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的“放屁”差点引发的战争(图)

作者:筑林整理 发表:2025-08-26 15: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鲱鱼 动物 生物 海洋 442378816
一场差点爆发的战争,竟与海洋中的生物有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当我们想像大海时,脑海中往往浮现一片宁静的蓝色世界。但实际上,深海中充满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声音。从咕噜声、扑通声到尖锐的啸鸣,这些声音大多
来自海洋生物的交流行为,用来警告天敌、发出讯号,甚至与同伴沟通。例如鲱鱼,会以“放屁”传递讯号,协助鱼群保持队形或躲避掠食者。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海洋间谍》中,一条机器鲱鱼成功混入鱼群,拍下了成千上万鲱鱼同时“放屁”的独特场面。鲱鱼不仅是鲸鱼、海豹、海豚等海洋掠食者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人类饮食文化里常见的食材,多数人想到鲱鱼,会联想到加工后的罐头食品,气味浓烈却美味可口。

因为放屁差点引发的战争

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放屁声,却在冷战期间引发了一场差点酿成战争的误会。1981年,一艘苏联潜艇在瑞典南部海岸搁浅,距离瑞典海军基地仅10公里。虽然苏联宣称是因导航失误和事故被迫进入瑞典领海,但瑞典认为这是蓄意渗透瑞典水域。为此,政府对国内水域保持高度警戒。

不久后,瑞典海军在例行监测中录到一段神秘的水下声响,这些奇怪的声响出现并非一次。那声音与潜艇螺旋桨极为相似,让军方高度怀疑苏联潜艇再次进入瑞典领海,立即派出潜艇与舰艇严密搜索,由于当时冷战局势紧张,瑞典甚至一度准备进入作战状态。

1996年,瑞典海军仍持续侦测到相同噪音。每次声音响起,他们便启动大规模搜索,但结果总是一无所获,只在海面上偶尔看见气泡。疑心日盛的瑞典政府甚至向俄罗斯总理叶尔钦(Eugene Yelchin)提出抗议,认为俄方仍在冷战结束后偷偷挑衅,瑞典与俄罗斯两国关系因此陷入紧绷。

真相大白

直到南丹麦大学的海洋声学专家马格努斯·沃尔博格(Magnus Wahlberg)受邀参与调查后,这段长年困扰瑞典军方的水下噪音才有了合理解释。

经过比对与实验,证实声音并非来自潜艇,而是一大群鲱鱼同时释放气体所造成的“集体气泡声”。科学分析指出,鲱鱼的鱼鳔与消化系统相连,能透过肛
门排出一连串细小的气泡,所以当鱼群受到外在压力或惊吓时,气泡会快速释放,产生独特的声响。这种声响被称为 FRT(Fast Repetitive Tick,快速重复声)。当一大群鲱鱼聚集时,整片水域都会回荡着此起彼落的“噗噗声”。这既能帮助鱼群在黑暗或混乱的环境中保持队形,也能在遭受惊吓时快速转向,通知同伴逃离掠食者。

换句话说,冷战时期被误认为是潜艇螺旋桨的神秘噪音,实际上是鲱鱼独特的生理构造与群体行为共同造成的自然现象。为了验证,马格努斯·沃尔博格从商店买来鲱鱼,并在实验中模拟压力环境,鲱鱼果然发出了相同的气泡声。当他把录音带播放给瑞典海军人员时,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与他们多年来警戒监测到的噪音完全一致。

事情终于画下句点,原来瑞典军方十多年来全力搜索、动员部队追查的敌军潜艇,其实只是成千上万鲱鱼同时放屁所制造的声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