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墨西哥加大了对中国廉价进口商品的打击力度。墨西哥曼萨尼约港,这个繁忙的西海岸门户,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弃货风暴”!短短一个月内,900多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被货主或货代无奈遗弃在港口,堆积如山。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暴涨了300%!其中大部分的货物来自中国,被判定为“假冒或是盗版货物”,包括假冒香水、化妆品、包袋、鞋子、工具、轮胎和纺织品等。
针对墨西哥大规模突击和查扣中国商品。外贸老板唐先生近日发视频说:
“下午啊刚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我的心啊,都替他凉了一半,他出墨西哥的货柜,就在那900个被弃的货柜里面,40万的货,3万的运费,全部打了水漂了。这电话那头啊,声音都在发抖,900个集装箱被弃,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按最保守的估算,普通的货柜40尺来算,40万一个货柜,900个柜子相当于3.6个亿人民币。像我们做水龙头的产品,一个柜子20尺的啊,基本上是120万左右。兄弟们这不是数字,这是多少工厂,外贸公司,国外客户的血汗钱,是多少工人的加班工资,是多少家庭的希望。”
不过呢,在视频中,有网友反驳博主的观点称:“你忽略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提供不了正规渠道的手续资料,而被认定为假货,而且报关资料与商品不符!”
有网友说,我们出墨西哥的大客户的,正清的,没事。出事的全是灰清的,灰清其实就是走私。
墨西哥的清关流程分为两种:正规清关和灰色清关。清关过程涉及多个部门:海关、缉私科、税局和红绿灯部门。在关税提高的背景下,很多中国卖家依赖“灰色清关”这种不合规操作,目的是逃避高额关税、增值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随着墨西哥“灰清窗口期”关闭、“灰色清关”模式风险集中爆发,中国卖家陷入弃货或加钱的两难抉择。
一方面,不交钱,货物将面临无限期延误,最终可能货财两空。
另一方面,交钱则像一场赌博,鉴于货代公司已公开承认资金链断裂,就算有担保,“垫资费”也有可能像之前的运费一样石沉大海。
近日一位走墨西哥线的货代老板吐槽:
“以前柜子到港,3天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清关手续,加上两天约好派送,5天内就可以送仓,现在时间久了,很多柜子被拉进了弃柜流程,处理起来就要好多天,然后付不完的滞箱费、滞港费,有些船公司只接受付美金,交流只可以用邮件,来来回回又要好多天,毕竟拖一天他们收的都是钱啊,而且清一条(柜),大概率要付10条甚至100条的置箱费,等到可以约号了,过灯是绿是黄是红又是听天由命,很多柜子等可以约号了,前面的置箱费又过期了,流程又要来一遍。”
墨西哥港口这场“弃货潮”绝非偶然,而是墨西哥全国打击盗版行动升级的直接结果。深挖原因,风暴的种子早已埋下:
“货不对板”成常态:72%的提单与装箱单存在严重信息不符,几乎是“挂羊头卖狗肉”。而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天差地别,为后续查验埋下隐患。
海外代理“隐身”:89%的海外代理未按规定如实申报商品真实信息。操作环节的违规行为直接导致货物面临被扣风险。
“断臂求生”的无奈:超60%收货人因惧怕单柜最高5万美元罚款而选择弃货。面对天价罚款和法律追责,货主和货代只能忍痛“弃货止损。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走私和藏匿手法,墨西哥政府打造了一套精密又能交叉验证的查缉体系,作为应对。以曼萨尼约海关为例,他们运用高科技设备,比如伽马射线探测器和X光机,并结合多维度的立体排查。同时,港口还设立了专业的验货团队,配备资深的化学专家和训练有素的警犬进行排查。凡是被系统预警或人工识别出的可疑集装箱,都会被开箱进一步检查,确保难有漏网之鱼。
此外,墨西哥海关执法系统更新升级:
品牌保护高压线:海关配备价值1200万美元的AI验货系统,接到举报后24小时内必须启动查验程序,侵权货物没收率高达100%。
OEM陷阱:即便有正规代工资质,若未在墨西哥海关系统备案,首次违规将面临商品价值200%罚款,二次违规则被列入黑名单并追究刑事责任。
拼柜“连坐制”:单个集装箱发现侵权商品,整柜扣留期延长至45天(常规仅7天),仓储费暴涨至120美元/天(常规仅30美元)。
中国低价商品对全球市场的冲击,促使各国在2025年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近期,菲律宾掀起了一场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整顿风暴,从港口查验到仓储监管,再到市场销售,都被纳入无形却严密的监管网络之中,形成了无死角的执法覆盖范围。
据《BusinessWorld Online》8月1日报导,菲律宾海关局(Bureau of Customs,BoC)近日在马尼拉国际集装箱港口(Manila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Port,MICP)查获了三个来自中国的集装箱,申报为“厨具”,实际为电子烟产品、精炼石蜡等违禁品,总价值为4050万菲律宾比索,约510.2万人民币,因违反《海关现代化和关税法》,海关已于7月23日正式扣押这些货物,并启动没收程序。
8月7日,菲律宾国警刑事侦查组(CIDG)反欺诈和商业犯罪部门(AFCCU),对位于帕赛市第77描笼涯的三个仓库执行了搜查,没收涉嫌假冒和侵犯商标权的鞋类商品,包括2764双Vans鞋、285双Crocs拖鞋/凉鞋和9双Puma鞋,总市值约914.7万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116万元。
逮捕一名37岁中国籍嫌疑人“Zen”,其为仓库所有者,涉嫌交易和分销假冒商品。菲律宾查获的这些假冒鞋类商品利润率可达300%,电子烟走私利润更高。低价商品通过规避关税和质量认证,降低了出口成本,但损害了进口国的税收和市场秩序。
CIDG组长强调,菲律宾政府保护并保障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和其他有天赋的公民对其知识产权和创作的专有权。
除了菲律宾,近日,泰国为“打击不安全进口商品”,由泰国工业部牵头开展了一场联合打击行动。消息显示,截止2025年7月24日,在该起行动中,已有起码4家公司/仓库及数十家关联网店被查,约百万件无证“电子电器产品”被查扣。总价值近1000万泰铢,约合220万人民币,包括电源插头、延长线、移动电源、空气炸锅等,均未印TISI认证标识。
泰国官员明确表态:“对违规进口商品零容忍,严防非法商品涌入比关税谈判更重要”。这意味着“侥幸闯关”的空间已彻底消失。
这并非临时突击。近两年,泰国对跨境商品的监管已层层加码:从2023年下半年多地包裹因未规范报关被扣,到2024年6月取消300元人民币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再到2025年发起3次大规模专项检查。
可以预计,泰国海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大幅加强查验力度。
在假冒和走私商品的高利润的诱惑下,催生一些跨国走私犯罪团伙。
2025年6月26日,欧洲公共检察官办公室(EPPO)在14个欧盟国家展开了一项代号为“卡利普索“(Calypso)的联合突击调查。一举查扣480个中国集装箱。这480个集装箱涉及纺织服装、鞋类、电动滑板车等商品,总价值高达7亿欧元。7亿欧元相当于人民币54亿元。
凌晨2点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警笛声划破夜空,一个仓库大门被执法人员一脚踹开,580万欧元现金整整齐齐堆在仓库角落,7133辆电动自行车把货场挤得满满当当,3696辆电动滑板车连假标签都没来得及贴!
同一时间,法国、西班牙、保加利亚等14个国家的101个地方,一起被警察突袭。海关办公室被翻了个底朝天,西班牙11处豪宅、27辆豪车被查获。这场突袭,共10名嫌疑人被捕,包括2名海关官员。还在3名嫌疑人家中查获枪支和冷兵器。当地媒体形容这次行动“规模前所未有”,希腊海关官员透露,执法行动动用了200多名工作人员,耗时整整72小时才完成初步清点。随着调查深入,一个长期盘踞在欧洲各国港口、运作时间超过十年的复杂走私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据消息人士向欧洲媒体Documentonews透露,该犯罪团伙以比雷埃夫斯第三海关为基地,据信由一名名为“Kelly”的华人女性领导。根据确认的数据,她是一名翻译,可能利用语言优势在港口工作人员、货代公司和海外网络之间沟通。她的背景与烟草走私的关联暗示其可能有丰富的跨国犯罪经验。
调查显示:犯罪团伙用17家空壳公司做了2.1万笔假交易,像蚂蚁搬家似的把中国货“洗白”运进欧盟。具体来说,他们在中国、希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设立了空壳公司,通过层层转包的方式掩盖真实的货物来源和流向,从而避免了增值税的支付。
物流专家张华算了笔账:这十年,欧盟少收了2.5亿欧元关税和4.5亿欧元增值税,等于白送了走私团伙一笔巨款。
整个犯罪链条被分解为三个高度专业化的步骤。
第一步:装船就造假,500欧的货写成100欧!
他们把电动自行车假装成“零部件”,一双真皮靴子写成“塑料拖鞋”,关税直接少交80%。
第二步:找法律漏洞,玩“增值税消失戏法”!
在保加利亚弄个空壳公司,用希腊的税号清关,假装把货运去德国或丹麦。其实货根本没动,全藏在希腊的仓库里!利用欧盟CP42规则搞“假中转”,增值税就这么“永远不见了”。
第三步:黑市现金交易,钱“偷偷摸摸”回中国!
假文件一开,货就溜进法国、意大利的黑市,只收现金。赚来的钱通过地下钱庄和比特币,谁都没发现就转回国内了,还帮其他犯罪团伙“洗钱”。
据欧洲检察官办公室透露,初步估算涉及的洗钱金额可能超过10亿欧元,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逃税问题,而是严重的经济犯罪。
比雷埃夫斯港口人员腐败和低效监管为中国走私犯罪集团提供了温床。
据报导,中国最大的航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在2016年通过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多数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并在2021年将持股比例提升至67%。该集团已经实际控制了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但是,中资对该港的控制,也引发了欧盟对外国投资港口安全的担忧。
有知情人透露,从搬运工到仓库管理员,到最后连海关官员都被收买了。30多人成了走私链条上的“内鬼”,整座港口变成了“灰色货物流水线”。
480个集装箱中,超60%属于中小货代代理的货物,牵连广东、浙江300多家外贸商。牵涉其中的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是环环相扣的危机:货拿不回来,每天白白烧着上万欧元的滞港费;更要命的是,欧盟对进口商品的审查新规也在不断收紧,现在每个集装箱平均清关时间延长了3天,整体运费成本更是暴涨了30%!
这起案件促使希腊和欧盟加强对港口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希腊港口启动三个月“严审模式”,中国纺织品、电动车开箱率从3.7%飙至21.6%。所有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和电动车都必须开箱检查。曾经两三天就能通关的货物,现在可能要等上两个星期。
6月底,希腊港口的中国货柜申报量暴跌45%,部分货代转战西班牙、荷兰,但欧盟启动“联动稽查”,凡申报价低于市场价15%的货物,自动触发开箱。
从长远来看,这次事件可能会成为中欧贸易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监管的绞索只会越收越紧,现在集装箱都装上了GPS追踪器,每个箱子从装货到卸货全程都在监控之下。
而这不是孤立事件,是欧盟对中欧贸易灰色地带发起的全面清算。用一位欧盟官员的话说,“大清算才刚刚开始”。
中国经济长期面临内需疲弱,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信心不足。为刺激经济,中共政府推动出口导向政策,加大低价商品输出。2024年,中国出口额达3.4万亿美元,其中低价消费品占30%以上。然而,低价背后往往伴随着低报货值、假冒品牌和增值税(VAT)欺诈等问题,导致进口国税收流失。中国廉价商品倾销各国引发贸易摩擦加剧,全球正通过关税、查扣和法规升级围堵中国违规商品。
=====================
●《看中国》订阅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干净世界《看中国TV》订阅频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们一起守护香港、守护台台湾、守护14亿中国人,获得真实资讯的权利!
荣誉会员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国》作为一家不受中共审查的海外独立中文媒体,已经在全球各地义工的支持下走过了风风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于《看中国》坚持一线独立报道反送中运动,我们在Facebook上可赚取广告费用的新闻帐户被强行关闭甚至注销;由于我们坚持报道台台湾民主选举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们在Youtube上的频道被黄标,收入甚微。但为报导真实资讯,《看中国》义无反顾!
来源:看中国TV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