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艇偷渡1年内4起 监院吁政院督导改进(图)

发表:2025-09-16 16: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籍男子偷渡来台,所乘小船遭海巡人员查扣。
中国籍男子偷渡来台,所乘小船遭海巡人员查扣。(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9月16日讯】近一年来,中国籍人士多次透过快艇、橡皮艇等小型船具偷渡来台,连续发生四起案例,引发外界对台湾海岸防卫与监控能量的质疑。监察院近日公布调查报告,点出海巡署在侦查、通报与应处上存在缺失,并要求行政院及海巡署全面检讨,强化岸际安全。

四起案例接连发生

从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间,新北至桃园沿海先后发生四起中国籍人士驾船或搭乘橡皮艇登陆事件:

  • 2024年6月,一艘中国快艇“鸿津号”直接闯入淡水河,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 同年9月,一名中国男子驾驶橡皮艇出现在林口海岸。

  • 2025年5月,桃园观音及大园海岸短短数日内又接连出现三名中国男子偷渡登陆,其中一人还插上五星旗自拍。

这些事件皆显示,台湾西北部海岸线在防堵偷渡与侦测小型目标上存在漏洞。

侦查能力与设备不足

监察院调查指出,海巡署虽已布建岸际雷达、红外线热影像仪及智慧监控系统,并设置守望哨,但对于小型船只的侦测效果有限。尤其是橡皮艇等低航迹目标,常难以及时辨识。

此外,无人机监控能量不足。海巡署现有第一代无人机仅 16 架,续航力约 50 分钟,平均每架年飞行时数偏低;第二代无人机因引擎问题解约,至今尚未补足战力。监察委员认为,空中侦巡消极,未能有效弥补地面监控不足。

通报与应处机制失灵

报告并点名“鸿津号”案,当时快艇在外海即被雷达标示为“红色目标”,却未能有效阻挡其进入河口,显示通报与应变流程存在重大漏洞。

监察院建议,海巡署应检讨并建立更严谨的跨单位协调机制,并引进“组员资源管理(CRM)”概念,增加无预警演练,以降低人为疏失风险。

要求政院统筹检讨

监察院促请行政院协调相关机关,共同研议制度性问题,包括对关闭或冒用船舶识别系统(AIS、MMSI)的规范,以及各单位在岸际侦防、拦截与后续处置上的权责划分。

监察委员强调,台湾地处敏感区域,偷渡事件不仅涉及非法入境,更牵动国安层面。若监控能量与制度漏洞不及时补强,恐再度发生类似事件。



责任编辑:立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