的会谈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透露美方是采取“先停火后谈判”还是“直接谈终局协议”的战略路线。中国方面表态“乐见俄美接触推动政治解决”,但同时警惕美俄关系正常化可能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这次峰会虽然气氛“先热后冷”,未见突破性进展,但为后续外交努力奠定了基础,为最终政治解决俄乌冲突保留了可能性。各方后续的外交互动和政治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复杂国际危机的走向。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