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大學欠缺自由熱情 難錘鍊獨立健全人格(图)

作者:張謙 发表:2025-11-08 00: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学
2019年11月26日,遼寧省瀋陽市一家圖書館準備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8日訊】有港媒分析,中國大學日益注重考試及學業,缺乏自由熱情和探索氛圍,令學生感慨回到高中的高壓讀書氛圍時代,而這種氛圍也難以錘鍊獨立健全人格。

香港星島日報今天刊文表示,中國各大學「高中化」的趨勢正在加劇,學生面對的壓力有「早操晨讀、上晚自習、刷題提分、開家長會……內地就業形勢嚴峻」,以至以「讀研(研究生)」為目標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文章表示,一些大學生埋怨,剛剛經歷高考大戰的學生們,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又要為了保研(即成績優秀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不必參加統一碩士研究生入學試,而是通過學校的考核,可被直接推薦升讀碩士),繼續被困在成績和排名裡,原本屬於中學的管理模式也紛紛登場。

大批學生感慨,「誰說上了大學就輕鬆自由了?大一怎麼好像『高四』,感覺比高中還辛苦!」

對於中國各大學的學習有多累,文章舉例指出,貴州銅仁學院一名大二學生上月在校內跳湖輕生,其遺書多次提及早晚自習帶來壓力。

對於這種壓力,中國大學生在社交媒體的吐槽比比皆是,如剛進大學時懷揣着獨立、探索的夢想,以為終於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還是「考考考」模式;大家選課都是功利性的,以績點為目標,而非興趣,因為績點關乎獎學金、保研一連串事情;宿舍室友的關係都不太親密,因為視彼此為保研的競爭對手。

據指出,為了防止學生疏於學業,中國不少高校的管理手段持續升級,要求統一上早晚自習、上課簽到,有些學校甚至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產品,還建立家長微信群,讓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

文章評論說:「大學與高中教育的本質差異,在於其教育目標從單一的知識傳授維度,拓展至包括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批判性思維等在內的多元維度。然而,大學生活中那些本該有的自由、熱情、探索正在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競爭與被掌控的窒息感。這種環境不僅嚴重阻礙大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更使其難以錘鍊出獨立健全的人格特質。」(編輯:陳鎧妤)

原文網址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