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罗德岛普罗维登斯,布朗大学的学生走过主校园。(图片来源:Robert Nickelsber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16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特朗普)及其政府一直强调,许多大学存在“左翼极端主义”思想渗透,促使校园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前沿。为纠正这一状况,政府于10月1日向九所顶尖高校发出一份名为“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的备忘录,提出一系列政策改革建议,以换取联邦研究经费和项目拨款的优先考虑。
这份备忘录中包含的内容,如将国际本科生比例限制在15%、禁止在招生或聘用中考虑种族或性别、按生物学定义性别、冻结学费、鼓励言论自由竞争等,正是政府试图重塑高校“学术方向和价值观”的手段。
白宫发言人利兹・休斯顿(Liz Huston)在一份声明中称:“川普总统致力于恢复我们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卓越性与常识。任何加入这项历史性努力的大学都将有助于积极塑造美国的未来。”
MIT、布朗大学拒签
随着麻省理工学院(MIT)最先公开拒绝,政府于近期将这一倡议向全美高校开放,意图扩大“遵守契约、优先支持”的覆盖面。
路透社报道,布朗大学校长克里斯蒂娜・帕克森(Christina Paxson)于周三公开声明,她拒绝在川普政府的备忘录上签字,使布朗成为继MIT之后第二所拒绝该契约的大学。
在致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Linda McMahon)的一封信中,帕克森称,该契约“将限制学术自由,损害布朗大学的治理自治”,并且可能与该校7月与政府签署的一项先前协议相冲突。
不过,从其他媒体报导看,帕克森在拒绝信中也承认,布朗学校在“可接受条款”方面有部分认同——例如公平录取、降低教育成本等目标——只是难以接受其中可能侵蚀大学自主权的条款。
此外,帕克森强调,布朗7月与政府的协议“明确确认政府无权规定我们的课程或学术言论内容”,她认为新契约缺乏这种保护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布朗拒绝新契约,但它此前曾与政府达成协议,恢复联邦科研资金、终止反歧视调查,并承诺在十年内向州内劳动力发展机构投入5000万美元。
监督与责任不可逃避
在支持政府方向的阵营中,有声音指出,公立或享受联邦支持的高校应承担更多透明度和公共责任。保守派评论人士例如克里斯托弗・鲁福(Christopher F.Rufo)就曾批评MIT拒绝契约的立场,称之为“收受政府资助却拒绝承担义务”的行为。
这种批评强调:如果大学愿意接受联邦资金,就应对纳税人负责,不能主张“完全自治”而规避监管。
此外,《彭博社》曾报道称,契约最初限于九校,MIT拒绝之后政府便扩展至全国高校,以示开放与包容。
支持者认为,川普政府的契约并非单向强压,而是以“鼓励与奖励”为主导,愿意合作的大学可以在学术和资金方面获益,而拒绝者则可继续保持独立。这样的“差异化支持”机制,反映出政府希望推动制度改革的意图,而不是简单的惩罚。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