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白交错山河泪——藏在八大山人闲章里的国殇(图)

鉴藏论古

作者:容亁 发表:2025-10-24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img5.secretchina.com/pic/2024/6-13/p3503752a750324180-ss.jpg
八大山人荷凫图(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维基百科)

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杰出画家、书法家。他的篆刻艺术与其书画创作一脉相承,以简逸高古、意蕴深邃著称。曾有报载,八大山人实物印章直至2018年才在江西奉新县耕香禅寺遗址被发现,是“雪衲”与“传綮”两方(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撰稿人言称此二印为全球仅见的实物,且“传綮”印文为首次发现。据考证,这是朱耷改名号前隐居此寺二十余年所遗印章。传綮是他剃度为僧的法号。报导未免片面,其实在朱耷59岁改号“八大山人”后,印刀不弃,以篆铭志兼卖艺,至今仍有“八大山人”款闲章实物存世民藏。何其幸哉!

八大山人刻有一枚“天长地久”朱白相间闲章,亦称阴阳刻。印文布局采用十字格型,朱白交错呈现:“天”与“久,为阳刻;“长”与“地”,为阴刻。这枚闲章长宽2.5cm×2.5cm,高约4.9cm,印纽为穿孔斜柱形。印文刀法爽利,线条轻重变化自然,具汉凿印的率意感,布局气韵生动。印身边款阴刻草体“八大山人”,左下小方框内阴刻楷体八大山人,似加强了防伪标识。这枚青田石印章老旧痕迹明显,包浆均匀,有强烈的故事感。笔者静夜几番揣摩,竟然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果然是一枚有意思的印章,国殇日期赫然在目!

“天长地久”选择阴阳刻法,暗含二层意思:

其一,天地分阴阳。上清为干(阳),下浊为坤(阴)。天地悬日月,日月者,大明也。“天”字为朱文,寓朱明天子。

其二,印文隐藏“三月十九”,大明国殇日。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年~约1705年),号雪个、个山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册封为宁王)的九世孙。明清易代之际,朱耷在十九岁之前,一直居住在南昌祖上王府旧址。1644年春,李自成起义军攻破京都内城。崇祯万念俱灰,提前遣走太子,逼皇后悬梁自尽,斩杀贵妃及多名妃嫔,砍断长公主左臂致其昏迷。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披头散发跑到煤山老槐树下一挂亡命。这一天为甲申农历三月十九日,史称“甲申国难”。随后满清趁势入主中原。三月十九,如紧箍咒、追命钉瞬间揳入朱耷脑袋,让朱耷毕生疼痛不已。

大明亡后,清军铁蹄直逼江南,攻城掠地,生灵涂炭,仓惶中建立的南明政权却内部矛盾重重,复国难成气候。朱明皇族子孙面临国破族灭的危机时刻,朱耷父病亡,二十岁的朱耷趁机佯哑。为避兵祸,朱耷被迫携家带口逃亡。他曾循入空门,削发为僧,期间发疯。愈后辗转山林,隐迹南昌郊外的青云谱道院当道士,写字作画,精研道经,青灯古卷却难以排遣如烟往事牵扯起的当世愁绪。当了道院主持的朱耷后来还俗,晚年改号为八大山人。还俗后,他访道交友、诗文唱酬;混迹南昌市井作画、篆刻,卖艺餬口,酩酊大醉成为自我犒赏。

曾经,人皆仰望的皇族门庭、人皆称羡“公子世无双”的朱耷,一夜回到“解放前”,沦为衣食无着、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浪子。他内心充满了酸楚、抑愤、震荡和无奈。亡国的创痛伴随他的一生。他通过书画诗文作品来寄讬情感,却无法治愈对大明王朝的依恋,对崇祯皇帝的悼念,对清政权的无声控诉以及仰望天地茫茫唯我独行的侘寂之感。其笔下鱼鸟标志性的冷眼始终睥睨世界。画中墨点疏落、寒鸦孤鸟、残山剩水的背后,藏着一颗因故国沦亡而永远“瑟瑟”、“潸潸”的破碎心灵。朱耷在书画作品落款中,常见连笔草字写下变形的“三月十九日”,一般人看不出来。轻易让人看出来的话,恐有性命之虞。

各种隐寓和暗讽都巧妙融汇于他的艺术构想中,成为一笔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密码和艺术财富,一代遗民孤傲不覊人格、仰天长啸的精神符号。

回头再说说“天长地久”这枚闲章,寓意:大明天子亡在“三月十九”。

“天”字左邻的白文“地”字,中间有一个明显竖放的朱文“三”;古体“月”横卧藏在繁体“长”字上部。

“十”是“十字型”分格线。“久”古字义与“九”通,但“九”却不能通“久”。

“八大山人”署名的连笔写法,看起来像“哭之笑之”,描绘的是哭笑不得,又哭又笑的内心。还有一说法是,八大山人的署名,是从“朱耷”两个字里柝出下部“八”,上面“大”,山人,代表他就是一个脱离凡尘、佛经相伴的山野隐士。弃掉的偏旁“牛耳”,喻意统治者已失执“牛耳”之地位,皇亲国戚的显赫荣耀一去不返。还有一个说法是,八大山人的“八大”,与禅宗经典《八大人觉经》有关,体现其僧人身份与佛教修行背景;,取“四方四隅皆我为大”之意,通过署名展现“唯我独尊”的心境。;毕竟,朱耷也是受释儒道薰陶的饱学之士,以上说法无不道理。还有他钤在书画上的花押,像一只木屐,也有说像驴蹄,被解柝为“一山人”或“一仙人”。

朱耷的弟弟朱道明,同样是一个书画出色的落难书生,也是一个如兄长般的隐寓高手。他化名“牛石慧”的落款,刷刷刷连笔一挥,却藏着“生不拜君”。君者,大清庙堂也。

纵观八大山人这一生,由贵落难,装哑逃命,为僧发疯,入道修行,还俗卖艺,放浪形骸……一幕幕命途多舛的画面,如走马灯般挟裹着王朝更迭的腥风血雨,摔打得他遍体鳞伤,几乎喘不过气来。这应该不单单是一个遗民的命运史,折射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王朝国殇缩影。八大山人被苦难浇灌出来的别样艺术之花震撼世界艺坛,为他嬴得身后名,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他为“中国文化艺术十大名人”。

“天长地久”看似是一枚普通的祈福印章,实则是八大山人纪念先祖崇祯,怀念大明王朝,寄讬沉痛缅怀情感的信物,提醒朱明后裔不忘国仇家恨,不忘朱明皇家宗室的身份。这就是朱耷创作“天长地久”印章的初衷——隐语深处是隐痛,也应了他说的:墨点不多泪点多……

风雨吹过,雷电闪过,日历翻过,然而,故国山河一万重,梦里依然青翠,亡国的耻辱岂能忘!



来源:看中国投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