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共軍醫鄭治爆料稱,中共在攻臺預案中,曾規劃將戰俘按血型分類為「活血庫」「器官庫」,供解放軍傷員使用。他還揭露,中共在地底集中營中關押大量法輪功學員與兒童,作為活體器官供體。近年來,中共更推動嬰兒與學童器官移植,一條暗藏血腥的「器官養殖」產業鏈浮出水面。(圖片來源: Mandy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楊浩採訪報導)前中共軍醫鄭治披露震驚內幕:在中共製定的攻臺預案中,曾規劃將台籍戰俘按血型分類,充作前線「活血庫」與「器官庫」,供解放軍傷員使用。他還揭露,中共在地底集中營中關押大量法輪功學員與兒童,作為活體器官供體。近年來,中共更推動嬰兒與學童器官移植,一條暗藏血腥的「器官養殖」產業鏈浮出水面。
針對中國發生的這一切,美國醫生塔蒂亞娜.丹寧(Dr.Tatiana Denning)接受《看中國》採訪時表示:中國的強制器官摘取令人震驚。這不僅是對醫學倫理的公然踐踏,更是一場令人髮指的人權浩劫,應引起全球關注。
前中共軍醫揭攻臺「器官利用」計畫
今年1月11日,在臺灣雲林的一場公開座談會中,臺灣前軍事地檢署檢察長李正雄轉述鄭治的爆料。鄭治指出,中共軍方醫院曾要求他擬定計畫,內容為「戰時如何將臺灣人器官移植到共軍傷兵身上」。
2月,一段鄭治在《國有器官》座談會上的發言視頻視頻鏈接在網路廣泛流傳。他曾在瀋陽陸軍總醫院實習,接觸到中共軍方每年制定的對臺作戰計畫,其中一份極為機密的報告中明文記載:若解放軍成功登陸臺灣,將把戰俘依血型分組,作為抽血與摘取器官的後勤資源。
報告進一步規劃,投降官兵將就地集中,依血型分類進行大量抽血、移植皮膚,甚至摘除器官,為受傷解放軍即時提供「醫療資源」,以減少運輸與冷藏損耗。鄭治痛批:「臺灣人太過天真,無法想像中共體制有多殘忍。」
鄭治出身於瀋陽醫學世家,曾在軍醫系統服役,與不少中共高層家庭有密切往來。他坦言,正是因為親眼目睹並接觸中共活摘器官的內部作業,才毅然決定出走海外,並長年揭露中共的器官犯罪。
政治局常委親信透露:法輪功學員關押供體集中營
鄭治曾表示,他家中一位長年往來的世交是中共某政治局常委的親信,對方曾私下透露,在地底下,存在一個秘密的器官供體集中營,關押著大量法輪功學員,其中甚至包括孩童。這些人被關押的唯一目的,是等待成為器官供應來源。
美國國會的湯姆.蘭托斯人權委員會亦指出,目前可得證據顯示,法輪功修煉者是中共活摘器官的主要受害者,而維吾爾人、基督徒與其他宗教、族群少數亦在受害名單之列。
臺灣藝人赴陸器官移植 引爆輿論風暴
2024年11月,臺灣知名歌手Tank(呂建中)在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接受罕見的心肝聯合移植,歷時12小時,並被中共官媒高調宣傳為「亞洲首例」。原本被塑造為醫學奇蹟的手術,卻迅速陷入器官來源爭議。
2025年4月7日,Tank在微博發文表示,器官來自一名「腦死亡大愛者」,並感謝「祖國」。此言一出,立即引發臺灣及國際輿論嘩然。短短不到8個月內,便能同時配對獲得兩個極為稀有的器官,是否合理?是否涉及活摘?
塔蒂亞娜.丹寧醫生(Dr.Tatiana Denning)指出:「在美國,器官移植需等待數月甚至數年,全程透明、規範,基於自願捐贈與對生命的尊重。而在中國,患者往往幾天內就能獲得匹配器官,甚至能預約手術。除非有一個隨時可供取用的活體人源庫,否則這種效率根本無法實現。」
她強調,中共已發展出一套「器官移植旅遊」產業鏈,吸引國內外患者,卻有不少人在毫不知情下,接受了可能來自被害者的器官。
「包括以色列、臺灣、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已禁止國民在可疑情況下赴海外接受移植。各國政府有責任保護公民知情權與生命倫理,讓人們知道這些器官究竟從何而來。」
2022年,美國醫學期刊《美國移植雜誌》分析1980至2015年間中國學術論文2,800多篇,發現大量違反「死亡後摘取器官」的倫理規範,許多器官在捐贈者未正式被判定腦死亡前即被摘取。
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 家長質疑對未成年施壓
中共的器官供體體系正逐步延伸至未成年人。2023年12月,《網易》報導稱,中國部分省市的中小學開展器官捐獻宣傳,要求學生帶回《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由家長簽署,引發家長強烈反彈。
不少家長認為,器官捐獻屬醫療倫理範疇,應由成年後自主決定,不應對尚未成熟的學生進行引導甚至施壓。更有人擔憂,此類行為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對未成年人造成心理負擔,甚至為非法行徑打開缺口。
曾任教於蘇州中學的潘露早已關注中國青少年失蹤問題。他於2022年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指出,早在2017年,武漢已有數十名大學生離奇失蹤,至今無下落。僅2022年9月至11月,中國大陸就有數十名中學生神秘失蹤。
潘露質疑:「當局掌握著上億個監控探頭與龐大的數據系統,能從千萬級人口中精準鎖定一名核酸陽性者或‘時空伴隨者’,卻找不到失蹤的年輕人?數十名青少年接連失蹤,實在令人震驚。」
中國設立「兒童大器官移植中心」 實習醫師疑因揭黑幕遭滅口
2024年6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宣佈成立「兒童大器官移植中心」,院方稱,自2022年起獲得腎、肝、心臟移植資格,截至2024年中已完成102例兒童器官移植,成為全國兒童腎移植量最高的醫院。院方還聲稱,將進一步推動肺、腸、胰島等器官移植,建立「完整體系」。
然而,此舉引發輿論質疑:如此穩定的供體來源從何而來?是否已形成針對兒童的非法器官供應鏈?
2024年5月,湖南湘雅二院實習醫師羅帥宇離奇墜樓,警方迅速將案件定性為「自殺」。但其父母在其電腦中發現大量資料,顯示他正在調查並蒐集該院涉嫌非法器官交易的證據。前中國媒體人趙蘭健指出,羅帥宇曾拒絕參與非法器官搜尋,並堅決舉報高層指示他尋找「特定年齡兒童供體」的行為,懷疑其因接近中共活摘黑幕核心而遭滅口。
塔蒂亞娜.丹寧(Dr.Tatiana Denning)醫生呼籲:「全球各國政府應採取行動,制止這些罪行。關鍵一步是禁止中國醫師赴美或其他自由國家學習移植技術,以免這些技術淪為不人道行為的工具。我們不能在無意中成為共犯。」
中國早產嬰腎臟移植惹議 「養殖器官」黑產鏈浮出台面
中國嬰兒器官移植狀況,更是讓人驚恐,疑似存在以嬰兒為對象的「養殖器官」黑產業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科副主任宋塗潤在抖音發布多段視頻,聲稱自2015年以來已完成20多例嬰兒腎臟移植。他於2024年4月28日上傳視頻表示:「嬰兒腎臟品質極佳,耐熱耐缺血,具備強大再生能力,移植後6至9個月即可長至接近成人大小。」
此言一出引發眾怒,臺灣網友痛批「這是魔鬼的話術」,質疑宋將嬰兒稱為「供體」而非「捐贈者」,顯示其將生命商品化、物化為器官來源。
更令人震驚的是醫學文獻中已出現類似案例。2023年1月,上海仁濟醫院醫師在《美國移植雜誌》發表論文,報告兩例早產嬰兒腎臟移植:兩名新生兒出生後1天與3天即被摘腎,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在出生前即完成配型、甚至早已鎖定為「器官來源」。
臺灣奇美醫院主治醫師陳志金指出,正常配型需時數週,若論文非造假,則顯示手術具有高度預謀性。他懷疑這些嬰兒在健康狀態下即遭強行摘取器官。
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倩儀亦指出兩大疑點:其一,真正符合「無法救治但器官可用」的早產嬰極為罕見;其二,嬰兒血液量有限,根本無法完成配型測試,這些細節進一步突顯器官來源的可疑與倫理危機。
香港作家馮睎干回顧,早在2018年已有湖南醫生發表類似研究,竟將中國高嬰兒死亡率與父母「捐贈」接受度視為器官來源的「有利條件」,甚至用「Fortunately(幸運的是)」形容嬰兒死亡後器官可得,令人髮指。他警告,中國可能已出現「養殖器官」的產業鏈,結合代孕、選擇性懷孕與器官販售的一條龍黑產鏈。
泰國媒體曾於今年報導,中國犯罪集團囚禁數百泰國女子進行強迫代孕與取卵,更有中國女子聲稱為自己病童「定制」胎兒以備器官使用。
專家擔憂中國新生兒恐淪為中共生產器官的機器。
塔蒂亞娜.丹寧(Dr.Tatiana Denning)醫生呼籲:「中國正在進行的強制器官摘取令人震驚,受害者包括法輪功學員、宗教少數群體、兒童,甚至是新生嬰兒——他們被殺害,只為供應器官移植。」
她表示,這不僅是對醫學倫理的踐踏,更是一場駭人聽聞的人權浩劫。希望美國也能採取行動,不僅為了保護海外無辜生命,更為捍衛醫學道德的根本。「我們不能視若無睹——醫學界、政府與公民社會都應挺身而出,發聲並採取行動,確保醫學永遠不被用作迫害工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