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全新設計,細緻線條在封面蔓延,如普魯斯特筆下千絲萬縷的思緒與記憶。(圖片來源:聯經出版提供)
【看中國記者李彥霖綜合報導】聯經出版社(1日)宣布,法國文學名著《追憶似水年華》首部由臺灣團隊完成的正體中文全譯本,將於今年10月出版。此計畫歷時四年,集結臺灣的譯者與學者完成,不僅是30年來首個完整的中譯本,也為全球華文讀者在研究與閱讀此一經典時,提供了一個以正體中文語境為基礎的全新版本。
此前,華文世界的讀者主要透過簡體中文譯本接觸此書。此次聯經出版的計畫,由「臺灣法語譯者協會」前理事長吳坤墉統籌規劃,邀集邱瑞鑾、陳文瑤、許雅雯、石武耕、陳郁雯、馬向陽、林德祐七位法語譯者分冊翻譯,旨在以貼近當代臺灣的語言,重新詮釋這部兩百萬字的著作。
以正體中文語境呈現 開啟比較研究可能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的《追憶似水年華》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這是一部描繪19世紀末巴黎上流社會的鉅著,也是一封寫給時間與記憶的情書。普魯斯特在書中記錄著普遍性的童年回憶、愛戀焦灼、失落痛感,讓無數讀者在纏繞而細膩的字句間,看見自己人生的側影。
此次全譯本的出版,提供了一套能與既有簡體中文版本形成平行參照的完整文本。這不僅是字體差異,更在詞彙選用與句法風格上,反映了不同華語地區的語言發展特色。這對習慣使用正體字的讀者而言,提供了更親近的閱讀途徑;對文學及翻譯研究者來說,也為比較不同華語譯本的翻譯策略,提供了豐富的學術材料。
整合臺灣本土專業 提供在地化深度註解
此計畫另一特點是由臺灣本土團隊獨立完成詮釋工作。套書包含一本補充註釋冊,由音樂評論人焦元溥、文學研究者林佑軒、歷史學者楊尹瑄、美術史專家鄭治桂與譯者石武耕五位專家,從音樂、文學、歷史、藝術及飲食等面向撰寫近500則註解。這些內容為讀者理解小說的時代背景與文化細節,提供了系統性的專業指引,也為讀者建構理解法國「美好年代」文化肌理的立體地圖。
結合裝幀工藝 探索實體書的收藏價值
因應當代讀者對實體書質感的重視,本書邀請「三頁文.顏伯駿」團隊進行設計。其裝幀運用了壓紋、燙金等多重工藝,並推出限量的「噴繪典藏套組」,在書籍的物理形式上,嘗試呈現作品的藝術性與收藏潛力。
《追憶似水年華》臺灣全譯本的完成,為全球的普魯斯特讀者與研究者社群,增加了來自正體中文世界的重要資源,預期將為相關的文學討論帶來新的視角。
《追憶似水年華》聯經專屬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TempsR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