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与习近平。(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X账号)
中共近来在东海与台海的动作急遽升温:海警船闯入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海域,中共军机舰艇频繁骚扰台湾,同步启动舆论战、反日宣传、旅游警示以及海上射击演习。北京对日本与台湾同时“开战”,让整个东亚局势陡然紧张。
然而,这一连串看似强硬的行动,背后却浮现出一个关键是习近平的双重标准,不但暴露得淋漓尽致,还把自己推向了外交困局与内部危机。
习近平“对美软、对日硬”恼羞式外交的开端
知情者透露,习近平在与川普会面时,气势低迷、明显收敛,不敢在台湾问题上与川普正面交锋。
对于一向把“反美斗争”挂在嘴边的中共领导层而言,这是一场外交上的“失分”。于是,当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宣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习近平立刻勃然大怒。
外交部随即在凌晨三点发出“紧急交涉”公告,强调是“奉示召见”,这四个字透露出:这不是正常外交程序,而是习近平亲自下令的政治动作。换句话说:对美软弱无法发泄的怒气,习近平转而拿日本当“软柿子”。然而,所谓的“软柿子”,最后却变成了铁板。
中共严厉要求日本履行历史文件 却自己撕毁《中英联合声明》
北京近期反复引用《波茨坦公告》和《中日联合声明》,要求日本遵守国际承诺。林剑、毛宁甚至在X(Twitter)上大张旗鼓发布英文、日文海报。但问题来了,中共自己怎么对待国际承诺?
1984年中英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白纸黑字写着:香港50年不变。结果呢?到了2017年,中共外交部陆慷一句:“联合声明只是历史文件,不具现实意义。”便把法定承诺践踏得一干二净。
如今,中共居然要求日本遵守比《中英联合声明》更早、更老的历史文件。这种“选择性守约、选择性失忆”的行为,凸显出非常典型的中共逻辑:国际条约不是法律,而是工具;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丢。习近平最不愿被揭穿的,就是这个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内部军队大清洗 习近平的拳头越挥越虚
《金融时报》披露,在福建舰入列仪式上,三名本应到场的海军高层诡异缺席,海军司令胡中明、南部战区司令吴亚男、战区政委王文全,这不是普通的“行程冲突”,而是又一波军内清洗。
美国军情人士指出:军队表面平静,实则内部已乱成一锅粥。军官人人自危,军心涣散,战备失序,这样的军队,如何成为习近平想用来震慑台湾与日本的“拳头”?
所以习近平越来越急,越显得躁动。这就形成外界眼中非常反常的“愈弱愈强硬”的外交模式。
习近平的反日操作 美日同盟更紧密
习近平本想借此示强,结果却送上了美日的“最佳助攻”。《共同社》16日民调:高市内阁支持率69%(超罕见高点)“赞成”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者;48.8%;赞成提升防卫费者60.4%。
这代表什么?中共越反日,日本民意越支持高市的反中政策;中共越施压,美日同盟越紧密。美国驻日大使葛拉斯甚至发文直接讽刺:“感谢中共战狼,帮我们强化了坚不可摧的日美同盟。”
这种“外交反效果”,在中共近年外交史上屡见不鲜:想压台湾倒促成台美关系升温;想分化日美反而让美日捆更紧;想打击台湾士气没想到台湾国际声望上升。而这次的高市事件,更是习近平恶意操作下的“外交灾难”。
台湾成为北京的迁怒出口中共启动“复合式威胁”
面对蔡英文、萧美琴欧洲访问成功,北京的玻璃心再度碎裂。
中共立刻开始三重攻势:军事威慑包括30架次战机、7艘舰艇、多日“联合战备警巡”;舆论战、反日宣传包括动员台湾亲中名嘴、政客,散布反日与恐吓台湾言论;国际外交施压包括旅游警示、海事射击演习;向日本施压、对台湾打压。
台湾国安人士指出:这是典型的“复合式威胁”。
目的只有两个:转移中共近期外交挫败的注意力;对国内交差,向人民塑造“我们不怕日本、不怕台湾”的虚假强势形象。
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已逐渐失效。因为台湾、日本、美国三方已看清:习近平的行为不是自信,而是失控。
高市早苗为什么让习近平如此恐惧?
高市不是普通政治人物。她的立场与发言具有三大杀伤力:直接点破习近平最不想面对的现实:台湾安危与日本存亡直接绑定;她的论述完全符合日本经贸与国安利益,难以反驳。因为日本32%进口、25%出口穿越台湾海峡;日本95%原油进口必经台湾海峡;台湾掌握92%全球先进芯片;一旦台海生乱,冲绳与美军基地首当其冲。
她的话替美日防卫合作打上“正当性印章”:习近平越反对,高市越受支持;中共越威胁,美日越向台湾靠拢。这正是习近平最恐惧的东亚格局:日本全面站到台湾身后,美日军事合作升级。
习近平的双重标准 让中共陷入三重困境
困境一是国际信用破产:撕毁《中英联合声明》,却要求日本遵守70年前文件。结果就是:所有国家都知道北京签的条约不能信。
困境二是外交全面反效果:对日本的施压,激起日本反中民意,强化美日防卫,促进日台接近,完全逆转中共战略意图。
困境三是内部军队动荡军中清洗,战备削弱,军心涣散。
习近平如今对日本动辄“暴跳如雷”、深夜召见大使、外交部连番放狠话,看似在对外展现强硬,实则是一场典型的“政治戏码”。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动用真正的武力,唯一能用的只剩下“言语暴力”和“政治表演”。
外界常以为北京的对日叫嚣是为了威吓日本、震慑台湾,但这其实误解了习近平的真正用意。这些动作从本质上说,是做给中国老百姓看的。中共内部腐败、经济衰退、军队清洗不止、外资出走,内忧外患让习近平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已经不是十年前高歌猛进的强势领导人,而是背靠墙壁、随时可能被党内斗争吞噬的孤家寡人。
习近平对日本叫嚣的真实目的 是给国内人看的
因为中共是内外交困,因此,他必须不断制造“外部敌人”、制造“被包围”与“民族危机感”,才能在国内维持那个摇摇欲坠的强人形象。这就是为什么每当国内压力上升,他就会对日本、台湾突然“发火”——不是因为日本真的威胁他,而是中国老百姓必须看到他“还很威武”。
这种策略其实是一种对内消费的政治操作:让老百姓以为中共仍然强大。透过对外强硬喊话,中共宣传可以塑造一种假象:领袖依然掌握主动权、国家实力没有衰退、军力仍然能震慑邻国。但实际上,共军高层被大规模清洗、导弹采购贪腐数十亿、海军指挥链混乱——所谓的“威武之师”早已千疮百孔。
用民族主义掩盖国内焦虑:经济失速、地方财政破产、青年失业创历史新高——这些真实危机无法解决,只能制造虚假的外部冲突来转移视线。对日强硬,就是最便宜、最安全、也最容易“收视率爆棚”的民族主义素材。
借机强化自身权威:。习近平深知他现在已经难以靠政绩服人,只能靠“敌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大喊”的方式延续他的政治生涯。对日本的叫嚣,实际上是一场国内政治续命术,透过外交骚动营造“只有我才能带领中国对抗外敌”的假强人叙事。
然而,这一切只是强弩之末。真正了解情势的外界都看得很清楚:习近平不是在展示力量,而是在掩饰虚弱。不是在威慑日本,而是在演给老百姓看。不是在主导国际局势,而是在为自己延长政治寿命。
这种对内表演式的对外强硬,不但无法掩盖他的困境,反而曝露出中共政权已经走到不得不靠“言语暴力”和“民族主义自嗨”维持统治的末路状态。如同强弩射出的最后一箭,看似震天响,其实已经无力伤人,伤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