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共展出四型的“劲蜂”系列无人机,此图为四型攻击无人机为中科院与美商Kratos合作研发,具有“人在回路”(可人工操作也能自动飞行)、模组化设计、高机动性及外挂载弹药的特性。(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10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翁友德综合报导)在2025年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TADTE)上,中山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首次完整公开了其“劲蜂”系列一至四型攻击型无人机,这不仅是单一武器的亮相,更完整勾勒出台湾“不对称作战”中,从战术到战略层次的无人机打击体系。这四款无人机在设计理念、作战任务和技术组成上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一个分层次、高效率的蜂群式打击能力,以“以小制大、以智胜强”的战略思维,应对潜在的台海冲突。
从俄乌战场到台海“地狱景象”——台湾非对称作战的“劲蜂”蜂群打击体系
1.由俄乌战场看无人机的重要性:典范转移与“平价”杀伤力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被视为是首次正规部队大规模运用无人机的冲突,彻底颠覆了现代战争的面貌。这场战争的经验证明了无人机已成为改变战场规则的关键(Game-Changing)。
低成本、大消耗战的趋势:战场上,单价低至数百美元的小型FPV(第一人称视角)自杀式无人机,能精准锁定并摧毁敌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战车、火炮等高价值重型武器。这种“以小博大”的作战模式,使得无人机的需求量呈爆炸性增长,乌克兰甚至规划年产数百万架。这股“低成本、大量消耗”的趋势,直接印证了台湾发展“劲蜂”系列,特别是小型、可大量快速生产的游荡弹药的必要性。
多层次与侦打一体:从长程无人机对俄罗斯纵深设施(如军火库、机场)的战略性打击,到前线小型无人机的战术性突击,无人机已实现从侦察、情报搜集到实施打击的“侦打一体”能力,大幅压缩了作战“击杀链”(Kill Chain)所需时间,让敌方难以反应。对台湾而言,借镜俄乌经验,无人机体系正是未来在台海战争中,瘫痪敌方登陆船团、防空系统以及指挥节点的核心战力。
2.劲蜂一型无人机:单兵携行的低成本蜂群利器
“台版弹簧刀”劲蜂一型可从陆海空发射可蜂群智慧连击。
劲蜂一型无人机是整个系列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一款,其定位为单兵携行的微型游荡弹药(Loitering Munition),类似于美国的“弹簧刀300”,专为前线部队与滩岸防御设计。
•单兵与快速部署:采用发射筒设计,可由单兵背负或装载于小型机动载具,发射后弹翼展开,强调轻量化、快速反应和分散作战能力。
•侦打一体化:搭载光学/红外线(EO/IR)酬载,能进行即时侦察、目标确认,并在锁定后立即转换为自杀式攻击模式,用内建的高爆弹头精准摧毁目标。
•蜂群突袭战术:为了实现“蜂群”或大量消耗性使用的目的,其设计大量采用商规现成(COTS)组件和3D打印技术,确保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大量产制,适用于滩岸歼敌、反登陆作战,或与中科院研制的无人艇协同,形成海空一体的“蜂群突袭”能力。
3.劲蜂二型无人机:成本优化的反辐射与精准突防
“劲蜂二型”改头换面再出发酷似剑翔无人机可毁敌舰雷达。
劲蜂二型无人机是以国军现役的“剑翔”反辐射无人机为基础进行成本优化与功能转化的衍生型。它保留了“剑翔”的扁平、三角翼构型,目标是将高价值的军规装备转变为可大量部署的精准打击平台。
•关键技术降成本:最大的变化是将“剑翔”昂贵的被动式RF寻标器替换为光学/红外线(EO/IR)寻标器,同时动力系统改用国内成熟的二行程引擎,将单价从数千万新台币大幅降低到数百万,使其具备大量的生产潜能。
•扩大攻击目标:由于改采EO/IR寻标器,劲蜂二型的任务不再仅限于针对固定雷达的“反辐射”,而是扩展到能透过即时影像回传,锁定和攻击陆地或海上的移动高价值目标。
•抗干扰与蜂群战术:配备有CRPA(Controlled Reception Pattern Antenna)抗干扰天线,增强资料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可与“剑翔”发射车共用,实现快速、饱和式的发射部署,对敌方登陆船团或战斗舰艇进行高角度俯冲攻击,摧毁其雷达天线或高价值武器。
4.劲蜂三型无人机:垂直起降与多功能战场多面手
劲蜂三型无人机可“垂直起降”。
劲蜂三型无人机的设计重点是垂直起降(VTOL)能力和多功能酬载,采用了独特的X型机翼构型,使其具备高度的战场适应性。
•X翼VTOL构型:采用特殊的X型机翼设计,能从垂直升空后,快速且稳定地转换为水平飞行模式。这使其无需跑道,能从舰艇甲板、狭小场地或城市建筑顶部起降,极大提升了部署的灵活性。
•高度国产化与快速制造:据透露,全机超过九成零件为国产,并可能采用了3D打印技术进行制造,不仅能快速生产,也方便根据不同任务快速调整设计,强化在地供应链的韧性。
•多功能穿透打击:除了一般的侦察监视任务外,它可搭载中科院自制的反装甲弹头,具备对陆地和海上的目标进行穿透性打击的能力。在海军舰艇上,它是理想的海上侦蒐和中继平台;在陆地上,它能从城市或山区进行侦察与反装甲突击。
5.劲蜂四型无人机:长程高速突击与诱标欺敌的战略工具
中科院证实与美联合研制射程千公里攻击无人机!神秘“劲蜂四号”震撼中共!
劲蜂四型无人机是“劲蜂”系列中攻击范围最远、速度最快的型号,也是唯一一款与美商Kratos公司跨国合作研发的无人机,基于其MQM-178高速靶机进行构改。它具备战略级的源头打击与战场欺骗能力。
•长程与高速优势:作为靶机基础,其设计具备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的优势,赋予台湾远程的源头打击能力。当由高空俯冲攻击时,其速度可逼近音速,具有极强的攻击动能,难以拦截。
•三合一多重用途:劲蜂四型被设计为最具成本效益的“三合一”平台:
1.长程攻击机:成为具备1000公里攻击能力的巡弋飞弹无人机,对敌方纵深高价值固定目标发起饱和攻击。
2.诱标(Decoy):模拟大型飞机或飞弹信号,吸引敌方防空火力,为我方主力武器(如雄风飞弹)创造攻击窗口,或提升载台生存性。
3.高速靶机:维持训练功能,模拟敌方次音速飞机或反舰飞弹,用于部队的实弹训练。
•战略纵深打击:可滑轨或加力器发射,实现高机动部署,成为未来台海战争中电子战和火力协同的重要一环,实现“不返航”型态的一次性高速打击。
总结
中科院一次性展示“劲蜂”系列四款无人机,标志着台湾无人机发展已从单一平台迈向多层次、模组化、系统化的无人作战体系。这四型无人机,从单兵近程游荡(一型),到反制雷达突穿(二型),再到灵活垂直起降(三型),直至战略高速诱标(四型),形成互补的作战链。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台湾国防战略从传统思维转向不对称作战、低成本蜂群、全民国防的清晰体现,为未来的台海防卫作战提供了更具韧性、灵活和高效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