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0日,美國陸軍將麥卡爾營地大泥湖附近擺放著一系列直流轉交流電源逆變器。(圖片來源:Melissa Sue Gerrits/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據路透社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能源官員正在重新評估部分中國製造的可再生能源設備所帶來的安全風險。這一行動源於專家在拆解連入電網的中國逆變器時,發現了未在產品說明中列出的通信設備。這些設備可能繞過防火牆,構成潛在威脅。
電力逆變器在中國製造佔據主導地位,被廣泛用於連接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電池、熱泵及電動車充電樁。儘管這些設備通常配備遠程訪問功能以便更新維護,但公用事業公司普遍設置防火牆防止數據傳回中國。然而,消息人士指出,一些逆變器和電池中隱藏的通信模塊(包括蜂窩無線電)為遠程通信提供了額外通道,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
前國家安全局局長邁克·羅傑斯指出:「中國希望藉助關鍵基礎設施中的設備獲得戰略槓桿,逆變器的普及可能限制西方國家的應對手段。」
美國與盟國加緊限制中國設備進入電網
美國政府目前尚未公開承認有關逆變器中隱藏通信設備的發現。能源部表示,正在持續評估新興技術的風險,並強調製造商有責任如實披露產品功能。
出於安全考量,美國和部分盟國已開始重新審視中國企業在能源領域的參與。今年2月,兩位美國參議員提出《擺脫外國對抗性電池依賴法案》,擬從2027年起禁止國土安全部從部分中國企業採購電池。涉事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遠景能源、億緯鋰能、華星儲能和國軒高科,這些公司均未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美國電力公司正逐步減少對中國逆變器的依賴。例如,佛羅里達州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佛羅里達電力與照明公司正尋求從其他國家採購設備。能源部則表示,正在與聯邦機構協作,強化國內製造業和供應鏈安全,推動可信設備的使用。
中國主導地位引發全球警惕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逆變器生產商,2022年全球市場份額達29%。但由於安全風險,德國太陽能開發商1Komma5已停止使用其設備。該公司CEO施羅德指出,當前中國逆變器的規模影響已不可小覷,一旦發生惡意遠程式控制制,可能引發大規模停電。
中國法律要求本國企業協助國家情報部門,這也使得逆變器等設備成為安全隱患的潛在載體。儘管華為在2019年退出美國逆變器市場,但仍在全球其他地區保持供應主導地位。SolarEdge公司網路安全負責人表示,如果控制足夠數量的家用逆變器併進行協調操作,將對電網造成長期性破壞。
不僅美國,歐洲國家也採取了限制措施。立陶宛已立法限制100千瓦以上設備使用中國逆變器,並計畫將限制範圍擴大到家庭屋頂系統。愛沙尼亞警告若不限制中國技術的使用,國家或將面臨勒索風險。英國也在進行相關審查。
去年11月,中國Deye與美國Sol-Ark之間的商業糾紛曾導致逆變器短缺,引發政府對外部供應鏈依賴的擔憂。儘管尚不清楚該事件導致多少設備被關閉,但凸顯了外國企業在關鍵能源環節的影響力。
目前,能源行業在安全規範上落後於電信與半導體行業。專家指出,即便家用系統在西方國家電網中的比重已顯著上升,但其規模尚未達到強制安全審查的標準。
北約也發出警告,稱中國正在加大控製成員國關鍵基礎設施的力度,包括逆變器設備。「我們必須識別並削弱這種戰略依賴,」一位北約官員表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