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名画过中秋:马远〈对月图〉(图)

作者:韩雨薇 发表:2025-10-06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马远对月图〉呈现出悠远的文人画风,可说是经典之作。(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又是一年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每逢中秋,赏月总是民间盛事。对中国人来说,中秋是文化符号,蕴含家园情怀,总能触发人们的无限思绪。

千百年来,高悬在夜空中的月亮依旧皎洁,映照在古画里的月色依然动人。秋意渐浓,月华如水,让我们一起走入古画佳作——马远〈对月图〉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同赏天上月,共品人间情。

〈对月图〉高远深邃 经典之作

中秋佳节自古以来就是华人世界相当重视的节日之一。除了月圆人团圆的意义之外,皎洁的月光也被画家寄讬诸多的情感。其中,马远的〈对月图〉呈现出悠远的文人画风,可说是经典之作。

题材上,马远的〈对月图〉描绘了一位隐世高人坐于磐石之上,持杯向月、邀月共饮,一童捧壶侍立的场景。作品中铺陈的朦胧月光,为画面营造出一份高远深邃的气氛,而这种运用月圆团圆与山中孤寂的反差创作出来的效果,为赏画者演绎出一股幽深高远的意趣。

〈对月图〉“以偏概全”风格独特

〈对月图〉最特别之处,就在于马远所独创的“以偏概全”画风,即突出主景于画面一角,再用渲染手法将画面逐渐变化为远树朦胧、雾雨烟岚,然后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一隅,给予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这种水墨画风格,除了作者个人的情感抒发之外,通常也与政经情势有所相关。习惯将画作内容集中在画面一隅的马远,在后世有着“马一角”的别称,因鉴于战祸让宋朝版图分裂,而刻意地在作品的构图上有着明显的分割与留白,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看见了画家心系家国的文人风骨。

马远苍劲风格 影响深远

马远(公元1160∼1225),是南宋宁宗时代的宫廷画家,因为画艺精湛,曾被授与最高职位。自曾祖辈至其子都是皇家画师,擅画山水。他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历代评画者评他是“水墨苍劲”的风格。其苍劲画风,对于后来浙江地区的画坛有巨大深远的影响,是明代浙派画风的重要典范。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