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座古老的湖泊,沉睡被遗忘的遗迹。(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目前世界容量最大的咸水湖是位于吉尔吉斯东北部的“伊塞克湖”,中国汉代时期称其为“阗池”,到了唐代时期称其为“热海”、“大清池”,而清代则称其为“图斯池”、“特穆尔图淖尔”。伊塞克湖的位置在天山山脉北侧,湖泊的长度达到182公里,面积6,332平方公里,位在海拔1,602米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高耸的湖泊,也沉睡着如亚特兰提斯那般被遗忘的文明。
据报导,属于俄罗斯科学院的考古学家在伊塞克湖的水面下发现沉没的城市遗迹,这里放眼世界是世界第八深的湖泊,而他们在水深较浅的区域找到了这一重大发现。这一次的考古挖掘行动是在伊塞克湖的西北部,他们称呼这里为“托鲁-艾吉尔遗址群”,其中不只有大量陶瓷器皿与烧制砖结构,还有可追溯至中世纪时期的墓地。
考古人员在水深介于1至4公尺的四处水下区域探索,他们在第一个区域发现许多烧制砖结构,当中有一个结构的内部有块磨盘,被学者认为是在中世纪时期的磨坊,用来将谷物磨成面粉的证据。在第二个区域中,考古人员发现可追溯至13世纪至14世纪之间的穆斯林墓地。在第三个区域中,他们发现许多能作为这处聚落后期扩张的证据,其中包含了包括新增的建筑物与一处早期墓地,后来这座墓地被新的建筑物覆盖。在第四个区域中,考古人员发现以泥砖建造的圆形、矩形建筑物,这里还有多层埋藏的土壤。
除此以外,考古团队还在伊塞克湖的水中发现坍塌的石制结构与木梁,以及可能曾经是伊斯兰学校、清真寺与浴室等公共建筑的痕迹。
根据历史背景,伊塞克湖在中世纪时期曾经是“丝绸之路”中的一处重要驿站,这里是远东地区旅行者与商人们前往欧洲的陆路通道。来自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国家科学院研究员瓦列里·科尔琴科室这一次考古研究的东道主。他表示这处研究的遗址是丝绸之路关键路段上的城市或是主要贸易中心。
为何这里会从世界上消失呢?考古团队认为这一区域在15世纪时,曾经遭遇一场大地震的破坏。瓦列里表示,他们经过评估后认为,在这场灾难发生时,居民们已经离开。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曾经繁荣的文明也随之消失,随着时间流逝,这处遗迹逐渐沉入水中,消失无踪,最后被世人废弃,从此被这个世界遗忘,成为一个隐藏于山中湖泊的“亚特兰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