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一架國產瑞源無人機在台灣南部屏東空軍基地的一次軍事演習中進行最後降落。(圖片來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近日遭披露無人機專用通訊設備,長期使用中國製零件,包含騰雲無人機等重點研發項目都因此受到衝擊。中科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查證屬實後立刻停止相關採購,並採取三防護措施,嚴格貫徹國防部完全排除紅色供應鏈要求。
根據匯流新聞網報導,中科院表示,中國製無人機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故在研發階段,經安全審查後,不排除對可以獲得成品,逕行研析以求得突破其優勢;在量產階段,為了貫徹國防部100%的排紅要求,將會增加採購數量10%,提高破壞性檢驗的抽樣比例,以嚇阻供應商投機心態。此外,建立陸製品查核舉報獎勵機制。
中科院表示,針對查獲內含中國製品且交貨期較長進口品項,除了要求依合約改善期限更換之外,並主動推薦國內可採用的合格替換品,甚至是協助外商在台灣尋求具有技術能力的優良廠商在地生產,來確保後續無人機系統完全排除紅色供應鏈,加速供應鏈整合及韌性。
中科院表示,本案懲處是因航空所在研發過程中,沒有經院部核准即逕行購入中製品進行研究,因此對時任航空所所長及計畫主持人進行懲處;針對媒體報導,指稱郭姓員工為提案採購人員,在行政調查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不法,因此不予處分。
中科院說明,除了協助國外廠商在地生產,中科院也加入台灣無人機產業技術整合協會,跟國內產業合作,協助整合其他無人機零組件廠商,一同開發降低成本、擴大應用。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表示,該案早在107年就已經被她踢爆,但中科院現在才提出處置作為;至於中科院針對時任航空所所長及計畫主持人辦理懲處,她也質疑「處理對象是對的嗎?負責國防科技及主要武器裝備研究發展的三所(電子系統)也應調查。」
另據中央社報導,針對媒體報導中科院無人機零件疑似來自中國,國安局長蔡明彥今天表示,針對科技安全的議題,國安局已有成立專案小組,以瞭解政府各單位是否涉及資安問題。針對中科院的個案,國安局將進一步瞭解相關狀況,之後再向外界做比較詳細的說明。
針對國產無人機使用中國製零件一事,專家指出,一旦國產無人機使用中國的通訊零組件,無人機的位置傳回的影像畫面就可能遭到洩漏。
消息一出,網友留言指出:「這些舔人民幣的廠商就都把它趕出無人機國家隊!公布公司名字讓台灣人民知道哪些是紅商。」、「清查涉案人(含三等親)是否跟中共是否有通聯?」、「都告知不能用了還無視繼續使用,這個就間諜行為,還只有懲處,應該直接抓起來吧!」
針對朝野立委關注,國造無人機使用中製網路晶片,國防部長顧立雄14日做出回應。他表示,國防部「國軍採購禁用大陸地區、香港、澳門產品認定及履約驗收作業指導」,從查廠、進口文件及產地證明,到驗收時進行破壞性檢驗等均有規定。
顧立雄強調,無人機是採取「全機非紅」,不論是產地、品牌、內部元件等,均不可使用中國製。
據自由時報報導,軍事粉專「Taiwan Adiz」近日披露,國軍訓練使用的「紅火蟻靶機」在一次精準射擊訓練後,從殘骸中發現一些尚未被燒毀的電子零件,其中「電源高壓板」是中國製,另一項「RF接收機」雖然是標示台灣製造,但撕下晶片貼紙後,驚現同樣來自中國的晶片,而這些零件在購物網站上均可輕易查詢比對。已經確認,均屬於中國製。
「Taiwan Adiz」質疑,這些中國製零件成本低,但卻以高價位提供給國軍,且「紅火蟻靶機」屬於國軍精準射擊訓練的重要裝備,供應鏈安全直接影響了國防自主性。其實,早在6年前,「艦載尖兵無人機」就因為涉及使用中國製零件而喊停,近期的「銳鳶二型」及「騰雲二型」無人機也相繼遭爆出使用中國製的通訊模組及SD記憶卡裝置,引發關注。
「Taiwan Adiz」指出,中國製零件價格低廉且容易取得,進而讓部分廠商為了降低成本選擇鋌而走險,不僅增加了國安疑慮,更可能讓敵對勢力透過程式滲透台灣的國防系統。呼籲國軍正視這個問題,建立更嚴格零件來源審查制度,並加速跟國內供應商合作,自主研發關鍵零組件,這樣才能真正守住國防安全底線。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